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換到紙飛機樹了,謝謝日本玩家🎉
Thank you果實自由了
最近幾乎每天都有隨手記錄自己的夢境,除了有一些真的太短暫我記不起來的。大概知道分析脈絡後會覺得蠻有趣的,課題在夢裡會反覆出現,只是用不同形式表現~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的詮釋~
臉書跟脆讓我覺得很可怕的地方是,因為人口使用者多且雜,所以就算你不想,也很容易看到負面訊息。
例如剛剛看到一篇說小S兩個月走不出來沒辦法工作的報導,底下竟然一堆上了年紀了、看起來就是6、70歲的阿嬤在留「活該」、「真愛演」之類的句子...
很難想像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會什麼會有這麼惡毒的心態去看待別人的悲傷。

久違用OH卡抽牌,身心靈
自己覺得有點悲傷的一組牌

打掃的啟示
我的工作在正式上崗前需要先打掃,我發現我打掃的方式跟解決問題的模式相似,我會先處理很細小的垃圾,無視那些很明顯的大垃圾,等最後才去處理大的。
雖然最後可以很完美的把地板弄乾淨,但效率非常低,剛開始的時候經常做不完。
我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讀書、畫畫都是這樣,甚至解決問題的時候都是,「先注意小細節、逃避大的問題」,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一件事情是有辦法做完的。
我現在學會先掃大的,小細節不管,甚至無視都可以。至少大方向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小問題。如果我先處理小問題就處理不完了,剩下的都是大的,那就很難辦了。
小湛的影片重點:
要有耐心
照顧身體
回到地球
注意起心動念
最近的新興趣是保養頭髮

