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심재걸 엔터 잡학사전] 플레이브 거부하면 세상과 단절…버추얼 아이돌 사용설명서拒絕 PLAVE 就等於與世界脫節……虛擬偶像使用說明書

原文直接右鍵翻譯內容也蠻好閱讀的,機翻修正下收。
latest #23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虛擬偶像 PLAVE 最近成為大眾文化領域的熱門關鍵詞。從兩年前誕生時便引起不小關注,如今的影響力更是今非昔比。

導火線是金信英。 她在自己主持的地面電台廣播節目中提到 PLAVE 時表示:「我們節目不能邀請他們,因為看不見,怎麼看呢?」此番言論引發強烈反彈,最終她在幾天後的同一節目中道歉,承認自己未能掌握時代趨勢。

這一事件促使不同年齡層間圍繞 PLAVE 的存在及其粉絲文化展開討論。從 K-pop 的主要消費群體——10 至 20 多歲的年輕人,到對虛擬藝人的理解仍停留在 90 年代「亞當」時期的低關注層,都被捲入了這場討論。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對 PLAVE 初次接觸的人,反應各異。有些人覺得新奇,或是單純喜歡歌曲,等發現是虛擬歌手時感到驚訝。也有人對「非實體偶像」的概念感到排斥,質疑這樣的存在是否適合冠上「偶像」之名。

然而,這股潮流已無法阻擋。 PLAVE 不再只是少數人的亞文化,而是動搖了現有偶像市場的格局。他們不僅拿下音源排行榜和音樂節目冠軍,甚至成為頒獎典禮的獲獎者。最近發行的專輯銷量突破 100 萬張,甚至進入美國 Billboard「Global 200」榜單。從數據來看,他們已對頂級偶像團體的地位構成威脅,且熱度仍在持續上升。

就像「知識決定視野」一樣,不論個人喜好,不理解這一潮流,就無法融入當下的文化語境。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虛擬藝人可分為幾種類型:有的是由真人操控,有的完全依靠 AI,還有 AI 與真人結合的混合型。有時人們能察覺到「本體」的存在,但在粉絲群體內,專注於角色本身已成為一種默認的規則。

在視覺呈現方面,虛擬偶像大致可分為兩類:高度寫實的 3D 視覺,或是動畫風格的角色設計。最初,寫實 3D 風格佔據主流,但近年來這一趨勢有所減弱,因為在過於真實的畫面中,即便是微小的瑕疵也會削弱其吸引力,難以建立穩定的粉絲群。相較之下,動畫與漫畫風格的角色更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降低違和感,從而成功擴展受眾群體。
立即下載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PLAVE 屬於 「本體為真人」 的類型。五名成員背後各有一位真人表演者,他們的對話與歌聲直接傳遞,透過動作感應設備捕捉動作,再以動畫風格的 CG 呈現。即使是高速、強烈的舞蹈動作,也能相當自然地展現。

這是所謂的遊戲引擎驅動的即時動作捕捉技術。隨著即時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現如今人們已能與動畫角色進行即時交流與互動,突破了以往虛擬角色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

因此,PLAVE 的活動模式與傳統偶像無異。從出道舞台開始,PLAVE 便透過音樂節目展現自身存在感,接著舉辦粉絲簽名會,甚至單獨演唱會也獲得巨大成功。最近,他們還創下出道後最短時間內登上 YouTube 熱門音樂企劃《Killing Voice》的紀錄。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這並非僅僅是影像播放,而是在現場進行即時演唱並與觀眾互動。燈光與特效能與螢幕同步運行,帶來嶄新的沉浸式體驗與現場感。

當然,仍存在技術上的挑戰。
與普通舞台不同,PLAVE 需要專門的演出工作室,設備要求亦相當複雜。雖然是虛擬角色,但運營成本並不低,從演出工作室、動作捕捉設備,到數十名技術人員的人力成本,整體支出甚至可能高於傳統偶像的運營費用(因為傳統偶像僅需造型與妝髮團隊便可應對基本行程)。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早期,公司內 90% 以上為工程師與圖像專家,但如今已發展出與娛樂經紀公司相當的規模,擁有音樂製作團隊、國內外市場行銷、A&R、經紀管理、粉絲行銷等部門。更挖角了大量大型經紀公司的精英人才,進一步強化組織架構,未來有望持續擴張。

