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
7 months ago

【參考資料集中】
堆放一些開企以來在友限放過的資料
內容很雜,可消音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67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昆士蘭警察博物館Queensland Police Museum
位在警察局總部裡面,免費入場
可以看到澳洲警察150年來的歷史縮影,當時在看Google map發現有這個地方馬上衝過去取材
一進去先強調感謝警犬和警馬的貢獻,好可愛
https://images.plurk.com/5MP9s4LK4czaqvOuUyTEob.jpg https://images.plurk.com/13sDIeEnxP0b6Xh87OfS6Y.jpg https://images.plurk.com/tlJQetQ4VvdcgH9ueceMQ.jpg
女警制服(1960~2015兩款)
https://images.plurk.com/1ewSzyWmNsBXRUr9aCnSxf.jpg https://images.plurk.com/7p30ub2h7QFzlE6EZKe4bZ.jpg
Juan
7 months ago
戰爭時期警察擔任維安、發配物資的重要角色,有時也必須配戴防毒面具,並且有可能要負責監管整肅匪諜,戰後負責重建社會秩序;第三張是騎警的帽子,第四張是古早時期的賭博機器(應該是歷史久遠的證物
https://images.plurk.com/6D61vfex7fh9eLnrVQEdk5.jpg https://images.plurk.com/5TuaaMeQFRrwMuKoLpZ2su.jpg https://images.plurk.com/URfkvvIKFfPEdHSXv2Eom.jpg https://images.plurk.com/5Vm5VuW8Q4e7hIzt7L4xaU.jpg
最好拍的角落,警用機車和腳踏車
https://images.plurk.com/Ye4hX9EDPuyk5XM6RgJEk.jpg https://images.plurk.com/6FFe6NazN25AtUnscUbAWV.jpg https://images.plurk.com/6mEpUpk3WhQMfuw0YJ8Xyf.jpg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很有意思的是一百多年前的警察局模樣
駐紮在偏遠地區很有西部拓荒氣息(美國跟澳洲都地大,澳洲又更地廣人稀+晚發展
https://images.plurk.com/5IxrRfg37eX6Byzf5LKgmK.jpg https://images.plurk.com/5D1nkmHaW6KKRRhyzMwn6o.jpg
196~70年代曾經有過美觀而不實用的女警套裝,那個皮包很有質感欸帽子也好好看
https://images.plurk.com/1ihbfMcOrQXNxTMJdoaTug.jpg https://images.plurk.com/3qdj2u9dIx4yKx7cybf8lE.jpg
這麼大台的相機在抓超速好好笑(沒有
https://images.plurk.com/3wLOwvuvoXYVMVgYTbi7Hg.jpg
立即下載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再來是汪汪隊立大功的部分
兇手養的狗勾「彼得」成為沉默的證人!
儘管兇手試圖逃亡,警方把他那病逝的狗勾做成標本後拿給他看,他第一時間的反應仍然騙不了人,也成了定罪的關鍵證據
https://images.plurk.com/nBu34ASmsXV8A63deYvo2.jpg https://images.plurk.com/4lmlmEv2Ben5q5UPDEPBHh.jpg
英勇的警犬「宙斯」與他早逝的警員夥伴,在警員倒下的時候牠有多悲傷啊!
https://images.plurk.com/3Y2zrkKGaWDXrS07uyjms5.jpg https://images.plurk.com/4p8ABEWSuepMpDG3gTATs8.jpg
Juan
7 months ago
一些徽章、臂章、警階章
https://images.plurk.com/1kyxmshPMMQeuTsVo9bShw.jpg https://images.plurk.com/6qypYwP14ObVlFtvJpQTOg.jpg https://images.plurk.com/2qKJYRR0xakniU0R1TymAV.jpg
還有AR擴增實境可以結合真實的兇殺案讓觀眾嘗試破案,杜魯克斯市警局會不會哪天也推出這種教育宣導活動呢!
https://images.plurk.com/1NVyrU3420fvUnH4CAC9OX.jpg https://images.plurk.com/2srAE23CY5UhF7GoX2LGZf.jpg https://images.plurk.com/4Q3DvR2E7NpdXT3tMamEk7.jpg https://images.plurk.com/6Ad3LRJ5uef3aEj9ynbUCp.jpg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QflDIcwNQWfak9L7Bulsq.jpg
The Blue Chequered Tartan(藍色方格呢紋)
1931 年,格拉斯哥市警察局(City of Glasgow Police)開始使用這種方格帽帶。當時,剛被任命為首席警官(Chief Constable)的 P.J. Sillitoe 隨即推動這項變革,目的是讓警員在黑暗中能更容易被識別,也更方便公眾辨認警察的身份。
這種藍白相間的「Sillitoe Tartan」(西利托方格呢紋)隨後成為全球許多警察機構的標誌性元素,特別是在英聯邦國家,如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的警察制服上,都可以看到這個方格設計。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vTPm3amQxJH8bkUGIpuzy.jpg These Eyes of 'Blue'這雙藍色的眼睛(由退休警官 Brad Hafner 於 1997 年創作)

