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終極追殺令」「盧貝松」「電影」「心得」

算是好看(?)
latest #15
那個「算是」,可能算是,一種知識的詛咒。
就是,畫面非常漂亮,演員極度會演,劇本在1994年時可能相當有新意,而且整部電影的節奏很舒適,結構也很完整。
但盧貝松給娜塔莉波曼的鏡位真的很噁。
立即下載
而這件事妙就妙在,噁心的是盧貝松本人,所以當你開始討論劇情,就會戳不太到問題的核心。

因為當Leon (男主)跟Mathilda (女主)在互動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噁心感的。主要是Leon 的線踩得很嚴謹,他可能有感情,但他不打算做任何事。

但當Mathilda 自己一個人在鏡頭裡的時候,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
理解權勢在性中扮演的角色使我很難享受很多東西,同時讓我變成一個很難相處的人。
電影的主軸其實很簡單,Leon 是殺手,Mathilda 是失去家人並賴在他身邊的少女,兩人在相處之中改變了對方並產生了感情,但Leon 沒有做任何事情。

然而要是重點是以上劇情的話,不需要取這麼多娜塔莉波曼被光照得通透的好看側臉,也不需要讓鏡頭追著她的肚子跟腿。
編劇大概也不用讓她這麼像深受好萊塢喜愛的白癡女一樣,不停地做一些讓自己身陷險境的事以測試Leon 對他的感情。
我知道要怎麼形容了,越到後期,Mathilda 越像輕小說裡很常出現的女角。

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很奇妙的台詞,像是「Leon,我會喜歡我的第一次嗎?」或試圖強吻Leon之類的。

而我持續在「人類真的會這樣說話嗎?」跟「會不會是我太不像人類所以無法理解?」之間。

畢竟要是原生家庭長那樣,且身邊的人都已經有性經驗,那長出這種一直用性試探對方底線的性格確實合理?嗎?是嗎?

我真的不知道,我十二歲還在鑽研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以搞懂《波西傑克森》及其系列作,這東西離我真的太遠了。
但她的用字遣詞又有點微妙的彆扭感。有種外國人讀完瓊瑤的小說後,把裡面台詞當日常中文使用,的感覺。

不太確定這部分怎麼解釋,可能要等有機會二刷才想得出來。
還是,我會痛苦其實是因為Mathilda 實在太情勒白癡女了?

這好像不無可能,畢竟我在觀影過程中應該至少壓下了三次對她大吼「不要耍白痴」的衝動。

在當寄居蟹的時候還拿自己的腦袋玩俄羅斯輪盤逼Leon承認對自己的感情、在公眾場合強迫Leon親他,或在沒什麼完整計劃的情況下隻身衝進敵方巢穴差點被殺掉,對我來說都真的有點太白癡了。

但如果要讓這條感情線走起來她不這麼白癡好像確實沒辦法?

真的嗎?人不白癡談不了戀愛嗎?真的假的?
雖然對很多事感到微妙,但我非常享受跟殺手工作相關的部分就是了。

像是消音器用太多會讓槍管發燙,所以要用沾濕的黑布墊在裡面這點,Leon 真是個不吝於分享業內know how的好老師。
開槍打掉消防水閥讓能見度降低,和用消防斧劈爛通風管也都很聰明。

學到了(?)
而且演員真的是很會演,在電影裡只要有出現的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好,尤其是Gary Oldman,那個神經質瘋子的質感(?)演繹得非常細緻,完全是能調動臉上任何肌肉的那種演技。

這種角色很容易演得太浮誇,但他就是踩在有戲劇張力又不會爛俗的線上,非常厲害。
我也很喜歡Leon的末路,那段絕對會被放進我的電影片段前三選。不把槍響拍出來根本天才。

另外兩選是《布達佩斯大飯店》裡zero的早晨,還有《來自紅花阪》的拉丁大樓初登場。
總之是除了盧貝松很噁和Mathilda北七北七的之外,八成都很有趣的電影。

算是好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