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讀《宛如阿修羅》給我的女性主義啟悟 #讀嘛讀嘛
https://images.plurk.com/1MBgKjIRAbuUUjAGTHmLRz.jpg
最近透過是枝裕和翻拍引起熱議的NHK戲劇,我讀的是小說版,不過因為實際寫法很像劇本,大多透過對話、動作呈現人物心理描寫,有時候一些地方只要省略說話者是誰,就會因為大量的對話而讓人迷失其中,因此沒有特別推薦閱讀小說,或許直接看劇反而能更進入劇中人物的世界中。

其實這個作品大概也不太能歸類在女性主義,只是以女性為主體描寫,不過抱持女性主義思想的人,總歸是看什麼都會看到女權的。此外我認為只要是內心保有平權思想的人恐怕都會對於其中部分情節感到氣憤,閱讀過程中我甚至一度氣到有點想燒書。(下續)
latest #8
洛水
8 months ago
書裡所刻畫的世界完全是二十世紀的父權社會下的日本縮影(臺灣應該也差不離),主角四姊妹與他們的母親雖個性有別,但幾乎都十分相信著父權觀下那套女性應該對丈夫忠貞、對孩子親愛、操持家庭不抱怨、同時又必須保有「女人味」以免丈夫出軌的信念。而這些女人的男人們毫無疑問地,幾乎全都參與了出軌這項彷彿日本社會的婚後男性集體活動,然後女人們也無一例外都選擇了無作為。

只因為女人是無聲的、無形的。長期以來家務付出不被重視,個人缺乏尊嚴和自主性,他們被迫包容,被灌輸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被告知女人必須倚賴男人維生,因此隨便離婚是不被允許的。那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男人出軌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受害者反而會被指指點點「一定是因為你身上有什麼問題丈夫才會外遇」。女性也很少思考自立生存下去的可能,同時更因為社會缺乏這樣的包容。
洛水
8 months ago
於是這個作品裡的所有人物都十分勉強地在這個扭曲歪斜的世界裡找到容身之處,只是其中屬於女性的,大概只有廚房或菜籃子那樣小小的一處空間罷了。

而作為一個在離異家庭及自由思想中成長的人類,坦承說我很難進入他們的世界,同理那種為了從眾、為了面子而無可奈何的心情。不過在那樣的社會環境裡,或許女人真的沒有太多選擇,甚至還會互相迫害,也怪不得東亞男性藝人就算出軌也還是可以再回到大眾眼中,這種陋習其來有自。
洛水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書裡的性別僵化思想之多,俯拾皆是,如認為女人不該看春宮圖,女性角色也自謂這輩子從未看過這些東西,因此當在賢良淑德的母親房裡發現一冊春宮圖時,四姊妹的反應都很驚愕羞惱。這呈現出女性情慾長期以來往往被漠視和壓抑,只有男性的慾望是真實的,當男人出軌時大家便說「男人就是這樣的,沒辦法嘛」,好像男性天生擁有什麼豁免權一樣。或者譬如四姊妹發現他們的父親在面對自己外遇對象的兒子時,其親切和藹之態度是對四姊妹從未展現的,父親也承認「很後悔沒有生一個兒子傳宗接代,現在被四個女兒管十分厭煩」;以及像是「就算是姐妹,只要結婚了也是兩家人」等想法,都充分表現了父權社會對女性之感情傷害,而女性也往往無自覺將此思想內化,進而視自身為次男人一等的存在。
立即下載
洛水
8 months ago
而這個作品到了最後也並未提供一條出路給這些受飲食男女控制的眾生,只是實誠地紀錄大環境下的小人物,透過小事一一表述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不要說父權結構自始至終從未改變過,甚至連角色本身都像是左鄰右舍對生活感到麻痺的普通人一樣,日復一日重蹈覆徹。我對這樣的結局不能說不滿,但果然還是希望能夠積極一點,作者與讀者都該意識到這是整個應該要改革的結構問題,而不只是個人選擇。如果不希望更多女性成為「阿修羅」,繼續打造一個厭女情結深化每個人心中的糟糕社會,那麼我們確實應該想得更多、批判得更多,而不該試圖以溫柔體貼等美好詞彙,包裝這個內裏早已糜爛腐壞的社會。
洛水
8 months ago
洛水
8 months ago
如果想看細膩的人物與場景關聯等分析,博客來頁面的劇評寫得很不錯,聽說新版電視劇比小說多了一些內容,不過看起來整體結構相去不遠【馬欣專欄】我們每天都藉由著細物再重生一次——《宛如阿修羅》
洛水
8 months ago
女性主義是本次讀書會討論的主題
歡迎噗友們可一起加入看書~
加入 今天看書了嗎 Discord 伺服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