這雙眼睛見證了一個家庭因紛爭而破碎的創傷,
這雙眼睛見過當一個人奪去另一個人的生命後的屠殺現場。

這雙眼睛曾看見失落而孤單的孩子流下的淚水,
也曾見過一群暴徒走向瘋狂時展現的仇恨與憤怒。

這雙眼睛曾看見,當失蹤的親人被尋回時的喜悅,
也曾見過當惡徒被繩之以法後,受害者滿懷感激的神情。

這雙眼睛曾見證公眾對失職警察的譴責,
也曾目睹不信任如何蔓延,讓無辜的警員們付出代價。

這雙眼睛曾看見,在並肩對抗犯罪的過程中,
由時間與夥伴間的信任所鍛造出的友誼, 以及彼此支持與信任的重量。
Juan
7 months ago
這雙眼睛曾見過,當新進警員宣誓入職時的驕傲,
還有身邊家人朋友的滿足與自豪,
看著他們人生的職業生涯正式開始。

但這雙眼睛也曾含淚見證,當戰友生命驟然終結,
看到他們的家人因失去摯愛而崩潰,
得知這個消息時心碎不已。

這雙眼睛曾看見,一個破碎的孩子靜靜站在戰友的墓前,也曾看見這位戰友的家人如何艱難地支撐下去,
為了曾經無私奉獻的服務感到驕傲。

上帝的眼睛,始終注視著那些倒下的警察,
以及那些被留下來繼續堅守崗位的人,
因此我們在警察紀念日齊聚一堂, 向他們致敬。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紐約叢林生存法則」,2016的諷刺漫畫,可以當成杜魯克斯日常的參考https://images.plurk.com/7y54cJpXotf2lBcd2lZOvV.jpg
警察在擺路障的原因:抗議/遊行/抗議遊行/反對抗議遊行的抗議
https://images.plurk.com/1imHGWSG4Mx2b9RyWIINxo.jpg https://images.plurk.com/5fo5eldLu36nxZmmfoa8te.jpg https://images.plurk.com/66N6KyGepdAbqcRtTEJxQ.jpg https://images.plurk.com/5iZIUBrscY9tumg7B6pqur.jpg https://images.plurk.com/6uteIrElAvrZpJfi02v8F4.jpg https://images.plurk.com/67WDVFPqHTGQ1BODZSTLiW.jpg https://images.plurk.com/22fsBZDBERXcooyMYHhgRg.jpg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rINhqL5zYTrroprdpEXnY.jpg https://images.plurk.com/ttsHMUsNMSURIsLbhtrWr.jpg https://images.plurk.com/5mcd1o9peyk5p9RAB02F3Y.jpg https://images.plurk.com/71yLpE5BEnBltlSP12JeLE.jpg
地上有大樓的地下室入口門板、街上滿滿的餐車攤車、小心垃圾龍捲風、刺破耳膜的高分貝喇叭聲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7SWvxRImoVhTGQaFdGLMo.jpg 好想看警察被白目觀光客妨礙執勤
https://images.plurk.com/62Sy8CaCqlJHrBlcEImd7E.jpg https://images.plurk.com/2KHQjerOd4gU5GOz1rIU8f.jpg 即使有想要現場銷贓的小偷、不明的詭異臭味、凌晨六點施工的電鑽,儘管每天都有一堆狗屁倒灶的破事上演,這裡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城市
https://images.plurk.com/2HYEzvdnINU9yJSsIONaVL.jpg 我喜歡這個遺憾的浪漫,瞬間很像好萊塢電影或美劇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因為這次設定胡安是拉美裔的,所以企劃初期也找了一些拉美文學當參考:

烏拉圭作家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Eduardo Hughes Galeano(1940~2015)
被認為是「拉丁美洲左翼文學巨人」,最著名的作品是「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Las venas abiertas de América Latina》
但我主要想推薦的是這本「擁抱之書」

書評》所有的回憶,都是為了製造記憶:讀加萊亞諾《擁抱之書》 | Openbook閱讀誌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bi1TRnCKL2U4h7IJWhbX0.jpg
「那一夜,許多夢在排隊,希望自己被夢到。

但是,愛蓮娜沒有辦法夢到所有的夢。一個陌生的夢毛遂自薦:
『夢到我吧!我很適合妳。夢到我吧!妳會喜歡我的!』

又有一些從未夢過的新夢在排隊。愛蓮娜認出了那個愚蠢的夢,那個討厭的傢伙總是來回排隊。她也認出另一些滑稽或憂傷的夢,它們都是她在夜間飛行時常遇到的老朋友。」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mS2DA1cIBvJCtxnk1i3DD.jpg
「從天上回來後,他說,在天上他看到了芸芸眾生。他還說,我們是大海般無盡蔓延的星火。沒有兩簇星火是一模一樣的。」
「有些人的火焰平靜曖曖,風吹不動。有些人的火焰搖豔四射,火苗四濺於空氣中。」
「還有一些火焰熱情地燃燒,耀眼奪目,彷彿一靠近就會被點燃。」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inSOFJa12PJFtyosOzt0B.jpg
「只要戰敗者的嘴巴還未被封住,就不算完全被征服,於是,他們用一根永不腐爛的線縫合戰敗者的嘴唇。」
https://images.plurk.com/6tdrUkVPQ9FqEzVvwo5Gdq.jpg https://images.plurk.com/2uCEpPuKLd1R9RC05GYCUv.jpg
「當真相出現時,當人類說話的需求出現時,沒有人能阻止。如果口被封住了,就用手來說,用眼睛來說,用毛孔來說,或用身體的任何器官來說。」
「因為所有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話要告訴他人,一些值得被歌頌或請求原諒的話語。」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UOzoeF17l5pirA4ub8P1X.jpg https://images.plurk.com/1dxF2rNBBQXEnn2PD7OdDz.jpg
「小偷們發現箱子裡裝滿了信件,是老人漫長一生中所收到的情書,最後決定寄還。」
「一封封地寄還,一個星期寄一封。每個星期一的中午,老人都會坐在山坡上,望著道路,期待郵差的出現。」
「甚至連聖彼得都能聽到,他收到戀人纏綿情話時喜悅、瘋狂的心跳聲。」
Juan
7 months ago
卑微的人 Los nadies

跳蚤夢想買一隻狗,卑微的人夢想擺脫貧困,
希望在某個神奇的日子,好運如雨傾盆而下,
但好運昨天沒有下,今天也不會下,
明天也不會下,永遠都不會下。
無論卑微的人如何呼喚,
無論他們的左手發癢,
還是某天他們用右腳起床;
或是在步入新年時更換襯衫,
好運也不會如毛細雨般落下。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卑微的人們是,
卑微的人的後代,
他們清貧如洗。

卑微的人們是,
無處不處的,
沒有尊嚴的人,
窮困潦倒,
生不如死,
倒霉至極,
一再倒霉的人。
Juan
7 months ago
他們什麼都不是,儘管他們是人。
他們不說語言,而是方言。
他們不信宗教,而是迷信。
他們不創造藝術,而是手工勞作。
他們沒有文化,而是民俗。
他們不是人,而是勞動力。
他們沒有面容,而是胳膊。