,開始覺得照顧自己的頭髮、照顧皮膚、照顧身體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沒其他原因,因為你值得!!
不要覺得這只是外相,我覺得照顧身體是一種意識的展現,你有沒有好好照顧你自己?你忽視自己多久了?你真的有在聽你內在的聲音嗎?不是說我要把自己弄得多好看多怎樣,但它真的會呈現出你現在的狀態。
在展場工作每天都要看到上千個形形色色的人,有些女孩子的頭髮養得油光水亮,皮膚乾淨,整個人看起來就是讓人很舒服;也有些人的頭髮乾枯、打結,面容憔悴,感覺沒有好好的在照顧自己。
我就慢慢的在思考,我過去的信念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會覺得投資自己是浪費錢?你只是想要好好照顧自己而已,怎麼了嗎?為什麼它會變成一件「不被允許去做」的事情?
最近也開始慢慢的聯想到一些關於食物、胃、情緒、匱乏感之間的關聯,我發現人們對食物的觀點真的跟身體的需求很有關,而身體的需求又跟心靈意識有關,但我現在還沒有想得很清楚。
例如我一個朋友經常覺得自己吃不飽(即便他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後來我發現這是一種心靈上的不滿足,總覺得還想再填補什麼,但實際上身體已經吃不下。
我就在檢討自己的飲食模式是什麼?我發現我常會想要快速的煮好某些東西,顯示我缺乏耐性跟時間規劃;喜歡重口味的調味,因為我不太喜歡無聊,總想要發掘一些刺激性的東西出來...(待補充)。
所以要改善自己的飲食模式,其實是要先改變心靈,改變心靈,飲食習慣會跟著改變,睡眠也是。
4/7
今天分析治療的課,副教授果然不一樣(?),講話邏輯口條清楚,簡報資料也很清楚,感覺就是在學校上課的感覺!
個案沒有想要分裂,但他想獲得一個東西,但得不到,只好用分裂的方式去得到滿足。
有些留言一直在討論性幻想是否病理化,還是一種文化或不開放等等,但我個人覺得,會不會 是否倒錯 或 是否正常 並不是重點,而是個案行為背後究竟象徵怎樣的心理活動,導致出現這樣的行為?
幾個醫師的看法我蠻認同,如果當事人覺得因為這些幻想而感到受苦,那你還是要關注他背後的意涵;另一個醫師提到會來治療是因為他們有焦慮,重點已經不再選擇的客體是鞋子或什麼,而是牽扯到生存的問題,遇到生存問題時容易把東西性化,核心是「他們能不能生存下去」。
從生死交關中跑出性的運作,但真正要處理的其實是一個人生死的問題。
也許並不只是愛好、愛慾的問題,是關於其他的。(生死、生存...某種議題引發的焦慮用性來展現)
我發現真的很多人聽到性倒錯就開始防衛,但把它“合理化”後是否我們就乾脆停止分析?好像不是這樣,還是可以分析的。分析不代表這些性幻想是否是“有病”,也不是“沒病”就不需要處理、不需要分析?
關於「對象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人」有恐懼。許多治療師感覺自己並沒有被個案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如果被當成“物”一定會不舒服,但如果被當成人,個案可能會開始焦慮(面對人的焦慮)
分裂可以讓自己活下來,戀物的好處是他不會死不會壞,無生命的客體可以讓有生命的自體活下來,也牽扯到個案小時候有沒有好好的被當作人來對待。
“為了看起來不像精神病,所以變成精神病。”
意思大概是指,為了不讓自己的自我破碎,所以用某種機制來抒發,使自我得以生存。
講者有提到戀物癖目前統計都是男性比較多,而這些男性多半都有一個「不夠好的媽媽」,案例中有不少提到“轉向父親”,或是有同性戀傾向的部分。但C醫師的回答非常保守,只是說目前了解的有限,因為同性戀的成因目前算是需要非常僅慎對待的議題。
我也覺得用轉向這個詞不太嚴謹,但案例上就是這樣寫的。我個人覺得先天或後天其實是一個立論基礎薄弱的角度。假設一個人在30歲前都沒有表現過對同性的喜好,但30後逐漸發現自己可以接受多元性別傾向,那它究竟是後天還是先天?
很多人會用「這就是先天,只是沒被發現」來解釋,我覺得怎麼談都很奇怪。
我覺得好像應該談的是更本質的東西,那個東西可能跟性別本身無關,而是類似W醫師說的,對象的客體是鞋子或是其他物體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解決某種焦慮。
那會不會性別也是?愛男性或愛女性,或愛陽剛氣質或愛陰性氣質也不重要,他只是剛好有某種內在的東西被這個客體給引發或投射。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同性戀的發展其實還蠻侷限在這兩者之間,不是男性就是女性,不是男同就是女同,不像現在發展的這麼多元,所以自然會討論「從某性向轉向某性向」的論敘。
單從轉向來看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問題不在同性戀,問題在他們想要逃離母親,但把兩者混在一起看就會有危險,如果都“去病理化”,也許會讓人錯過治療的機會。但所謂的治療並不是要矯正他的性傾向,而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還有孩子是否在發展前或發展階段就被阻斷原本的發展路徑也是個因素...
太複雜了
也有人提到AI,最近對AI的討論真的很多~我自己也跟心理師聊過,他說我是不是把他當AI,我說不是,因為面對AI就有點像面對鞋子,你不用顧及它的想法,就自顧自的說自己的就好了,但我很清楚心理師是人,就算我希望他是AI他也不會是。面對“人”就代表你無法、也不能完全掌控他的反應,因為他是人,一個活生生的人。
所以你只能面對,還有接受這是一個「跟你的想法和情緒不會完全一樣的人」,你可能會因此產生很多情緒,例如:厭煩、討厭、覺得被傷害...等等。
而你能承受或理解這個「人」多少?你能允許他自由發展、自由發言嗎?
所以戀物癖很大程度是要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面對人有可能被傷害,面對物就輕鬆多了。
所以戀物癖,還是說需要AI好了,其實底層都是希望自己能被完全接住。(個人詮釋)
總結一下我的觀察:

戀物物品就是舞台道具

我在這個劇裡讓自己再次面對失落,但這次「不會再被拒絕」
——用物來替代不可靠的人,來完成情感的收容與修復。
4/8
正在跟風看《Adolesence》(混沌少年時),目前看到第二集的感想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真的太重要了...
4/9
第三集看得很窒息,暫停很多次才慢慢看完。
我不自覺的會比較、套入自己跟心理師談話的狀態,我覺得我有時候也像Jamie一樣會故意搞對立...
我不知道是不是小演員的演技有點用力過猛,還是這個角色設定需要假裝自己是個“成年人”(或者說他試圖讓自己跟她對等...?),總之有點不太舒服
剛開始心理專家在面對Jamie的挑釁時,臉上還是刻意保持著沒有什麼變化的笑容讓我覺得有點怪,有點像是在努力維持專業的感覺。(我覺得她已經做得很好了)
正要看第四集,發現Executive Producers的其中一位是Brad Pitt?!
4/10
看完第四集了,每集都讓很有哭點,好看,討論的議題很多
今天有個新的..觀察,就是一個人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會尋找很多線索來當作合理化的證據,事實上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其他的未必真的是問題,只是拿來襯托紅花的綠葉
4/12
德國洋甘菊護手霜真的好用欸!!!而且很便宜!
4/13
今天是天秤滿月...難怪我用GPT用這麼兇(欸
還想了一大堆很雙魚水瓶的東西
量子意識之類ㄉ(
4/15