目前,PLAVE 正積極進軍海外市場。他們已在日本設立分公司,正式開啟海外活動。選擇從「動畫產業發源地」切入,展開虛擬角色市場攻略,這一步意義非凡。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或許有人仍對這股熱潮抱持懷疑,認為不過是對虛擬形象的狂熱。

然而,世界在變化,技術不斷進化,新的娛樂形式正標誌著新時代的開端。虛擬偶像或許仍顯陌生,但若始終拒絕接受新事物,與時代的隔閡將只會越來越深,這正是與世界脫節的開始。
涼糕💙
8 months ago
▶ 撰文:沈在杰(大眾文化評論家)
▶ 記者:金恩久([email protected]

(均為音譯)
涼糕💙
8 months ago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我是真的沒想到,兩年前說的還是要努力讓世界接受、被大眾看到,但如今的報導已然在說拒絕他們就等於與潮流脫節……🥹 當然,虛擬技術本就發展成熟,但能獲得這樣的評價,是過去無數努力與成績累積的結果,真的來之不易。以PLAVE為榮QQ
涼糕💙
8 months ago
翻成韓文看的時候感覺跟翻成中文的語境又不太一樣,不知道有沒有人有一樣的感受,原文很理性客觀(我去把翻譯修一遍)
涼糕💙
8 months ago
修完了!
涼糕💙
8 months ago
推薦這篇報導的朋友的說法也很好:虛擬偶像早已成為潮流的一部分,不應將之視為陌生的新事物
貓專業戶長
8 months ago
我也覺得有時候看韓文會覺得蠻客觀的
但是翻成中文就怪怪的
涼糕💙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a047048: 雖然應該也跟譯者的詞彙選擇有關,但中文可選的詞彙是不是太多了,很容易讓整篇看起來有點情緒起伏ww
貓專業戶長
8 months ago
chuning1017: 之前在看相關討論的時候,覺得金信英的事件後續效應如此之大,就是因為往外翻譯的時候,字詞選擇上的不同,讓觀看者添加了更多負面情緒,整件事就變得更嚴重起來…
涼糕💙
8 months ago
a047048: 當然那件事情也有很多勢力在推波助瀾的感覺,韓國那邊憤怒的更多是她在公開節目上發表個人偏見言論的這件事。台灣這裡討論我追得不多,但也確實看到了金本人發言的各種翻譯版本OR相關評論搬運,語氣都不太好(但韓文音檔聽起來語氣也不怎麼樣就是了)
貓專業戶長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chuning1017: 台灣這邊的討論我看了蠻多的,越看越傷心,後來就不看了。
一堆套上了偏見互相攻擊個不停的人。
這件事加深了我應該自己看原文的想法…
涼糕💙
8 months ago
a047048: 我覺得看原文就是稍微累一點,我有時候都會覺得看原文太麻煩然後右鍵翻譯了,但可以獲取到比較正確的資訊,主要看完原始資訊以後就可以少看一點討論,感受上可能也不一樣,
真的好喜歡糕糕整理PLAVE和VLAST的文章 (在技術集中串那邊的unreal engine模擬駕車也很有趣

好喜歡看VLAST規模的發展
涼糕💙
8 months ago
heyehd: 欸嘿提醒我了!這篇也可以放過去誒~ 那邊除了技術也有一些VLAST的規模跟規劃之類的。

我只是搬運一些喜歡的東西的搬運工XD
我也想謝謝涼糕整理翻譯這些
涼糕💙
8 months ago
j841002: 謝謝qq 噗浪算很小眾的平台了,我也很感謝有人在噗浪看噗跟互動,沒讓我長蘑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