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
8 months ago
#閱讀筆記
Siddhartha, Hermann Hesse
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
latest #8
Hsin
8 months ago
從台北帶回來的書,完全沒有印象是什麼時候買的。記得去年還在某間誠品翻了第一部,但好像沒有買啊??

想讀的書會自己從書櫃長出來的概念嗎(?
Hsin
8 months ago
因為是自己的書就很爽邊畫線邊寫字邊毫無罪惡感地在書頁折角,想要分享閱讀筆記但發現與小說的對話都在閱讀時在書本裡發生了,導致只能截取附錄的褚威格跟赫塞的通信:
Hsin
8 months ago

生命的根本不在於靜,而是在於動。想要貼近生活的人,必須固執於恆常的精神漫遊,堅持內心恆常的不安,漫遊的每一步同時也是接近自己。
立即下載
Hsin
8 months ago

對我而言,正當印度開始變得不再重要的時候,才是我可以描述的,就像生命裡才剛和我道別而離去的事物一樣。
Hsin
8 months ago

比想像中還認真研讀了赫塞的年表,因為讀完之後不能認同悉達塔領悟的法。

他說:「我非常需要罪,需要肉慾,追求財富,需要虛榮而最受輕視的絕望,好學會放棄抗爭,好學著愛這個世界,不再將它和我所期望的、所想像的任何一個世界相比較,不再和我構想出來的圓滿形式一較高下,而是讓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愛這樣的世界,樂於成為其中一部分。」
Hsi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然而任何形式的改革難道毫無意義?制度的平等、改善弱勢處境,難道不值得追求?

我知道成書的時代背景不同,經常會在閱讀上有所窒礙,但就忍不住冒出一個個這樣的疑問。求道之人經常讓我覺得尋求的是心靈上的解脫,卻無能在現世做出實質上的衝撞和改變,似乎過於消極,讓我難以認同。
Hsin
8 months ago
直到我細讀作者生平,看見他曾創刊鼓吹自由、反對德皇統治,在戰時致力倡議和平主義,因為反戰而被政府禁言,著作還被納粹政權列為不受歡迎名單,才稍微平息怒氣。想著是什麼原因讓悉達塔悟出這樣的法?
Hsin
8 months ago
悉達塔批判言語和思想。

對於他的摯友與導師船夫,他說:「他的作為和一生比他說過的話更重要,他的手勢更勝於他的想法。我不是從他的言論,不是從他的思想看出他的偉大,而是他的作為,他的一生。」

讀過作者生平再回頭來看這席話,又覺得恍然有些道理,雖然整本小說是以文字存在,似乎又有點諷刺的意味。只能說思想就像是悉達塔必須得親自走過的那些人生道路,必須先有言語,才能懂得無言的意義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