坐牢結束我好感動
4/17
終於把魔鬼終結者2也看完了,2比1好看。由於不是那個年代的人會覺得1的節奏過慢,有點像純恐怖片,算鋪陳吧?2的內涵比較多,有蠻多可說的,娛樂性也不錯!
我懷這是在教美國人怎麼當父母的片(),缺席的爸爸、機器人爸爸、忙於工作的爸爸、懶得管小孩的爸爸...還有不得不母代父職卻有點過於控制的母親...
4/20
好想再去買金屬線~~
今天做的泰式酸辣米紙好好吃~
茯苓糕,不甜,很原味,但糕體也太太太扎實了!!!
好像在嚼棉被,但還不錯吃!
4/22
我一直隱隱不安,覺得我對我弟的態度會不會是在傳承某種創傷,我想我當時的邏輯是「先上戰場再講」,我知道戰爭會導致創傷,但戰爭就迫在眉睫了,不得不上場了,沒有時間留給我們好好處理傷痛。
不過剛剛看到他又沒有好好收拾讓我覺得...蠻心灰意冷的,也許真的...放棄?放下?相信總有一天會成長?但又蠻擔心混沌少年時的情況...也許那是某種反抗的象徵ㄅ,我也不知道...

曬個島,謝謝大家送禮物給我
#跟風 #讀嘛讀嘛今天是世界閱讀日,請拿起身邊正在讀的任何一本書,摘錄第



頁,第

句話。
趁機分享最近在讀的書

滿意,美美的
4/25 重聽4月最後一堂課
辨識過去早年經驗的原因現在在臨床上被認為不那麼有效,比較著重在移情式的詮釋。

我最近也有這個感覺...
剛剛發生一件事讓我很難過,本來一直在擔心+自我譴責,打算把自己的感受吞進去,後來我決定要攻擊出去,我的心情值得被看見,我有權利表達我的需求,如果有人因為我的需求而感到難搞,那代表我們無緣,我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無論合不合理)。
到底憑什麼是我要忍受啦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難搞地雷女王
我為什麼要為了——他人的錯——氣到想放棄自己原先想做的事?
月蠍永不服輸


敢惹我的下場我也是不怕去報復ㄉㄛ
4/27 我錯過演講...................
我竟然忘記...感覺錯過一個億...
到底是年紀大還是心理動力減弱
還是被前天的事影響心情
好容易忘記事情(怕
終結者4好看啊?覺得說3、4不好看的人應該是情懷黨,沒有莎拉康納跟阿諾就覺得失望的那種(
123的tone調比較像,4開始就是現代很熟悉的好萊屋大片風了
6覺得就是情懷片...(偽)女權主義片,沒有很好看(
魔鬼終結者5,還沒看完想先吐槽。
Kyle跟Sarah的人設跟之前差太多了,不管是外貌還是個性都不太一樣...
莎拉看起來太嫩了,感覺她只是個是17歲高中生...身材體能也沒怎麼鍛鍊,還有點嬰兒肥;Kyle之前那種溫柔、單純崇拜的眼神也不見了,感覺完全換了個人
兩人的相處模式變成那種鬥嘴型的,床頭吵床尾和歡喜冤家那樣,他們之前明明不是這樣...
Sarah看兒子的部分太假ㄌ...她根本還沒生,突然對一個陌生年紀又比他大的男性產生“這是我兒子”的深刻情感連結好像不太現實...還是基因血緣有神秘力量(?
那個不是John......我拒絕承認那是John,太奇怪了.....
Sarah在講John的時候好像那個不是她兒子,只是一個不知道是誰的路人,不過這樣的反應才正常啦...畢竟她現在只是個年輕人...
4/28
嗯?你們兩個不會戴ㄊ嗎?

28號第一句話就暴言
變蠅人...他們住的到底是什麼地方...
為什麼地下室會有那麼多蒼蠅...還是實驗室
我剛剛看ㄉ好像是1959版,第二部
Return to the fly
明天來看1986版
我發現我真的到哪都在改人家規則...
但,我每次都是丟了就跑
嘗試一次沒改變就放棄
憤怒是我一個很大的學習負動力...但如果沒有憤怒我真的是躺平人,誰沒事會想耗費精神在不需要的東西上,可以的話每天吃吃喝喝快樂活著就好了()
1986變蠅人 看到1/3
雙重關係果然很麻煩...辦公室戀情會危及到自己的生涯甚至摧毀整個人,跟自己採訪的對象OX也是超危險
媽呀女主角是笨蛋嗎...前男友那個德性,她為什麼會覺得他會起到什麼建設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