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懷著饑渴來到他身邊,你找他以求平靜。
他該填補你的需求,不是你的空虛。
除了加深心靈的深度外,友誼不該有別的目摽。
因為唯有在如朝露的小事中,你的心才找到煥然一新的清晨。
文中的小部分,有時比起話題的廣度更重視深度的部分。
不論是探究新知或相同的話題,總在時間的推移下改變了看法。
隨著生命經驗的增加,時間軸也逐漸由現在,往過去與未來的兩端延伸。
說實在,身邊的友人不一定是天才、聰明、優秀的,但是他們的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有些可能是還在成長的枝芽;不一定是成熟飽滿的果實。
而在生活上經歷了無數的失敗和挫折面前,他們都是能夠再站起來的人。
「人只能自救,這是必修課」。
寄望別人,等待拯救不會真正的解決問題。
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修復,自我復活,自我救贖,永遠不要指望任何人。—奧黛麗赫本
不太要求他人要多強,但絕不允許自己蠢。
所以遇到不知道的,即便是抽象概念,就先找資料並佐證。
就是因為活得太理所當然,忘了懷疑自己。
就像是我們只是簡單的做舉手的動作,實際上大腦要處理的動作卻很多一樣。也包含情緒背後的原因,慣姓思考,讓人覺得就是這樣。
放棄自我成長(停在原地)的人,就會用標準框架(現有認知)去篩選他人。
既便再討厭人類,但也不排斥於人交流,純粹是蒐集社會的樣本,完善對社會整個的認知建構。
生活上很微小的事情也能從中體悟或學習到一些事情。
他人所發生的事也會列為讀物,從中我又能學習到什麼或看到什麼,復盤事情是蠻擅長的,跟反芻思考完全不同。
一個帶有目的導向;另個則是會負面思考導致內耗。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
外面的普世價值無法套在你們身上,你們會看清楚自身的價值,不應該被用綁定在外在表象,或是被表面成就給定義。
專注於內在穩定,保持距離,不讓外界影響自己的心理狀態。
健康的人際關係是一種「適度冷漠」的關係。
我關心,但我不干涉;我聽了你的故事,但我沒有什麼看法;如果你需要建議,我會認真站在你的角度考慮,一旦你做了決定,我就不會再說什麼了。
這樣的人際關係聽起來可能有點冷冰冰,但我始終覺得距離感很重要,保護自己內心的平靜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