他們沒有名字,而是編號。
他們不會被載入世界史,
而是出現在地方誌的奇聞軼事一欄。

卑微的人,比殺死他們的子彈還廉價。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Aj08sgFXq6yM1aCLP7cXM.jpg
「當愛情到達旅程的最深處,飛行的最高處,我們並不會覺得好笑。在最深處、最高點,撕開我們的哀叫與呻吟,發出痛苦的聲音,即使那是一種愉悅的痛苦。」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出生就是一種喜悅的疼痛。」
「破碎使我們結合,迷失讓我們找回自己,結束讓我們重新開始。渺小的死亡,他們如此稱之:如果能透過死亡讓我們重生,它必須很強大,很偉大。」

也就是說,愛很偉大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8spT9QKYtj4Nn3v3YZoWL.jpg
「曾祖父是快樂的,因為他失去了記憶。他的曾孫是快樂的,因為他還沒有任何記憶。」
「於是,我想,這就是完美的幸福啊!而我不要這種幸福。」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我個人為了將來有可能要玩黑海紀元二期所以讀的書
「來自海洋的冒險與神話」,作者是愛爾蘭文化史教授,是從博物學的角度在蒐集考據的

【書摘】《蛇妖、賽蓮、 漩渦:來自海洋的冒險與神話》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Juan
7 months ago
「想知道地球有多老,就去觀看遭到風吹雨打的大海。無邊無際的海洋此時變得灰濛一片,朵朵浪濤像是被風吹出皺紋的臉龐,大量白色泡沫宛如隨風飛舞的銀髮,一切都讓狂風裡的大海顯得老態龍鍾、黯淡無神、缺乏光芒,彷彿在光的誕生前便已存在。」波蘭裔英國作家 Joseph Conrad 《海之鏡》(The Mirror of the Sea)

「山川、大海、森林、風雨,這些全都是在存在許久之後才有人類出現,賦予他們名稱、猜測他們如何運作、給予他們意義。」

「思考海洋會迫使我們思考誕生、意識和時間等最早存在的東西,也會連帶迫使我們思考死亡、永恆與遺忘等最後來臨的事物。」
https://images.plurk.com/4agPs3D16Xe4JBVORofbRA.jpg https://images.plurk.com/6EXpEiuVpPi1f8ZXlWpPWD.jpg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MHcbGLG3bQGZJKOYoHHCn.jpg https://images.plurk.com/7J6zmyLKIWpxuA66Jya4QC.jpg
北歐神話,來自森林的巨人族絲卡蒂(Skadi)短暫與掌管了海洋、風暴、漁業、航海的尼約德(Njord)結為夫妻,但在兩人輪流住到對方的領地後,都感到痛苦不堪,絲卡蒂思念在雪山狩獵、尼約德想念鹹鹹的海風,因此他們很快就分開了。

這個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奧丁居然叫絲卡蒂看腳去選老公,尼約德應該有一雙美足吧,才會讓絲卡蒂以為是那個美男神(粗獷的海神也不錯啊!
另外,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向來強調海洋的重要與神聖性,因此絲卡蒂討厭大海算是個性比較怪異的表現。
Juan
7 months ago
無日之海/無光之海(The Sunless Sea)
源於英國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 詩作 《忽必烈汗》(Kubla Khan)

Where Alph, the sacred river, ran
Through 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
Down to a sunless sea.
無日之海像是一個連接神祕領域的入口,代表超越人類理解範圍的異界領域,也可被視為一種靈魂漂泊的終點,類似於冥界的黑水,象徵死亡或徘徊於生死之間的狀態。

搜尋後發現有一款英文文字冒險遊戲就叫這個名字,評價蠻好的,可惜不支援中文,有興趣可以玩玩看

Steam - SUNLESS SEA
Juan
7 months ago
很喜歡這本書收錄的不是單純的傳說故事文體(童話故事風格)
有一些是改寫自作家的著作(例如無日之海篇是改寫自阿根廷作家Jorge Luis Borges波赫士的第一人稱作品,他和一群詩人作家同好比賽誰能把無日之海的意象說的最有趣最新奇,喜提最後一名)

