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7 months ago
2025書
#書單
latest #23
shadow
7 months ago
《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
대도시의 사랑법
著/朴相映 박상영
譯/ 盧鴻金
封面設計/之一設計工作室 鄭婷之
出版/潮浪文化 遠足文化
發行/遠足文化(讀書共和國出版)
2023/06/28
https://images.plurk.com/6CAqlwGAUx3gipUVL5oOvV.jpg
shadow
7 months ago
「一想到我的寫作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就會像眺望懸崖下方一樣,陷入茫然的心情之中。我已經三十一歲了,成年已經十多年了,她不再是拖累我人生的存在,我已經成長到比任何人都認真過著自己生活的年紀。她只是為她自己而存在,沒有束縛我的意圖,我也只是為了自己的存在而竭盡全力。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其實是相同的人,只是運氣不好而已。因此,我們變成這樣,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像癌症、黴菌一樣,像地球的自轉或太陽的黑子一樣,是非常自然的宇宙現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總覺得她是我所有問題的原因。面對只剩下皮囊、快要死去的人,我雖然討厭有這種想法但還是無法停止。」
shadow
7 months ago
成熟的其中一個定義
或許是不再把自身的行為咎責於父母
認知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
過去的傷痕卻不時刺痛著
氣憤 難過 無助
已經很努力了
仍在同一張臉上 看到造成傷害的惡魔
只求各自安好
立即下載
shadow
7 months ago
「…因為我的存在,她的人生無法如她所願,也無法像表格上的數字那樣能夠有條不紊地整理出來,反而朝著最不希望發展的方向走去。血緣相連的我們,應該是比任何人都了解彼此,實際上,卻有可能是最不了解對方的人。所以,人生中,某些時刻,不得不放棄堅持。因此,現在我所能做的,就是停止思考,只是看著她微笑地對那不過是西沉的太陽賦予意義。等待她去世。希望她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死去。」
shadow
7 months ago
「你不是我悲傷的來源」-電影《親愛的童伴》
多少孩子認為自己是父母人生的阻礙
最熟悉的陌生人
知道對方的小習慣 下一句要說的話
對人事物的看法
之間卻又橫越巨大鴻溝
不同時代 不同經歷 不同靈魂
相處的最終是等待 一切的結束
也許要如此的改變 才能繼續下一階段的人生
shadow
6 months ago
「這本小說集,涵蓋了殘障和病理化、保守和進步、民族、理念和宗教等問題,描繪了在大都市的公共空間裡允許和排除酷兒存在的酷兒地理學。」
「他們各自不跟隨懷孕——生育——養育軌跡的性實踐,以脫離『正常性愛』的生活方式為由,在家長式社會中被強烈制裁和病理化。在和異性戀霸權緊密相連的醫學論述中,女性受到崇拜或同性戀男性受到蔑視的經歷,實際上是並存的。」
shadow
6 months ago
即使涵括這麼多元素 仍緊扣主題
跟著主角在各個大城市一起體驗人生
人物間相互映照 看似南轅北轍
卻尋著一樣的脈絡
走上不容於社會的艱困道路
要到什麼時候 身體的自主權才完全屬於自己
還有很長一段路
shadow
6 months ago
「這些過剩的感傷語言,傳達了在社會上很難被賦予意義的關係所爆發出的親密性。在社會被視為正常的生命週期中,未能融入的關係只能是暫時的,最終只能留下悲傷嗎?
shadow
6 months ago
家人 朋友 伴侶
能夠被定義的關係才有存在的空間
友達以上 非伴侶 無血緣關係
在法律層面沒有任何保障
也無法被其他人 甚至被自己理解
個體的連結在社會的巨輪裡
試圖找尋可以安放的位置
shadow
6 months ago
「母親對婚姻的執著和對『我』的攻擊性、身體和語氣中滲透出的特有潑辣感,實際上是過去金融危機和不負責任的父親等共同創作出的產物。」
shadow
6 months ago
因為一再打破底線 養成對方的恃寵而驕
像是在檢討被害者
卻也只能導出這樣的結論

若一再退讓 終究會退無可退
相處是動態的過程
期待有什麼樣的互動 要付出相對應的行為
拉起界線 才有機會建立一段健康的關係
shadow
4 months ago
《柳林風聲》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著/肯尼斯•葛拉罕 Kenneth Grahame
改寫/郭漁
繪/Dinner Illustration
三采文化
文學小說/世界名著
2022/12/30
https://images.plurk.com/6uGcpqFg71h0pZmkLou9QE.jpg
shadow
4 months ago
推薦序
「這說明了人們心中的兩股矛盾卻並存的需求——追求穩定與渴望變動,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這兩者間尋求平衡。老調重談的日子過久了,也期待來點新鮮事;而每天的生活若高度變動,也叫人吃不消。」

