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旅遊
#倫敦
#倫敦塔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
Day 3
吃飽準備上工(?)
植被都不一樣呢
出地鐵先遠遠拍一張
latest #25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地鐵到倫敦塔之間有一座巨大的日晷,環繞日晷一週的浮雕是倫敦城的大事記,例如1759年大英博物館開幕---
友:「不要再研究了!我們預約的參觀時間快到了!」
喔、喔喔,好險,差點忘記主要任務
跟車輛一比可以看出護城河很寬。倫敦塔始建於征服者威廉時期,是實際居住使用過的要塞堡壘。堡壘本身又蓋在更古老的古羅馬城牆上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排隊等入場
牆上有許多射箭用的防禦孔
倫敦塔一樣有各種語言的導覽機可以借,這邊慢慢逛能耗上一整天,有超多小朋友來校外教學,包含許多大概是搭歐洲之星來的法國小朋友......不過我們下午有其他行程,所以同樣只能挑重點看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重點就是英國的王權珠寶!裡面禁止拍照,根本逼人買導覽手冊
進去會先看到幾頂王冠的金屬空台。部分國王有製作自己專屬的王冠,但不是每一頂都有保存下來。下一任要製作新王冠的時候,可能就把舊的拆了回收利用...畢竟重新收集一堆寶石也是所費不貲。現在加冕儀式使用的都是聖愛德華皇冠,國會開議則是戴帝國皇冠
立即下載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展間也放了非洲之星原礦的模型,跟從非洲之星切割出的幾個巨大鑽石的模型,這些可以摸
再進去陳列了加冕遊行隊伍的侍從穿的長外套,以及他們拿的mace,中文翻譯是...重錘...總之本來確實是武器,逐漸演變成王權象徵。每任國王/女王都有自己的mace,外型差不多,只有裝飾細節和縮寫不同。
小號是典禮中重要的樂器,下面掛一塊布,繡著王室徽章和國王/女王的縮寫。
另外有三把儀式用劍,兩把開鋒的象徵世俗和屬靈的正式,沒開鋒的象徵憐憫。這三把比較樸素,最後一把是the sword of the state,裝飾王室紋章與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的紋章,在加冕儀式中由武官呈獻給國王。我記得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儀式上是一位帥氣的女武官擔任這個職位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加冕儀式上需要由坎特伯里大主教為君主塗聖油,聖油從老鷹造型的容器倒進一隻湯匙。
雖然王權珠寶號稱從懺悔者愛德華(始建西敏寺那位)傳承下來,但是大部分其實在清教徒革命後被克倫威爾熔了鑄幣,只有少數倖存,這隻湯匙是其中之一。其餘都是查理二世復辟之後重製的。
塗油之後,君主會披上帝國斗篷。以前每任都會做一件新的,但1911之後就一直沿用同一件了,用金線裹絲線織的,一樣上面充滿王室紋章和四個地區的紋章。
披上帝國斗篷之後,君主再配戴上馬刺、佩劍、臂環,以及象徵與國家結合的主權戒指,然後坎特伯里大主教把上面有十字架的球放在君主手中,提醒他這是上帝的國度。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金球拿走之後,坎特伯里大主教把兩支權杖交給君主,彰顯他作為人民牧者的角色。其中一支權杖就是鑲著非洲之星一號的君王十字權杖,另一支權杖上面有代表聖靈的白鴿。如果君王有配偶,王后也會被授予另一套十字權杖和白鴿權杖,不過上面就沒有大鑽石了。
最後的重頭戲就是戴上聖愛德華皇冠,這是查理二世重製的版本。實際看到王冠,發現冠沿那圈貂毛也不純是裝飾用,皇冠內襯的絨布包覆到冠沿,被貂毛固定住。
這滿合理的,王冠大概2公斤重,沒用軟布包覆冠沿,加冕儀式隔天額頭上一圈瘀青,能見人嗎...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前面提到的權杖和幾頂王冠放在一排玻璃櫃中,大概怕人潮滯留,玻璃櫃兩側是電動步道,只能站在上面讓它載人前進觀賞。但步道移動滿快的,根本看不清楚,我又回頭重排了3次吧...
幸好帝國皇冠就可以慢慢看了,上面除了有赫赫有名的黑王子紅寶和光之山,其中幾顆垂墜的珍珠據說來自伊莉莎白一世。
有點困惑的是,黑王子紅寶看起來修補過,但是18世紀的插圖看起來還是完整的。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最後一區擺滿金閃閃的鍍金餐具。即位之後就是要大吃大喝慶祝嘛,所以punch bowl和wine cooler都超~大,才能盡量喝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這是白塔,曾經用來居住、存放武器、以及關押犯人(。
字面翻譯叫衣櫃塔,國王確實會用來存放貴重珠寶衣物家具等等
馬爾它製作的砲管,大概是禮物?
古羅馬城牆遺跡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白塔的牆上掛了一排來參觀過的名人,大媽的老公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盔甲
亨利八世年輕時的盔甲。那時跟阿拉貢的凱薩琳感情還很好,所以盔甲上有兩人的縮寫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年老發胖的亨八
老男人總是特別在意......
