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份量並不厚,即便是細讀也能輕易在五小時之內看完的故事。承認當初還是被書腰的“禁止暴雷”或不要劇透之類的評論所吸引,太好奇什麼是唯有紙本書才能做到的事情。
翻開後幾乎是逼迫自己智力要在線上,在主角四處詢問蛛絲馬跡的過程裡,一面推翻成見,再建立起新的立論(抱持對這本書“是否真的能給予我意想不到的結局”的懷疑而拼命思考著)
然後讓人滿意的是,我所臆測的結局跟實際認知到的結局,既有相同也有完全偏離的部分。
這本書確實做到了唯有紙本書才能做的事情(翻過三分之二意會過來這一點的時候,由衷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作品),或許可謂這份用心是藝術也不為過了。
之前在臉書看見有人分享親人看到一半的時候,告訴她“現在看封面總覺得……看起來有點不舒服。”
現在稍微能明白那樣的感覺了(尤其是在有點憂鬱症狀的這個當下,常會下意識會揣測別人的感受),但不同的是,並不是封面帶給我的不舒服,而是翻開書才有“稍微有點沉重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