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lin
8 months ago
latest #8
Linali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把報表繳出去了沒事做就來上課,然後才發現之前一直被酸的2050碳淨零,不是說完全不排碳,而是排碳+碳吸收=零(碳中和,在排放的同時也增加能夠吸收碳的方案,如種樹或用科學方法做碳捕捉)

這大概也是以訛傳訛最後變成大家口中笑話的一個例子吧。
也有點像是命名的問題www,淨零這個取名太容易被有心人拿字面作文章了
Linalin
8 months ago
Hansel_1993: 淨零好像就是指增減後取得零值的意思
最常看到有人說:某某地還在火力發電,說個笑話2050碳淨零
就把很多複雜的概念混合在簡短的一句當嘲諷發出去🤣
立即下載
Linalin
8 months ago
還有人會說已開發國把工廠移到開發中國,以實現國家碳淨零是假議題,但其實碳淨零政策也想到了這點,如果在他國設立工廠造成碳排放增加,那企業也該同等增加該國的碳吸收(像是種樹或是做碳捕捉)

至於實行率如何是另一件事,但直接說這是假議題也很微妙
linalin3926: 這就是學術和傳播性上的某種相悖跟衝突,學術很認真在做的事情很複雜也很多人不想聽/聽不懂,於是抵擋不住被簡化+以訛傳訛+先入為主這三個要素組成的無知鐵三角所能創造的傳播力度(

更不要說其實火力發電廠更是無知鐵三角的長年受害者(家裡人以前在火力發電廠工作的,所以知道他們實際怎麼運作的🥹
Linalin
8 months ago
Hansel_1993: 我就是故意舉火力發電做例子(
畢竟在我們受義務教育的時候,就是教導火力發電是一種相對高汙染的發電方式,這樣的觀念就一直延續到現在的30-50代族群,大概要等到這個族群 也就是我們 都老到不能發聲,或是全死光 才有可能停止誤解吧。
但錯誤的知識也會靠世代傳承下去,所以也很難說可以翻轉觀念
這大概就是火力發電的原罪吧(
Linalin
8 months ago
說到環保議題其實還有一堆似是而非以訛傳訛可以說(
像是紙容器v.s.塑膠容器到底誰比較環保,其實也是相對性
就有良好回收制度跟回收率的國家而言,其實單純的產品會因為更好處理回收流程而相對環保,紙容器這種複合媒材品反而是增加回收再利用的困難性

但就還沒有良好回收制度的國家來說,人民隨手丟棄一個紙容器跟一個塑膠容器,兩者相比下來,紙容器製造的汙染相對較小,所以紙容器在這樣的國家是環保的
Linalin
8 months ago
https://wallet.gov.tw/

剛看到有人在聊這個(目前是測試版)
是說這幾年才辦了自然人,配上my data網站真的是報稅福音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