有一些是模擬的虛構文本,像這個水手臨終前的證詞背景是 Los pleitos colombinos「哥倫布訴訟」
指的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哥倫布的後裔與西班牙王室之間的一系列法律訴訟,主要圍繞哥倫布及其家族在新大陸的權利、特權與財產繼承問題
好喜歡那句「還是個有葡萄牙腔的傢伙!」地域歧視XDDDD
https://images.plurk.com/48azRKOMn3DtjsAA5MJEtH.jpg
Juan
7 months ago
這很耐人尋味,第一人稱視角,拜訪在駭人船難中倖存並寫下書的老人。這個老人時不時把「有沒有吃的」掛在嘴上,理由揭曉後也讓人完全能夠明白那場災難對他留下了多嚴重的心靈創傷
如果讀過梅爾維爾的白鯨記,看到結尾主角說自己是「以實瑪利•科爾」(Ishmael Cole)應該會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以實瑪利就是白鯨記裡的旁觀敘事者,這個是在模仿和致敬電影「白鯨傳奇:怒海之心」的開頭,梅爾維爾去拜訪船難唯一倖存的水手

https://images.plurk.com/2DjX1ghQfXhlLd9NeRhAtm.jpg https://images.plurk.com/1NrE1dofTdIH0njSow4I5V.jpg https://images.plurk.com/rj3GdxmzWBRSN4Q20gs0v.jpg https://images.plurk.com/2YQRdYZDIPs2HsUcTAl7an.jpg https://images.plurk.com/52ciHj7Q5nTmYhEZ5AtsLW.jpg
Juan
7 months ago
Ishmael來自《聖經·創世紀》,是被亞伯拉罕放逐的長子,象徵漂泊者、局外人、命運的觀察者。
Juan
7 months ago
如果是對各種傳說和文學感興趣的人滿推薦的!他的每個故事都會有反思的篇幅去解說考據和補充說明,很適合延伸閱讀研究
我很喜歡作者的文筆,很流暢、有點詩意,還對神話裡的角色有溫柔的同理心,例如講到愛斯基摩神話中的海洋女神塞德娜Sedna時,有提到2003年天文學家發現海王星旁的小行星時,決定以這個在深海守護人們的女神為名以此感念她,但作者的結語說:別忘了在另一個世界裡,塞德娜沒有躺在冰冷的海底,而是夜裡坐在村裡的營火旁,單身未嫁、無憂無慮,聆聽四季的變化。(神話裡的她被迫出嫁,引發一連串悲劇)

但如果是衝著書名的蛇妖和賽蓮買的,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對於海中奇幻生物的著墨不算太多,不是那種詳盡解說奇幻生物種類的圖鑑(?)或幻想事典,重點是各種故事背後的文化意義和一些科學根據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1920年代Paro相關:

除了最知名的「大亨小傳」,費茲傑羅還有另一部也是1920年代背景的小說、同時也是他生前最後完成的長篇作品「夜色溫柔/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

咆哮年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國女星之一是克拉拉•鮑Clara Bow
去年泰勒絲也有一首關於她的歌

Taylor Swift - Clara Bow (Official Lyric Video)Taylor Swift - Clara Bow 克拉拉.鮑 - 中文歌詞-pch的翻譯部落格|痞客邦
Juan
7 months ago
You look like Clara Bow in this light
Remarkable
All your life, did you know
You'd be picked like a rose

在這樣的燈光下,你看起來像克拉拉·鮑
真是不可思議
你這輩子可曾想過
自己會是玫瑰叢中脫穎而出的那朵?
Juan
7 months ago
I'm not trying to exaggerate
But I think I might die if it happened
Die if it happened to me
No one in my small town thought
I'd see the lights of Manhattan

我不是想誇大
但如果美夢成真,我可能會激動得死去
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受不了
我故鄉小鎮裡從沒有人想過
我竟能看到曼哈頓的絢爛燈火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This town is fake but
You're the real thing
Breath of fresh air through smoke rings
Take the glory, give everything
Promise to be dazzling

