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
粗曠派建築師
】
【粗獷派建築師】首支預告 - 2月27日 戲院見
【粗獷派建築師】最新預告 - 2月27日 曠世鉅作 戲院見
【粗獷派建築師】獲獎無數篇 - 2月27日 連假首選 戲院見
一開始我以為電影是以匈牙利猶太裔粗曠主義建築師Ernő Goldfinger的生平改編的作品,後來才知道是虛構的人物,算是融合了多位建築家元素的原創作品,所以片中不會出現史實人物。
而我看到後來也知道為何要採用原創了。
片長215分鐘,是我去影院看過最長的電影。
雖然以前看過《四海兄弟》、《愛的曝光》等片長超4小時的片子但都不是去影院看的。
而且電影有中場休息,分成上下兩部分,這是一種故意懷古的手法,現在電影很少這樣了。(讓我想到阿貝爾岡斯的《拿破崙》跟溫文德斯《直到世界末日》)
latest #8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電影整體明度跟彩度都偏低,然後長寬比也不是現在流行21:9 ,刻意營造一種復古的氛圍。(我在影院很驚訝現在的新電影居然有不是上下黑邊而是左右有黑邊的)
故事是典型的好萊塢式美國史詩,但我覺得導演能力還差點意思,整部片四平八穩,攝影、配樂都在水準,但並沒有一個橋段甚至一兩幕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缺乏亮點給我的觀感不如同為萊塢式美國史詩的《黑金企業》、《世紀教主》、《奧本海默》等等。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導演試圖讓電影涵蓋多個主題,例如:
難民及移民議題。
將主角描述成癮君子,表現出藝術家偏執的同時也有不堪醜陋的一面。
還加入一場展現階級權力關係的強暴戲。
但給人貪多嚼不爛的感覺,沒有一個要素足夠深入,它既沒有顯示出太多移民融入的歧視與衝突,也沒有完整展現出現代主義建築的崇高感。
導演效仿許多偏藝術片的電影大師,在作品中加入性愛鏡頭,但這類藝術電影中的性愛橋段,要嘛驚世駭俗要嘛唯美,至少是讓人驚艷或驚嚇,但導演寇貝特加入的許多性愛場景卻不怎麼令人印象深刻。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不過這只是導演寇貝特的第三部劇情長片,導演還年輕我相信還會進步。
雖然此片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但你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整體獎項,相當於本片是威尼斯影展評委選出的當屆第二佳電影。
立即下載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而之所以導演要使用原創人物與劇情的原因:
第一點我猜是他想表現的並非單單粗曠主義建築,而是整個20世紀的現代主義建築,粗曠主義只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一個分支,但因為粗曠主義主要流行於戰後,剛好契合了電影的時代背景,所以他們才選中了粗曠主義。
至於為何電影背景設定在戰後,大概率是導演想要表達難民及移民議題。
而採用原創人物的第三個原因,我想是因為故事將主角設定成依賴麻藥的癮君子,如果這個設定用在真實歷史人物,那肯定會引起主角原型後代家族的抗議。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像《奧本海默》電影裡主角奧本海默將一個蘋果注入有氰化鉀,打算毒害老師,這一橋段就引起了爭議。
又例如動畫電影《風起》中宮崎駿將作家堀辰雄的生平與小說融合宮崎駿自己父親的故事,雜揉成動畫中的主角堀越二郎,就引起堀越二郎後代的抗議。
電影《霍元甲》中表現出霍元甲疑似絕後,更是引起霍家後人的抗議。
而《從前有個好萊塢》中昆汀展現了自信桀傲不遜的李小龍被主角打臉,此舉被李小龍女兒控告,儘管昆汀表示這個年輕自傲衝動還沒有一代宗師風範的李小龍是取材自李小龍老婆寫得李小龍傳記。
所以選擇原創人物是最安全的方式,但也造成《粗曠派建築師》中都是虛構人物,也因此少了很多類似《奧本海默》那樣令科學史粉絲津津樂道的建築史實梗。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片中提到了現代主義建築師與藝術家被納粹迫害逃離歐陸。
我看了劇中主角拉斯洛•托特戰前在歐洲建築作品的照片,看起應該是密斯凡德羅的作品。
密斯凡德羅是現代主義建築在美國的代表性人物。
1933年包浩斯在德國被納粹關停,在納粹政府壓迫下身為包浩斯校長的密斯凡德羅就跟大批30年代的德國學者專家一樣逃離德國移居美國。
而主角拉斯洛在美國設計的家具,看起來就像是30年代移居美國的匈牙利現代主義設計師馬瑟•布勞耶的作品,馬瑟•布勞耶在30年代移居美國後也在美國設計了許多粗曠主義建築。
萬仞樓主
8 months ago
而電影中主角拉斯洛傾盡心力建造的超大集合式社區,則應該是參考粗曠主義代表建築師保羅•魯道夫。
而主角拉斯洛的身世設定肯定參考了,匈牙利猶太裔粗曠主義建築師埃爾諾•戈德芬格,只不過戈德芬格是在一戰後移居英國,拉斯洛是在二戰後移居美國。
因此主角是一位吸收了眾多建築師元素的融合體,並給了他一個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的全新身分。
蓋💤
8 months ago
原來有中場休息,好懷舊!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