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學心理防禦機制
五個小時的課程我大概要看很久才會看完
太容易分心了 ...
不過這樣也好,可以細水長流
latest #11
B站的筆記功能蠻方便的,缺點是整套課程只能建一個檔案,沒辦法在不同集數開一個新的筆記,只能記在同一個檔案裡...

不過我之後應該會全部轉移到自己的電腦裡(也已經把課程全部備份到硬碟了👍)
我覺得緣分真的很個人,在買課前也點了其他好幾百萬播放的,例如北大心理系教授的課,頭銜是很漂亮,內容也很生活化,感覺有專業團隊在組織拍攝,但我就是對這類型的不感興趣
願光🌕Secretbox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左老師的課完全是自己做的,很老實的自製ppt講義,很老實的在講解專業術語跟實際案例,乾貨滿滿,學到很多東西

還有人的說話風格、外型、流派、思想、內容...都會影響到我的選擇,只能說茫茫人海中你總能辨認出自己認同的對象(
立即下載
雖然才剛開始,但聽了大概後有個粗略的想法:

最好的防禦大概就是不要防禦,既然不要防禦,那就是接受或面對。真的就像過去的祖師大德們一直告訴我們的,刀子沒辦法傷害水,而看似堅硬的石頭或鑽石,只要找到突破點就可以被切割或摧毀。
願光🌕Secretbox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所以防禦會失效,也會需要在失效時重新建立新的防禦去適應痛苦。我覺得修行失敗跟這個很有關聯,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爲在修行的舉動,其實都只是在啟動心理防禦機制...

就像超唯美主義,每天不斷用正能量的分享來壓抑自己的痛苦,跟真正活在正能量裡的人還是有區別的
我記得之前諮商的時候,心理師對我有個困擾的地方是,他說他發現每次指出我的事情,我都會直接承認,然後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www

我看了案例後大概明白他為什麼會困擾,因為精神分析的SOP是要把潛意識的感受意識化,也就是說,按照設定,我應該是意識不到壓抑起來的痛苦的,而心理師的任務就是要把我意識不到的地方拉到表面,讓我自己去自由聯想,去頓悟某些東西,這中間案主可能會極力否認or意識不到自己有這種情況(因為被壓抑住+適應而產生麻木)。
我想再回到前面刀子跟水的部分做點補充。

所以我們可以漸漸在很多人的思想中發現,他的應對方式、也就是他的防禦機制到底是水還是石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防禦,可以在他的文字裡看到一個自洽邏輯的金鐘罩,目的就是要抵禦那些他不喜歡的東西。

但這個金鐘罩久了還是會失效,他就勢必要再建立一個新的金鐘罩來抵禦痛苦。
願光🌕Secretbox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不過要強調防禦機制本身並不是不好,這是自我保護機制,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靠著防禦機制活下來的。

但我覺得有沒有知識跟能力去辨認出它很重要,這對我來說是自我覺察的一個很好的途徑,精神分析真的有點東西(?
願光🌕Secretbox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學了這些理論後我發現自己會有點不敢講話,也不太想講話,類似天機不可洩漏的感覺,當你發現某人受困於防禦機制中,我覺得我會不想戳破他,這也是老師再三強調的,你去戳破別人的防衛機制沒有任何意義,甚至要檢視自己想去戳破別人的動機是什麼?
願光🌕Secretbox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我開始覺得戳破別人的防禦機制,在某種程度而言很殘忍。也體認到那些一天到晚想要去戳破別人的人本身,其實就是在防禦些什麼。看似在戳破別人的防衛,實際上是在藉此執行自我防衛跟投射。

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精神分析實在是太好玩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