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失物之書》
想買《失物之國》結果發現系列還有前一集。
各界好評仔細一瞧有兩家愛爾蘭報社的好評欸、再一看還有都柏林的,連忙翻回去看作者介紹,果然是愛爾蘭人!愛爾蘭人會寫寓言故事好像很合理,因為那是一個小精靈到處跑的充滿自然的國度嘛 黑色幽默就更不用說了,在寄宿家庭學的第一個字就是sarcastic
latest #26
掰噗~
8 months ago
果然是這樣阿....(thinking)
Yu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本書獻給吧啦吧啦吧啦吧啦⋯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心裡,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
那他們是什麼時候互換位置的呢 這樣青少年心裡沒有小孩或成人只有心上人嗎
Yu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中文版作者序:此刻你手裡正捧著《失物之書》。可能是你買來的,或是借來的,要不也許是偷來的——這麼做可能沒什麼好處,也不大妥當。
們愛爾蘭人真的很愛多補一嘴欸 接著說如果是正大光明拿到的話謝謝你,你還在猶豫要不要買的話讓我跟你提提這本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偷來的不建議一下歸還或是自首嗎🤣
但我喜歡作者:「我們這些喜愛書本與閱讀的人都會有這種體驗:某個故事使我們改頭換面,閱讀的經驗稍微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觀感。」但又「蘊涵在書裡的失落感,以及結尾所傳達的希望,恐怕僅有成人才能領會。事情合該如此。人生有漫漫時間可透過種種磨難來教導我們;童年卻該有自己天真與平安的時刻。」就像很多電影其實只要孩子只要覺得故事好有趣、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就好,隱喻的部分就留給未來的成人吧
立即下載
Yu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導讀說這部有小紅帽在森林漫步看上英挺的大野狼生了狼人 太懂的吊我胃口了《失物之書》最根本核心的東西,是找回了小時候看故事想要一頁頁往下翻的美好感覺。雖然我現在不敢肯定這是不是一種很單純的慾望、不受任何世故或價值沾染,畢竟小時候聽到人跟獸生小孩可沒有在興奮的啦,但確實現在已經很少有那種等不及要看下一集的感覺了 挺好
Yu
8 months ago
導讀:沒有長大這回事。原來所謂的長大成人,並無界定清楚的分野:跨越此線者謂之成年,今後懂得一切人情世故,從職場應對到修理家中水電;未跨過者請耐心等待,你的時候還沒到。我們永遠在學習、永遠在摸索。沒有「一夜長大」這回事:長大是一種延續終生的狀態;是一種自由和解放,從今以後只對自己負責。
既同意又不同意 同意沒有清楚的分野,但我認為還是有一夜長大之說;但那也不是真的一夜長大,而是累積的經驗智慧在某個機轉之下終於融會貫通,比較像是經驗條終於集滿了升了一級的感覺?可能在升等的那一瞬間,心裡的小孩和大人也沒有互換,只是他們也都跟著升級了吧 小孩多了更多成人不能表現出來的天真與秘密收藏,未來成人可能又多了更多盔甲裝備責任。
Yu
8 months ago
喜歡第一章描述故事生命力的方式,要誦讀要閱讀,故事才會存在;就像樂譜上的音符,需要樂器帶進世間。這麼想的話,晨宇給我們說了好多故事啊
Yu
8 months ago
第三章描寫一本封面有「榮格」的書從諮商師的書架上火冒三丈落地、在地毯上生悶氣,是否在暗諷這場諮詢一點用也沒有
Yu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第五章大衛看到房間中的駝背老人,緊張找爸爸一起去看時房間裡只有誤入的喜鵲。為什麼會說喜鵲呢? 總覺得喜鵲寓意是好的⋯好吧東方喜鵲是福氣的象徵,但在西方喜鵲有魔鬼的血、會說人話,在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小說中代表轉折與希望,被英國人又愛又恨。
Yu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第九章守林人的第一個故事,如小紅帽一般、但⋯如果我是那隻狼我應該會很害怕好嗎這女孩不獸控制啊啊啊啊啊 大野狼與小紅帽顛倒了,一般童話是小紅帽向大野狼問為什麼你嘴巴這麼大啊、大野狼回答假的理由(括弧裡面是真心話),而這邊是野狼描述小紅帽的雙眼美麗雙手溫柔嘴唇柔軟紅潤(好品嚐牠) 臥槽這個品嚐有點猛
Yu
7 months ago
然後小紅帽成了魔女般的存在拐了/號召更多女人⋯她們向來夢想與狼共枕 這世界的女人好生猛
而路波會把生母吃掉 我一瞬間以為是一出生就吃,想說有點太厲害了吧
Yu
7 months ago
第十章喜歡守林人詢問大衛自己捏的迷信規則這段。大衛害怕自己的行為在他人眼裡很怪,而守林人只是詢問這些行為真的能帶來滿足感或安全感嗎。
