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黎評論》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很快就能把你的購物車塞滿書。
每個偉大的作家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及創作思路,唯獨相似的是他們都極其清醒、謙虛及自律,熱愛閱讀,筆耕不斷。創作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事,它需要意志、健康以及一個相對隔絕的世外空間。
本書一共有34位作家的訪談集結。
還有節錄各種作家的原稿。(光看稿子就可以窺探一二作家的精神狀況到底是怎個樣了)
奧罕·帕慕克的原稿上一堆畫畫
以撒·巴什維斯·辛格
辛格在起居室內的一個窄小的、擁擠的桌子上工作。他除了訪談、訪問和電話以外,每天都寫作,但沒有特定的寫作時間。他的名字還列在曼哈頓的電話簿上,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到幾個陌生人的電話,這些人讀到了他寫的什麼東西,想跟他談談。直到不久前,他還會邀請任何打電話的人來吃午餐,至少是喝咖啡。
大江健三郎的手稿
每個作家的自負、遊離、聰明、刻薄、誠實,在訪談中可以窺探一二。
大江健三郎:
近距離與諾貝爾文學獎交流對話,讀者會發現,其實這些大師們,在意的並不是獲獎,而是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