這座城市虛偽得令人作嘔
但你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
如煙圈中的一縷清新空氣
奪取榮耀,奉獻一切
答應我,要璀璨奪目
Juan
7 months ago
就是很溫柔但又殘酷的歌
泰勒絲選了這個女明星當歌名讓一百年後的年輕人再次了解她的故事:
她出身卑微,憑美貌和才華成為風靡一時的電影偶像,但有聲電影時代又被媒體猛烈攻擊,最後黯淡退出,晚年在精神病院度過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警察大哥巡邏中」,2016
受到長野縣中央警察署委託繪製的漫畫
作者個人的偏好一覽無遺
少年啊,你是想當警察的男人,還是警察的男人?
https://images.plurk.com/6ealT2cp2tNxjto3Eak8LD.jpg https://images.plurk.com/10hFEN8NpjWT43vuKoBoZB.jpg https://images.plurk.com/56sYfy020Rcg8MrpcfszCq.jpg https://images.plurk.com/6fQHn8UtR5AdypBVAzh0bm.jpg https://images.plurk.com/4WUA3tLJbfyAg63jKu8vbY.jpg https://images.plurk.com/4iR4PclmhhWnwIxZ8ADrGe.jpg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 day in the life far from the Badge

分享一下設定是讓胡安看「在路上」,象徵著美國「垮掉的一代」的經典文學
(Beat Generation,或稱疲憊的一代、墮落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一群作家開啟的文學運動)
胡安一定是跳著看的,因為有很多意識流或很瑣碎的部分,但這部在美國應該是很經典的,他會勉強試著讀除了西瑞爾說想推薦他,有一部份也是好奇為甚麼這本書那麼受推崇吧,儘管他不是愛看書的小孩【書評】沒有什麼持續且永恆的結果,因為我們都還在路上: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方格子 vocus
Juan
7 months ago
「從敘事者的視角來看,可以得知在二戰之後的美國,年輕人對於國家的改變與戰後的思潮感到茫然。萬物興起之時,又好像有某些東西正在失落。總之就是一種混雜了希望與絕望的地方,讓人深受吸引又難以脫逃。」
「薩爾在公路之旅中遇到了許多人,有舊朋友,如狄恩,也有新朋友。但無論是舊朋友還是新朋友,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過著沒有明天的放浪生活。」
「人生中奉行的圭臬彷彿叫做「只有今天,沒有明天」。聽上去有種反叛的浪漫,不過事實上卻隱含著對社會的失望精神。畢竟對於所謂的「正常社會」來說,他們這群在路上的人都是被認定為沒有希望的一群。他們吸毒、偷車、犯罪,沈溺於縱情縱慾的生活,這樣的人無疑是不會被大眾接受的。所以他們展開漫長且沒有目的的旅程,試圖在美國各個地區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Juan
7 months ago
On the road 名言

「我醒來時,太陽正染紅天際;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清晰難忘的時刻,也是最奇異的一刻,我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誰——我身處遙遠的異地,因旅行而疲憊不堪,被某種說不清的感覺糾纏著,躺在一家從未見過的廉價旅館房間裡。窗外傳來蒸汽的嘶嘶聲,旅館老舊的木地板發出嘎吱聲,樓上有腳步聲響起,四周瀰漫著悲涼的聲音。我望著開裂的高高天花板,整整有十五秒鐘,我真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並不害怕;只是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陌生人,而我整個人生都像是一場幽魂般的旅程,一個鬼魂的生命。」
I wasn’t scared; I was just somebody else, some stranger, and my whole life was a haunted life, the life of a ghost.
Juan
7 months ago
「我喜歡太多事物,總是感到困惑不已,奔跑在一顆隕落的星星與另一顆之間,直到精疲力竭。這就是夜晚,它帶來的影響。我無法給任何人任何東西,除了我自己的混亂。」
"I like too many things and get all confused and hung-up running from one falling star to another till I drop. This is the night, what it does to you. I had nothing to offer anybody except my own confusion."
Juan
7 months ago
「我過得很愉快,整個世界在我面前敞開,因為我沒有夢想。」
I was having a wonderful time and the whole world opened up before me because I had no dreams.
Juan
7 months ago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感覺快要哭了,該死的,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想要你為自己的行為,甚至為你的存在,給出一個解釋。」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I felt like crying, Goddammit everybody in the world wants an explanation for your acts and for your very being.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美國短篇小說家 Raymond Carver(1938~1988)