第一份工作辭掉後深有同感
從坐辦公室的行政工作
轉化成到各地出活動 產出各種企劃文案
身體和腦袋都停不下來的模式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
我都會被劃分為追求安定的一份子
只有自己知道 底下流竄的血液有多強的衝勁
shadow
4 months ago
能維持外在的平靜 源於腦中不斷運轉的思緒
工作上的變動太多不可控
一次只能應付一種變因
繞了一圈仍回到熟悉的文書
這次是出於衡量下的選擇
配合正在投入 期許有朝一日能賺錢的副業
一個能維生的工具 保持生活的穩定
剩餘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真正熱情所在

固定工時擁有可掌控性
無法預測帶來高度變動
兩個極端互有消長 滿足一體兩面的靈魂 如同心電圖的高低起伏 目前的人生也強勁地跳動著
shadow
4 months ago
「他也清楚看到,儘管他的家狹小又平凡簡樸,對自己來說卻很重要。他又想起之前離家的全新生活,他不會放棄繼續探索新的事物,但也絕不忘記自己的家,因為這是出發的起點,也是返回的終點。萬事萬物,有始有終,生活是如此的踏實。」
shadow
4 months ago
這或許是知道自己不會久居國外的論點
飲食是很大的問題
每次到國外總是沒幾天就開始找手搖
自製熱湯和燙青菜
但最核心的還是建立關係的困難
自己生長的土地
遇到能夠相知相惜的知己
已耗盡所有能量
在陌生的地方從零開始
這輩子應該辦不到
根已經札得太深 是羈絆也是阻礙 仍是自己的選擇 兜兜圈圈後 總會回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shadow
4 months ago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著/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譯/張美惠
插畫/Dinner illustration
發行所/三采文化
心理勵志/人際關係
2022/1/26
https://images.plurk.com/5Dsj9I5zxlIG8lpn1XPv7D.jpg
shadow
4 months ago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能找到如心理師一樣的人與你聊聊,讓你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增進對自己的理解,並因此更有力量做出新的選擇,那你真的不用來找心理師。』」

每次討論前的抒發一次比一次久
卻必不能少
有輸出有共鳴也有觀點的碰撞
並非一味的認同
shadow
4 months ago
真誠給出自己的內心
對方也回以珍惜的反饋
把破碎的自己一片一片拾起
以正向的情緒價值和誠摯的分析建議
將生活的裂縫填補
得以張開眼 繼續面對下一個天明

何其有幸擁有這樣的關係
累積的對話是穩固的基礎
價值觀越辯越明
在過程形塑如今的自我
謝謝一起經歷長期穩定深刻對話的每個你
shadow
4 months ago

「…他並非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建議,然後又因做不到而挫敗無力。而是,他可以透過主動參與,為自己做些什麼。這正是心理諮商重視的——當事人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也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
面對自身缺失 承認並試圖做出不同的行為
是多麼艱困的事
只有當事者體悟 主導自己的人生
靠自身雙腳踏實走出每一步
一切才有步上正軌的可能
shadow
6 days ago
「『…我認為你可能對你自己不坦誠。為什麼你一再落入難堪的狀況,最後總讓自己覺得很蠢,讓別人占優勢,讓你再一次感覺像回到小時候那個可憐弱小的自己?純粹是因為運氣太差,或者過程中你以某種方式和對方共謀了這件事?』」
「…『我所謂的『共謀』是指你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來造成自己的不快樂。這就是在玩心理遊戲:輸家才是贏家。』」
shadow
6 days ago
只要維持在原本的人設
做再多錯事也可以說服自己生來如此
相反的一再跳入火坑解救眾人
也是另類的不坦誠
犧牲奉獻 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形象
是本能驅使 抑或渴望成為關注的焦點
看似沒有別條路可以走
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shadow
6 days ago
借用吸引力法則套用在這個狀況
散發弱小無助的氛圍
或是可靠值得依賴的氣場
總會招致佔便宜的人或是費心勞力的事
能量匯聚不斷累積放大
忘了自己一直都有選擇
或是刻意走上對自己有利的路
卻將附帶傷害推給他者
堅持自身無辜的觀點
同樣的事會不斷上演
只有自己能打破時間的迴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