johncylee
9 months ago
幾年前我問一位在矽谷工作的大學同學,為何支持川普。他的回答是:「因為他讓我賺到更多錢。」

這成為一個基準。他代表了某類典型的美國人,或是典型的「人」。之後看到任何 MAGA 政策,我開始習慣在心中思考:這會影響到他嗎?

某些州婦女不能墮胎?Obama Care 跛腳?屏棄 DEI ? 關稅大戰?反疫苗?...

好像全都跟他無關。就算法西斯再起,美國大概也不會放棄亞裔工程師。

對於左/右,對人生,這是個讓我一再思考的題目。
就跟我和表哥討論跨運問題時,他回我「嗯,在更衣室什麼的看到異性的確怪怪的,但好像也不太影響我,有必要那麼重視嗎?」他的女性親友包含我,在裸露空間可能遇見男兒身這點並不在他的考量範圍內,即使我們可能很不舒服甚至實質增加風險,對他本人利益來說的確是不相關的事。

個人只能各自為自己最重視的事而努力囉。
johncylee
9 months ago
wanderesy: 為別的群體考慮其實是政治立場上很大的一個分界線,也是這件事讓我長久以來不斷反思的根源。

在台灣社會中我屬中上收入、異性戀男性。以這角度出發,許多議題與我並不直接相關。但如果我認為就社群整體考量也是利己的,所謂進步議題,以及像你關注的跨運是否壓迫到女性,就會都進入視野。

這中間界線怎麼抓?價值決定行動。如果我的價值並未連接到個人最大利益,他們是適合的價值嗎?我有那個資格或餘裕去在乎我不屬於的群體嗎?大概是這樣在繞圈圈。
我自己的線是畫在,在不影響我很重視的事且我行有餘力時,我很樂意多為別的群體考量一點,犧牲一點對我來說次要的利益也可以,以創造更大的共好。但若友善他人是建立在犧牲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他人還是先去死吧,我不介意被罵右派、保守還是啥的XD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