作品以極簡凝練聞名,被稱作繼海明威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作家,是村上春樹的啟蒙導師
「故事的角色都是一些人生失敗組。卡佛寫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他筆下的人物都是這樣。他的角色有失業銷售員、女服務生、工廠工人等,他們的居所再平凡不過,就只有臥室、客廳和前院,這些空間裡的家庭關係令人窒息,地方小到每個人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失敗人生。他們全都是孤家寡人、漂泊無依⋯⋯」

他筆下的人物,讓雅痞獲得了一些優越感:絕望藍領階級的編年史家——瑞蒙.卡佛 - 迷誠品
Juan
7 months ago
“It ought to make us feel ashamed when we talk like we know what we’r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好像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麼,這應該讓我們感到羞愧。」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1981)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頂峰高中校園槍擊案參考書單:

故事舞台是197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第一人稱敘事,主角是槍手最好的朋友「我們只有1 」Mark Childress. 我看的是一本假書嗎?… | by Walking Emi...
六歲男孩的第一人稱敘事,哥哥死在校園槍擊案後家庭逐漸崩解失控、最後再重新找到繼續下去的方法《被遺忘的孩子 Only Child》快樂不會消失,只會遺忘。-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原作是小說,電影由Tilda Swinton 飾演母親【影評】《凱文怎麼了?》:無人聞問的他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姊姊的守護者」作者作品那十九分鐘之外,的人生。——科倫拜校園事件改編小說《事發的十九分鐘》
Juan
7 months ago
「事發的十九分鐘」作者後記
https://images.plurk.com/6B8WUzDGBILrBiUapcv2GF.jpg

「比起非小說的寫作,我們比較容易在虛擬的故事中消化這些難題。我的意思是,沒有人會在翻開一本故事書時說:『嘿,我可以在最近出版的書中看到關於孩童性猥褻的內容嗎?』但是如果你拿起一本以這類議題為核心的小說,你會陷入書中角色的遭遇和故事情節,你會發現自己甚至不知不覺的正在解析這類議題。」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開頭致謝詞:
「那些數以萬計,有點與眾不同、有點害怕、有點不受歡迎的孩子:這本書是為你們寫的。」

作者後記:
「堅持到底。你會發現也有人跟你一樣;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終於融入;而且即使是那些酷學生、受歡迎的小孩,都會擔心有人發現他們的秘密,那就是:他們也像你一樣,害怕自己不能融入。」

雖然不太一樣,但我想到我以前在書店翻繪本的時候,特別喜歡日本作家吉竹伸介的作品
「逃離吧!腳就是用來跑的」
教小孩子遠離讓自己不開心的關係,也提醒大人不要失去離開的勇氣、不要忘記自己的雙腳可以走得更遠。逃離吧!腳就是用來跑的
Jua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UaLSrP0myYZlHTilTEiJb.jpg
「一定會有跟你志趣相投的人,可以陪你一起哈哈大笑,那個人一定也正在尋找你。」
「可能你無法馬上找到他也說不定。」
「不過,如果你放棄找尋,就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如果有人喜歡養成+文字劇情的遊戲方式,我真的要推薦一下這款青春敘曲(電腦版又名美國式家長)
手機購買大概一兩百塊,電腦版 steam也有,時空背景設定在90年代,所以沒有什麼智慧型手機,電腦還是厚厚重重的、學網路和電腦被認為是很有未來的一條路、街機和保齡球是最受歡迎的娛樂之一
是波蘭的遊戲工作室和中國式家長的團隊授權購買玩法去開發的獨立遊戲,我真的好喜歡裡面每一輪人生輪流出現的不同批好友角色故事Growing Up: Life of the ’90s - Apps on Google Play
之前玩的時候有發限時記錄感想(微劇透
https://images.plurk.com/530Y3tZpJ7BMhyMZzWAmBI.jpg https://images.plurk.com/4bLeySQ2RyNERfUg6ZhhPF.jpg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這些年來,他沒能走進誰的生活裡,也未曾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倒臥在自己的房間裡,身邊是一把破舊的吉他,還有寫滿詩歌的筆記。」
內森的故事真的有衝擊到我,雖然在選擇後(這遊戲不能在選項的時候存檔,選錯了就掰了)高中時期完全沒有看到內森出現我就有猜到情況不妙了……但看到結局還是很激動