頸圈刑具
儀式用長劍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廁所。對就直接排下去
英國最早的火爐,這時候還不會蓋煙囪,所以在其他牆上挖排煙管
但感覺還是會很燻
多功能大廳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禮拜堂,現在依然為倫敦塔的員工和家屬提供聖禮
武器管理紀錄。倫敦塔曾經作為武器庫,光是其中4年的紀錄就比我的手張開還厚,可見流動量之大。後面藍底有三管大砲的是管理單位的徽章
馬上騎槍比武用的長槍
斧槍,這玩意兒好用嗎...?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很難走的樓梯,我懷疑從樓梯滾下來貢獻了一部分古人的死亡率(
以前喜歡把武器擺成像藝術品的展示,所以現代人也模仿一下(
最後一位在倫敦塔被砍頭的人,砍三次才斷,感覺豪痛
井
終於參觀完白塔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8 months ago
有一排都鐸式房屋
門的升降系統
重現牢房的樣子,不過這是給貴族的,所以看起來算人模人樣
倫敦塔的渡鴉!牠們有籠子,但籠子沒關門,所以完全自由進出,很會擺pose給人拍。
渡鴉對著倫敦塔橋鳴叫很有什麼隱喻的感覺w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背叛者之門。倫敦塔就在泰晤士河旁,可以把河水引進護城河。當年關押的犯人乘船從此門進入,要受審的時候也是從這裡搭船到西敏宮。
背叛者之門上方的建築一度作為國王的寢室
少不了專屬禮拜堂
謁見廳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從位在泰晤士河岸的出口拍倫敦塔
塔橋也要多拍幾張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下午本來想去波羅市場覓食,但是不巧當天沒開...但是另一個行程也在河對岸,所以還是照原先的規劃搭uber boat過河。uber boat滿炫炮的,抵達碼頭也不會撞一下(威尼斯我在說你),上面還有小吧檯,搭到差點忘記下船。
約了導覽的環球劇場。這其實不是原始建築,甚至不是原址,是參考當代人留下的描述、素描、同類型劇院結構重建的。原先那棟在1613年一場演出中燒毀,因為演出中使用到真的火藥,結果茅草屋頂意外著火...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約了4點的導覽,事先不知道劇場還有個小展覽,展示一些戲服之類的,導覽結束來不及去看,殘念。
劇場內不能拍照,導覽跟我期待的不太一樣,只有在座位區講解歷史和結構,沒有去後台看看,或許是因為剛好有戲在排練。
舞台上在排練面向年輕人的莎劇,每年四月都有一檔,學校可以申請免費帶學生觀劇,當然,一般民眾也能購票入場。因為TA是學生,所以服化道和肢體動作都是現代版,但台詞依然是原版。
這檔莎劇是馬克白,看到排練過程也是獨特的經驗。我看不出演員有什麼問題,但是導演一直叫他們re登鄧肯王進馬克白家那一段,不知道哪裡不滿意。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紀念品店有劇院的模型。劇院是露天環形結構,舞台上的4根大柱子看起來像大理石,其實是木柱上漆偽裝的。舞台正上方是樂師席,樂師系左右是最高級的包廂。
高級包廂之所以高級,是因為離舞台最近,可以聽清楚演員的台詞。當年沒有麥克風咩。至於角度看不清楚舞台上的演員...反正包下高級包廂的貴族們是來給人看他們的華服的,觀劇不重要(。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印了伊莉莎白一世肖像的戲服
環球劇場重新開張的時候,請了演員表演伊莉莎白一世蒞臨劇院。這在當時不可能發生,有維安問題,而且怎麼能讓女王跟平民擠在一起!
女王想看戲的時候怎麼辦?把劇團召進宮啊(。
我問導覽,如果下雨或下雪怎麼辦,導覽說演出風雨無阻,意思是買露天區站票的觀眾要淋雨看戲...以前看戲也太哈扣。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距離晚上看戲還有一段時間,先在附近晃晃覓食。這是擠不進行程的聖保羅大教堂嗚嗚~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導覽說演出風雨無阻的時候我抖了一下,幸好晚上看劇是在隔壁的Sam wanamaker劇院,一樣是仿詹姆斯時期的建築,不過是方型,而且有屋頂!不用吹風!
演出時的主照明是燭光,吊在天花板的燭台可以升降,演員隨著劇情熄滅或點燃蠟燭。好幾次演員動作大的時候,我都很擔心燒到衣服(。
演員充分利用整個劇場,除了在舞台上演出,也會從觀眾席的走道入場,或在外面的走廊製造音效。本來以為看過百老匯會不習慣簡單的舞台,但是帶入感也很強。
票可以加購飲料跟點心,現場有些觀眾邊喝酒邊看戲,但是我們沒買。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因為檔期,這次看的不是莎劇,是契柯夫的三姐妹。我記得看劇本的時候只感覺到荒謬和悲涼,怎麼實際演出還滿好多笑的橋段。是我沒讀懂台詞還是英國人的鍋啊...
紫皮抹茶金棗餡月餅心君
7 months ago
---end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