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跟風 #閒聊

任何問題都會盡量回答
創作、本人都ok
latest #20
開始接觸歐美文學的契機。
第一本接觸的歐美書是哪本。
關於奧德修斯與佩涅洛佩的關係性,如果要描寫的話,會想要用什麼角度去切入呢
立即下載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想請問芒果大,有沒有最喜歡、或是最想推薦的Romantasy小說呢?
尼莫
7 months ago
有沒有關於童話/歐洲民間故事的書的推薦,舉凡歷史背景或是故事或是分析
感謝芒果大大
momokahan
7 months ago
請問要怎麼做才能跟您一樣博學多聞,大量吸收資訊呢?
calico
7 months ago
很久很久之前有看過一篇翻譯文學:三個丈夫來到豌豆街,當時好像是看到第一章,想問後續可以去哪裡看嗎,謝謝版主提供提問
現在在看什麼電影?現在比較喜歡的導演?
謝謝大家提問!這邊會按順序回答~
如果有其他想問的問題還是可以提出

FisherSakana: 感覺自己真正開始對歐美文學有興趣,應該是國中的時候。那時開始讀很多翻譯小說,無論是經典文學還是現代作品都有。也因為很喜歡《魔戒》電影,決定讀原作小說譯本,然後是讓當時的我震撼不已的《精靈寶鑽》。就是從那時開始深受托爾金的影響。應該可以說,《魔戒》和《精靈寶鑽》是我接觸歐美文學的一個起點,而且直到現在還是非常喜愛這兩部作品,在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啟發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jade1217: 還真想不起來第一本接觸的歐美書究竟是哪部作品
國小的時候很喜歡希臘羅馬神話和格林童話,也有讀小魯文化出版的一系列兒童小說,其中有幾本是曾獲得紐伯瑞獎的作品。
那段時期印象最深的,是在1959年獲得紐伯瑞金獎的歷史小說《黑鳥湖畔的女巫》(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後來在二手書店幸運地發現原文版,時至今日依然很喜歡,幾乎每年都會重讀。這本真的很好看!無論是十七世紀新英格蘭殖民區的歷史背景,還是愛情和親情線都深得我心,誠摯推薦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c25416: 關於奧德修斯與佩涅洛佩的描繪已有不少珠玉在前,感覺需要再多讀、多看、多想,才能提出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答案。不過隱約覺得如果要描寫,或許可以用那張象徵這對夫妻愛情堅定不移的婚床作為切入角度(擬人化?),以床的視角觀察初識、新婚、離別、獨守與重逢的兩人
倒是覺得以這對夫妻的關係(遠行/等待)為藍本創作應該也很有故事性,甚至反轉性別也可以是一種詮釋角度。想想自己在公開與未公開的故事都曾寫過類似的角色關係,正好都是女性在外飄泊而男性在家鄉等候。
Sabrina
7 months ago
(蹭一下最近的話題XD)會擔心創作故事被AI 取代嗎🥺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fish_ivy: 很慚愧地說,我對目前流行的Romantasy不僅看得很少,而且在這少數看過的幾本裡,還真的很難挑出一本來誠心推薦(對Romantasy的印象已經和A Court of Thorns and Roses系列形象密不可分)
但如果以愛情+奇幻=Romantasy的廣義而言,必須用力推薦Catherynne M. Valente的《Deathless》!(在噗浪上找到機會就要推一下這本小說,尤其可見我對它的愛,上次推薦是在談《吸血鬼:諾斯費拉圖》)雖然這本讓我自己歸類的話,會偏向有真實歷史背景的童話改編,不過愛情確實貫穿整本書,也體現了女主角的自我探索與成長。
但如果有覺得我會喜歡的Romantasy也很歡迎推薦改變我對它的印象拜託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30618356: 分析的話,可以考慮Jack Zipes、Maria Tatar、Bruno Bettelheim這些研究童話的頂尖學者著作(當初讀碩士看了不少Jack Zipes的文章和編著,譬如《The Trials & Tribulations of Little Red Riding Hood》)。