除了男孩子也有各種女角,遊戲縮圖是亞歷克斯,一個中性的女孩,好強、好勝、喜歡各種遊戲和比賽,家裡是開嘉年華(移動式遊樂園?)的
亞裔的艾莉夏是個傲嬌大小姐,雙親重男輕女、只想把她養的漂漂亮亮早點嫁人,沒有要讓她接管家業或決定人生方向的意思
非裔的波比身形豐腴但歌喉極佳,有著百老匯的明星夢,你可以選擇支持她的夢想或是勸退她
還有很多很多,真的很推薦
Juan
7 months ago
/
Ju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北歐音樂

1994年成立於冰島的知名後搖滾樂團 - Sigur Rós 席格羅斯(勝利玫瑰),他們的作品特色在於能激發出聽眾腦海深處的無限想像力。使人仿佛身歷其境的優美旋律搭配了古典、實驗等元素,並透過抒情的和弦與有如親臨夢境般的氛圍音樂風格,搭配上主唱 Jónsi 那獨特飄渺的假聲嗓音,在作品中不停薰染出層次細膩且迷幻幽美的綿密情感。此外身為冰島的國家樂團代表,席格羅斯也致力於讓全世界看到家鄉冰島的種種風情,為近年來冰島富裕、崛起中的觀光與名氣貢獻了一份助力。

黑卡雜誌:勝利玫瑰《Sigur Rós》二十世紀末最幽美的絢麗極光
Sigur Rós - Varðeldur [Official Music Video]
Juan
7 months ago
「Varðeldur」在冰島語中意為營火、篝火
Sigur Rós 的音樂很少直接闡明詞義,他們常使用「Hopelandic(希望語)」,一種近似冰島語發音但沒有確切語義的虛構語言,使歌曲的情感更具開放性,讓聽者可以自由解讀。

這首曲子極度簡約,鋼琴的反覆音律加上 Jónsi 低沉而空靈的歌聲,彷彿在黑暗中尋找微光,給人一種既安詳又帶點疏離的感覺。它不像某些 Sigur Rós 的歌曲那麼激昂或情感飽滿,而更像是一種低聲呢喃,仿佛是夜裡的思緒,靜靜燃燒的回憶。
Juan
7 months ago
冰島作曲家
Ólafur Arnalds的曲子都好溫柔,這首還加入潺潺流水的感覺,彷彿往事隨記憶的潮水湧現,越發澎湃...Ólafur Arnalds - re:memberÓlafur Arnalds - saman (Official Video)
Juan
7 months ago
冰島電子樂,弦樂的部分很淒美但時不時閃現的電子音好像故障的設備又或是沒能好好傳遞出去的訊息…
只有兩段歌詞
The sun’s gone dim and the sky’s turned black
Cause i loved her and she didn’t love back

Johann Johannsson - Sun's Gone DimJóhann Jóhannsson - Sun's Gone Dim 好似是末日在即前的孤寂-捲'癡音樂...
Juan
7 months ago
「冰島作曲家擅長以電子+環境音+弦樂+鋼琴的組合,讓音樂營造出 回憶破碎、時間靜止、現實與過去交錯 的氛圍,特別適合創傷回憶、孤立、內心糾結與沉重的敘事氛圍。這可能與冰島本身的自然環境有關——那裡的廣闊荒野、極地氣候、低人口密度,似乎天然就適合創作這種 帶著寒意的情感音樂。」
Juan
7 months ago
Odi et Amo (Remastered)Jóhann Jóhannsson 另一首作品
是根據古羅馬詩人卡圖盧斯(Gaius Valerius Catullus)《歌集》第八十五首〈Odi et Amo〉所作,被翻譯成「我恨且我愛」或是「我怨恨,亦愛慕」
拉丁原文:
Odi et amo. Quare id faciam, fortasse requiris.
Nescio, sed fieri sentio et excrucior.

我恨,也愛。你或許會問,為何如此?
我不知道。但我感受到它發生,並因此受盡折磨。
Juan
7 months ago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