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數據做出決策是我作為工程師的專業, 但有太多事物都必須參雜主觀的見解甚至是先驗的判斷
政治尤是如此, 不同的成長背景, 教育體制, 訊息管道會極大程度地影響一個人的判斷, 關於政治的討論如此艱難也是因為認知基礎的不同
如果說要討論半導體製程電子學是最基本的知識要求, 最好還要佐以電路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積體電路設計; 那麼要討論政治我們所需要的是什麼?
2019年香港逃犯條例施行後爆發了反送中運動, 激烈的警民衝突畫面不斷地透過網路傳送給全世界, 甚至出現了白衣黑幫衝進地鐵無差別攻擊路人卻遲遲等不到警方到場處理的荒唐事
關於事件的討論族繁不及備載, 但我深刻記得自己當時提出的三個疑問: 已知示威必將導致暴力衝突, 為什麼人們還願意毫無防備地上街? 如果我是香港人, 我有沒有那個勇氣直面中共魁儡? 身處兩岸三地的台灣, 我們能夠做到什麼?
第一個問題我始終沒有答案, 我沒有辦法設身處地站在香港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在我的想像當中隨時都會有坦克車開進廣場鎮壓), 真心敬佩他們嘗試使用和平手段表達意見的決心
第二個問題, 如同上述問題我很難去設身處地思考. 換個問題, 如果今天中共開啟了第一槍進攻台灣, 我絕對是願意放下手邊的生活接受國家徵召去戰場的人(逃跑什麼的不可能的)
第三個問題, 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台灣政府會趁這個機會放寬港人來台的限制, 修正難民法提供完整的配套措施, 展現我國反對中共暴政的決心.
事情的發展跟我所想像的差異甚大, 時至今日台灣仍舊沒有難民法, 在現在的兩岸形勢下我相信也沒有黨團敢冒著被抹紅的風險再去提修正難民法.
回過頭來再說政治, 透過以上的過程我得到的結論其實挺膚淺的: 面對他國政事外人無從置喙, 但我們都有權利與義務去決定我們所想要生活.
生活在台灣的所有人都有這個資格去談論我們所想要的生活, 但我真正不齒的是那些滿嘴仁義道德卻竭盡全力謀求個人利益的人們
也正是從難民法為契機開始了我去關注台灣政治的運作模式, 當認真去關心之後才改變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從原本支持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支持者轉變為追求實質政績的人.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 在完全執政的當下沒有民進黨過不了的法案, 只有民進黨不想過的法案.
難民法,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礦業法, 揭弊者保護法, 空屋稅這些攸關台灣內政外交的重要法律一定要到選舉前才有進展, 有太多的手段可以阻止少數黨在國會當中的影響力
台灣的政治現狀是我心中相對優化的狀況, 讓國會實踐應有的監督職責與立法功能
說實在的, 台灣總共113席立法委員我認識的人不到一半, 被列入本次罷免名單的人大多數都是我沒聽過的名字, 因此我也沒有辦法就個人的言行去判斷
單就整體政治運作而言, 我絕對不支持為了反共這面大旗而罷免不同立場的立委; 歷史一再地向我們證明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 我不想再看到空轉的國會與徒有信念與口號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