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南之徒」「馬伯庸」「書」「心得」
好看,但沒上一本好看。
latest #10
要說的話,是角色跟劇情很有趣,但技巧略顯不足的作品。
有些地方寫得太拖沓,情緒應該要堆積到極致的幾個點又讓人覺得不怎麼樣。
我個人推測是馬伯庸在還原歷史跟自我發揮之間平衡微妙地沒有抓好,再加上一點死線調味,一本有趣但差點意思的作品就出現了。
➡️
本文的源起,是《史記》的〈西南夷列傳〉裡的一段記載: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擊東越,東越殺王郢以報。恢因兵威使番陽令唐蒙風指曉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裡,出番禺城下』。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上乃拜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餘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及至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
因為一種食物而被滅國,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例。
這裡的「蒙」是書中主角唐蒙。
書裡他因為很會吃而且對吃有非常深刻的執念,所以因為食物發現了很多食材、很多陰謀,和一條能繞過天險滅掉不聽話的藩屬國的路。
所以設定是真的有趣,而且真的可以感受到他非常喜歡食物。
問題可能出在唐蒙在設定上是個只對食物積極的憊懶之人,所以要讓故事結束在他滅了一個國家,中間就勢必得做出一些不自然的轉折。
我個人是覺得有些轉折再想想應該可以處理得更好,但有死線的不是我,就不說了。
像是弄死了很多人逼唐蒙動起來的部分,我自己會覺得有點會考作文常見的爺奶死亡潮。
痛苦的口味有點太單一了,很難感同身受。(幹
但看他一邊吃一邊查案還是挺有趣的。
例如:
➡️
「我沒說你這酒是假的。酒是好酒,只是其中的甘甜味道,根本不是青梅所出。」唐蒙隨手拿起一件製曲木斗,嗅了嗅:「你這酒裡有一分青梅汁、一分枸櫞汁、一分蔗漿,還有七分酒水,我說的沒錯吧?」
梅耶沒想到他能一口氣講出成分,口氣趕緊變了:「我在酒裡調入瓜果汁水,有何不可?誰也沒說梅香酌一定是梅子釀製。」
唐蒙道:「你放別的我不管,但你這基酒,自家可釀不出來。因為這是中原所產的酒,叫作仙藏酒。」梅耶冷笑:「漢使這就狹隘了,我南越物產豐饒,比北邊多多了,憑什麼說這就是中原產的?」
唐蒙不慌不忙:「因為仙藏酒乃是棗酒,須用陳棗發酵而成。你們南越物產確實豐饒,但唯獨不產棗子。請問你哪裡來的原料釀棗酒?」
➡️
梅耶頓時臉色大變。販賣私酒乃是重罪。她這酒確實是走私進來的,為了掩人耳目,才加了個「梅香酌」的名頭,沒想到被這個漢使一語說破。
「人會騙人,但食物從來不會。」
➡️
「你可以責難我的人生態度,但別質疑我對食物的眼光。」唐蒙咧開嘴,笑得無比自信。
整體而言有趣,但很多地方能再想想。瑕不掩瑜但不會大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