「我們都有自己的例行工作。不過,它們得有個目的,有個我們可驗收、能得安慰的成果,不然就毫無用處。沒有的話,它們就像囚籠裡的動物只能來回踱步一樣。就算不是瘋了,也是瘋狂的前奏。」
Yu
7 months ago
聽說國王有一本《失物之書》,是他最珍愛的東西。他一直把書藏在皇宮的王座室裡,除了自己以外,不准任何人看那本書。我聽說。那本書裡含藏了國王的一切知識,時局不佳或有疑慮時,他便尋求書的指引。或許裡頭也有指引你如何回家的答案。
破題了 時局不佳或有疑慮時,所以現在正是指引階段!讓我們看看讀完這本書會得到什麼指引吧
Yu
7 months ago
先前大衛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曾想摘一朵花向爸爸證明眼前這些都是真的,但那花突然睜眼然後尖叫,害我對這花的印象超差根本恐怖片,感覺之後會被花吃掉 結果第十一章守林人說了在森林裡走失的孩子們與他們的遭遇,這些花或許是森林紀念這些孩子的方式;森林能體會失去孩子的傷痛。 加上森林之前幫助守林人和大衛在路波和野狼的包圍下退回小屋,森林突然洗刷了以往黑暗的面貌。
Yu
7 months ago
十二章末,失去了守林人的守護了⋯雖然不意外但還是會難過 從守林人似乎曾經也有一個他努力守護但最終失去的孩子來說,說不定這是註定的命運,這次即便失去自己也要守住這個孩子之類的
Yu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第十三章出現了被說矮就會氣噗噗跑來包圍你的小矮人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八號 七號是資本主義的走狗跑去幫媽媽烤麵包所以被刪除黨籍了我要笑死
還有小女孩誤闖小熊中熊大熊家的變調故事住在森林裡的生物是不是很擅長照顧人啊一直被賴上然後被吃垮欸 永遠幸福快樂原來在這個國度是這個意思啊
Yu
7 months ago
第十五章初見鹿女孩,脖子上兩種生物的銜接處有紅痕,第一時間想到了合成獸 看看世界對我做了什麼,明明也可能是繩子勒出來的啊!
Yu
7 months ago
我沒有聽過這個喪心病狂女獵人的故事 外科醫生早該知道,當她斬下他們第一隻手的時候,就該知道這個人沒救了不能把這麼猛的回覆藥給她啊啊啊啊
Yu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喜歡第十八章羅蘭回應大衛為什麼不想辦法對付未知的殺人無數怪物這段。
活在世上充滿了脅迫和危險。我們挺身面對自己必須面對的,有時即使得冒著個人生命危險,仍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可是我們不會無故捨棄生命,我們每個人只有一回人生可過,只有一條命可奉獻。無望的時候,浪擲生命並無光榮可言。
Yu
7 months ago
當初選擇愛爾蘭的時候,有一部分是因為世青曾經去過,另一部分是這個國家信仰很深讓媽媽放心(?),但其實去了以後發現遊學周遭似乎沒什麼信仰人/寄宿家🤣
大衛問羅蘭信仰什麼,羅蘭回答 我相信我所愛所信任的那些人。其餘一切。盡是愚行蠢事。這個神祇跟祂的教堂一般,空洞虛無。祂的信徒選擇將自己的好運歸功於祂;可是當祂對信徒的懇求充耳不聞、任憑他們受苦時,他們又說那只不過是因為祂神秘難解,而讓自己全然臣服於祂的意志下。這算是哪門子神呢?
我的心聲啊
Yu
7 months ago
屋主請你分享故事,結果你說了一個恐怖故事啊啊啊啊羅蘭
Yu
7 months ago
誰能想像得到最後大戰是因惡夢殺了創造他的人而鳥獸散呢 也沒想到最終能尋回以為已失去的故人
Yu
7 months ago
大衛後來的人生也太痛
Yu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喜歡作者十年後的感想 身為讀者,人生歷練也會影響我們閱讀的內容,根據自己的想像形塑眼前的書籍。 小說是玻璃,也是鏡子。
Yu
7 months ago
仙度瑞拉的故事超好笑,直接說神仙教母容易輕信別人、腦袋不怎麼靈光 禮貌嗎你們這些壞人類哈哈哈哈哈
「還有王子和仙度瑞拉結為連理,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他們並沒有。」跟「仙度瑞拉在父親的資助下開了間玻璃鞋專賣店。那家店最後倒閉了。」 後座力超強,輕描淡寫的好笑
Yu
7 months ago
「閱讀」是一種面對生存現實的方法,這本書打從一開始就為這種作法背書?
大衛拿自己讀過的書與故事創造出一個世界,他找到一個方法,透過故事將自己的恐懼與心魔表達出來,這樣一來,他就能鼓起勇氣面對。
我認為「閱讀」這種行為能讓讀者更敏銳的感受外在世界,不閱讀的人有時正缺乏這種特質。這種說法好像自相矛盾。閱讀畢竟是孤獨的活動,表面上看來,正代表對日常生活的脫離。可是「閱讀」⋯特別是閱讀小說,鼓勵我們用挑戰的新眼光來看觀世界。想說的功能像是三棱鏡,將我們生存的現實碎解成細部,讓我們能用全然不同的方式來觀看每個部分。小說讓我們能暫住在他人的意識裡面,為同理心鋪路;而同理心對我來說,是好人的特點之一。
Yu
7 months ago
作者自述藏在《失物之書》裡的故事,美女與野獸的部分,「有雙背的野獸」我以為是駱駝 結果竟然是正在瑟瑟中的伴侶 我就知道不是駱駝,駱駝出現的太突然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