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一歷百憂解 1上癮台灣史》很值得讀,但或許是因為離自己太近了,常常讀著就覺得心很酸需要改讀其他書排解,所以讀得很慢很慢。

作者李文成是歷史老師,他在〈對祖國的粉紅濾鏡破滅:二二八事件〉這一節其中一個標題寫得很真實:不能強求和解共生,要有更多論述與反省

但既然是寫和平紀念日的章節,內容當然……都讓人看了很傷心。

「在一代菁英被徹底消滅、噤聲之後,政府必須扶植新的一群願意配合的頭人為它穩定地方統治,這也就使得臺灣民間在往後生出黑金叢生結構,甚至劣幣逐漸驅逐良幣,進而使所有人群聚集的活動逐步失去士紳階級參與的狀況。」

「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宗教儀典,世俗化甚至粗俗化的結果,更進一步削弱臺灣人對文化歷史的認同感,同時也打造出一個價值觀更為扭曲的威權社會。
latest #12
🌻西西⚡️
8 months ago
作者的筆真的又酸又利……!(是稱讚)

「如果站在獨裁者的立場來看,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個,是非常符合自身利益的作法。但如果一個政府脆弱到禁不起批評,並且要以屠殺來消滅其他聲音,這樣怯懦而不爭氣的心態,縱使當下可以使政權站穩腳跟,也勢必禁不起時間對它的考驗。
🌻西西⚡️
8 months ago
「如果對手是一群會以坦克車鎮壓學生、會在邊疆地區進行種族滅絕的邪教信徒,那進行鐵腕政策對付之還算情理之中,在一九四七年時,真正會對不同立場者進行清除行動的,卻一直都不是共產黨。」
🌻西西⚡️
8 months ago
整個臺灣,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我想面對二二八事件逐漸遠去,關注的聲音必然更加降低,但這場事變前後無論社會階級上下所展現的人之劣根性,在轉型正義不夠落實的社會裡,必須要有更多的論述跟反省,若將一味強求和解共生作為每每回望這段歷史時做出的結論,彷彿是先射箭後畫靶的彆扭舉動,不但廉價也沒有意義。」
立即下載
🌻西西⚡️
8 months ago
如果可以慢慢走到更好的地方,那就好了。
🌻西西⚡️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a4p1rUpJfRqkRfhej1gdh.jpg 順手推一下很棒的摩斯
地瓜薯條也超級好吃
🌻西西⚡️
8 months ago
我自己台語不算溜,可是我很喜歡聽人家講台語。

高中的時候我最喜歡的歷史時期是中國夏商周和世界古文明史,最討厭的是一堆亂七八糟記不起來的民國史。

環境會深刻地影響一個人,恰好十一年前的太陽花,我離一群支持這個運動的人們很近,好像也是從看過好幾十次寫有傅斯年名言(暫且不論他的立場)的黑布條之後,我開始緩慢地接觸關於「民國時期」的歷史——那段曾經我覺得太多戰亂又太過混亂的歷史。

好像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發現這座一點都不小的島嶼上,其實有很多人也了解台語為什麼好聽,用台語寫成的歌為什麼動人。
🌻西西⚡️
8 months ago
好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發現這座島嶼原來藏著許多血與淚,以及更多更多數不清的人文寶藏。
我對台語的感情,算是從小孩出生後才變得濃厚,對他說全母語、聽台語podcast、讀台語繪本,我驚覺不該讓台灣的文化和歷史在我這一代被消失和遺忘,他應該知道真相。
🌻西西⚡️
8 months ago
s_yony: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以台語為媒介,挖掘台灣的人文超級溫馨的啊⋯⋯!
學姐說得好好,下一代真的應該知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是怎麼走過來的
🌻西西⚡️ 喜歡
8 months ago
呂捷老師這段話⋯⋯但仔細想來又覺得這樣的人在台灣到處都是真是太令人傷感。

「一千多年前的事,你如數家珍;
七、八十年前的事,你卻一無所悉;
一千公里外的過去,你如喪考妣;
養育你的土地,你視而不見。
🌻西西⚡️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鏡文學副總編李志德為《血色大地》寫的推薦是這樣的:

「歷史上的善政各有其善,但暴政只有一種:只要你的血統不對、職業不對、父母祖先不對、階級成分不對、你是敵對勢力間諜、你是謀求獨立分子、你群的存在玷汙了我族的光榮……找出滅絕你等的理由,其實花不了太多心思。《血色大地》讀來最令人驚恐的,是作者的描寫讓人聯想到不同時空的暴政可以如此相似:蘇聯的『肅清波蘭間諜』和中國的『反右鬥爭』;『清洗猶太人』和『再教育維吾爾族』。當然,烏克蘭的大饑荒,中國也照樣上演過。這是一曲暴政的二部輪唱,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我常常會想,對那個國家有「嚮往」的人,真的了解過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嗎?真的知道那個國家的政府是怎麼對待他們的人民的嗎?
🌻西西⚡️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如果了解過的話,那些憧憬又是怎麼生長出來的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