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都結束這麼了,應該趕緊記錄,但最近的狀態實在是。
以下The Brutalist/粗獷派建築師 (2024)
latest #6
這部的攝影美不勝收,畫面停格一幀幀都能掛在美術館展覽了,在電影院看非常震撼,甚至可惜那些無聲的瞬間不能停得更久一些。我也很喜歡最初的預告版本(畫面橫向移動的那版),也是超美、充滿設計感,合理懷疑製作群找了設計公司來做,同時挑選字體、大小等等。後來的預告就變成普通的電影預告了,大概是覺得前一版沒吸引到一般觀眾⋯⋯配樂也很棒,整體來說給人Corbet好文青的感覺。XD
演員的表現都很棒,布洛迪得獎當之無愧,與表兄重逢那幕即使與我相隔這麼多年歲、種族、經歷,都仍幾乎能親身感受到一樣。不過我是看完才知道原來匈牙利語的部分有經過AI調整,看的時候覺得這幾個演員超強的。(然後因為前公司有位匈牙利同事所以知道Zs的發音XD)
故事算是很中規中矩的鋪陳,雖然礦坑的事發生時我滿驚訝,但是立即回想就覺得有跡可循,像是Van Buren與妻子的分離、與母親的親密,還有各種乍看下是欣賞的深櫃傾心——蓋皮爾斯演得真好。不過表兄阿提拉的行為更值得玩味⋯⋯不要跟我說歐洲男人都這樣。
看完一直在想到底這部電影是川普下的美國會拍出的電影,還是以前也會拍這樣的故事。與其說美國夢碎,不如說被美國糟蹋,在一個川普出現後種族歧視、反猶太等情緒高漲的美國,抑或一直以來其實都是這樣。我原本從自身經驗判斷覺得是現在的氛圍造成,但後來又不這麼確定。
其實我在觀賞過程中一直分心——每次建築出現時,因為我好想查那是什麼風格。我覺得他的家具有點世紀中期現代主義,但是建築更像現代主義而不是粗獷派,我以為粗獷派是像Eggsy家那樣。(粗獷派其實也包含在現代主義內⋯⋯查了幾篇新聞看到有受訪教授也認為那不是粗獷派⋯⋯但說真的我懂屁。)而且我不太喜歡社區中心的外型設計X'D,雖然教堂內部極美,房間挑高的梗也非常有力。
我覺得Corbet取這片名只是喜歡那個字的意涵罷了。
我滿喜歡整部電影像美術館展覽一樣的介紹方式作為章節畢竟最初的預告也很像展覽介紹長長的摺頁,講述創作者的生平,幫助觀眾了解作品,最後還真的放了像紀錄片一樣的片段害我一瞬間以為欸這難道是真人真事改編。
形式上很有趣,不過這種事只能做一次吧,以後就不能做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