剛剛查到去年漫遊者文化有翻譯Bruno Bettelheim的著作:童話的魅力:我們為什麼愛上童話?從〈小紅帽〉到〈美女與野獸〉,第一本以精神分析探索童話的經典研究
無論中文或英文,利用論文後面的參考文獻列表能發現更多。透過英文探索這個領域,也有更多歷史和分析可以參考。日本似乎也出了不少探討童話歷史的書籍,譬如《哈梅恩的吹笛手》(之前看介紹有點興趣,但還沒讀過):哈梅恩的吹笛手:記憶、傳說與流變,中古歐洲社會庶民心態考察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momokahan: 謝謝你的肯定!雖然我真的不敢說自己博學多聞,事實上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即使是有興趣的領域,也無法和鑽研多年的學者相比,他們才是真正學識淵博的專家
不過,雖然沒有走學術路線,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研究喜歡的東西。現在吸收資訊的方式,主要是「邊寫邊學、邊學邊寫」。也就是說,如果有想寫的故事,在蒐集相關資料的過程學習新知;或者反過來,因為(偶然)學習到新知,而成為未來可能的寫作靈感與材料。
總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步調去探索就可以了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liuto: 〈三個丈夫來到豌豆街〉正是Catherynne M. Valente的《Deathless》第一章
非常可惜的是,目前沒有出版社翻譯(雖然出版過同作者的《黑眼圈》系列),如果想看後續,必須直接讀原文小說。不過這裡可以讀到序章、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原文試閱:Deathless (Excerpt) - ReactorValente的文筆如詩般優美,真的很適合寫童話改編。譬如這句:
Let us lie and lust and take hundreds of lovers; let us dance until snow melts beneath us.
(讓我們撒謊、渴望、擁有數百位情人;讓我們起舞直到冰雪在腳下融化。)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judyz: 最近一次看的電影就是《秘密會議》了!再加上觀影後蒐集的資料,因此又學到一些相關知識很開心
至於現在比較喜歡的導演…… 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答案是吉勒摩·戴托羅。雖然陀螺導的電影不是每部都看過,看過的也不是每部都喜歡,可是他對自己所愛事物的熱誠、對年輕創作者的鼓勵,以及之前呼籲大家重視動畫電影等等,都讓我對他相當尊敬和喜愛。

https://images.plurk.com/4ZFnSJGlkGsJ53IPDOAMPr.png
藉機再分享這個美夢成真戴托羅梗圖(當年奧斯卡獎的經典照片),希望自己和大家都能美夢成真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sab99660: 目前不會,儘管知道AI的演變和創作速度飛快
對我來說,寫作就像說故事,是表達自我內心並與人分享交流的方式,過程不乏痛苦和絞盡腦汁。要將想像與感受化為其他人能理解的文字,本身就不容易,將這個過程交給機器處理雖能減輕不少麻煩,但就像宮崎駿說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麻煩事。要是麻煩事消失了,你會希望它們回來。」
在此引用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感言:「說到底,故事是關於一個人說給另一個人:這是我感覺到它的方式。你知道我說的意思嗎?是否這也是你感覺到它的方式?」
如果不從創作者而是讀者的角度出發,我不知道其他讀者怎麼想,但我作為讀者,會希望自己讀到的是另一個人同樣努力的成果,透過文字對我說:這是我感覺到它的方式。你知道我說的意思嗎?是否這也是你感覺到它的方式?
與噗無關,但見到戴托羅,有一點點小軼事分享一下……
腥紅山莊上映前有篇由他人撰稿的閒談中,豆豆龍提到他拍完腥紅想要嘗試拍瘋狂山脈,然後巴望著等到現在(rofl),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qq,他好像滿喜歡洛夫克拉夫特。
吟遊詩人芒果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FisherSakana: 感覺戴托羅應該有很多想拍的題材,所以需要再等等XD
之前看《皮諾丘》幕後製作花絮,他提到《皮諾丘》的父子關係基本上是《科學怪人》,也是他從以前就很想探討的題材。當時我心想:啊這樣他應該會拍《科學怪人》吧。結果還真的拍了!(期待今年11月在Netflix看陀螺導的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