氵卒✨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看了《青春末世物語》+特映會的《我依然在此》
都很胃痛又讓人缺水
latest #15
氵卒✨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近期看了很多有政治跟殖民的議題
看了金馬重映的《AKIRA》、奧斯卡很紅的《粗獷派建築師》、婁燁ㄉ《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氵卒✨
7 months ago
除了AKIRA以外都是很近年來的片,讓人開始在想這個世代的人開始有慢慢感受到民主的脆弱跟全球化帶來的居住環境與種族議題
氵卒✨
7 months ago
放一下我依然在此的導演訪談:「民主正變得極為脆弱,我從沒想過它會這麼脆弱,即便是在今天。」、「我們用電影來記錄歷史,抵抗那些受到操控的敘事。」「我依然在此」回溯巴西獨裁統治歷史奪奧斯卡 導演:民主很脆弱 | 娛樂 | 中央社 CNA
立即下載
氵卒✨
7 months ago
其實我覺得今天看的這兩部都跟台灣蠻有關係的,《我依然在此》跟《青春末世物語》就像是在分別講述台灣的過去跟未來一樣
(當然不能完全類比,但樣態與氣氛很像,也值得借鑒
氵卒✨
7 months ago
《我依然在此》還沒在台灣上映,所以談不了票房
但《青春末世物語》現在第二周,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在圈內紅,但又紅不出圈的感覺
周遭平時有在看電影的朋友們基本上都看過了,海報也都被拿到大家在哭沒貨,卻又不像《再見機器人》或《喵的奇幻漂流》一樣拉到平常不看電影的那個客群
氵卒✨
7 months ago
跟一個常跑影展的朋友有稍微聊到這個問題,談出來的小結論是「動畫片的進入門檻較低」,但現在看起來還是有點怪怪的這個結論
動畫片的確比較好吸引一些帶小孩的客群,但是其他客群呢,台灣人真的比較願意進場看動畫片嗎(
氵卒✨
7 months ago
在去看《青春末世物語》前,我本來認為大家好評如潮卻又沒紅出去的結果是他講的很隱晦之類的,結果他講的超級白話,就像是以為會看到《小行星城》卻看到《布達佩斯》一樣
好想辦包場來推廣啊
氵卒✨
7 months ago
由於空音央的家世背景(真的很抱歉扯這個),我本來期望的面相就比較偏音樂,結果這部片真的是全能戰士啊
音樂好、鏡頭漂亮、運鏡順、主題與意境好、議題也有深入帶,一些隱喻的符號跟場面調度我是真的看得很喜......
氵卒✨
7 months ago
之前跟外界講師討論到影像(在此指單張照片)的氾濫造成觀眾冷感,隨著閱片量增加後我也很難在電影院裡哭出來,不過《青春末世物語》真的有強到,但也不否認他的很多東西跟我的生活經驗有夠契合(
年齡層、生長環境跟混的圈的因素(哈哈心虛
氵卒✨
7 months ago
關於小幸質問周遭朋友「為什麼不思考」這個問題,雖然我之前也想過,但我目前得出來的答案是:不是沒在思考,而是在乎、思考的面向不同
我同意我的意識形態會讓我難以理解政治冷感的人的選擇,但這個問題實在也是無解,最近因為他人介紹開始看一些社會學的書籍,其中有一本(見樹又見林,好經典)就提及個人主義導致我們難以以一己之力撼動社會,就算你很理想主義的覺得可以,但就是不行
氵卒✨
7 months ago
看到那章天都塌了
氵卒✨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但最後他也揭示了改變的方法,就是要讓那些所謂的「個人」利益受損,先體會到失去才會開始衡量自已是否該真的站出來的感覺,被動得站在懸崖的邊緣
但我覺得人會變啦,只能期望傳播媒介的興盛導致一點美好的結局(呼籲達到效益),而不是全然地去脈絡化或是扁平化人類的思想、選擇、品味等等等(好爛的結論
氵卒✨
7 months ago
天啊寫這串噗也太自大了吧 我自己都回看不下去
雖然還有很多想寫的但先睡覺去,要掛ㄌ
氵卒✨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在想一件事感覺會大逆風,就是我覺得根本不能算是BL,甚至不能算happyend
那個結局讓我無限幻視到黑澤明的《生之慾》真的有夠痛苦
氵卒✨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某朋在準備釀電影的實習、又有朋在搞電影節副召,本來就在談如果要自己開個系列選片要做什麼主題
突然覺得做小明那個「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就超讚,我還是愛楊德昌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