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can
7 months ago
#人生
剛剛想起我跟我兒子的老師說個一句話:「我不敏感,他很敏感。」
說實話,我時常對我兒子的敏感和(內心的)脆弱感到厭煩,我覺得是因為我不敏感。但是,我必須face the truth,一個不敏感的人不可能寫出某些東西,敏感還是不敏感只在於我們怎麼定義敏感。
我剛剛想了,我是不是很厭煩去照顧別人的感覺,尤其我對他在意的事根本無感?畢竟照顧別人的感覺真的很累啊!尤其那個人又不肯說,你還要幫他講,就不能自己講嗎?
latest #16
掰噗~
7 months ago
掰噗秀秀 (girlkiss)
tecscan
7 months ago
我轉念一想,一個四歲的小孩,真的俱備直接講出自己的感覺的能力嗎?尤其我驚覺我所謂的「直接」,可能是「精準」,大哭其實就很直接,但卻不是我要的,對自己過去的想法忽然細思恐極
tecscan
7 months ago
再來,我一向隨心所欲慣了,對我來說照顧別人的感覺就是件麻煩事,幸好我也不「敏感」。但是想想,如果你人生早期最長時間相處,也是你生命支柱的人「不在意」你的感覺,這怎麼看都是悲劇吧?
立即下載
tecscan
7 months ago
我很艱難地做出結論1. 我要在意他的感覺 2. 我必須要試著和他討論感覺,幫助他表達。
tecsc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過去我堅持「你要自己講」,因為我不想引導式探問,我覺得那樣太強勢(然而我還是很強氣),但是一個人格還在成形的階段,其實很需要引導,更不用說小孩的詞彙很有限,他們更多時候只會大哭而已
tecscan
7 months ago
前一陣子我看見某個親子網紅的臉書。回顧她的小孩會因為指甲油擦壞了崩潰,曾經每一兩個小時就會哭一次,我忽然釋懷了,啊,這就是一種特質,如果我覺得這個特質(在我看來)不討喜,那很有可能就是有相當的人不喜歡這個特質;但是,反過來,因為我的身分,我必須成為那個接納他的人,要不然他該怎麼辦呢?
tecscan
7 months ago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覺到,啊,所謂特質啊,生來就是那樣。我不小心燙到小孩,兩個小孩的反應截然不同,都是大哭,但是一個會哭著吐出來在確定放涼之前一口都不會碰,他可以等,一個是只要確定是愛吃的東西就會哭著努力吃下去,他要繼續。
tecscan
7 months ago
回頭看古人(?)的故事,不意外有些人被描述不討父母喜歡,這是真的有可能的,畢竟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可能不合,孩子生多了也不覺得自己每個都要這麼關注,如果不是這場變故,我覺得大公子會逐漸覺得自己是那個不為父母所喜的孩子吧
tecsc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h9BwrnzhNyoacpJNBr7Dl.jpg
當時拍下這張照片的我,恐怕想不到自己會有一天厭惡他的特質,當依賴我們的嬰兒,逐漸長成有自己個性的「人」時,真的是父母面臨挑戰的時刻。
tecscan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關於他的玻璃心,我和家人討論過,會被所有人討論,恐怕是真的不討喜,我們更不能成為推開他的那個人。
女兒剛滿4歲,不管感受或是在幼兒園、奶奶家日常發生的事,也要變換好幾種問法,才能逐漸把拼圖拼上,真的滿考驗家長的耐性和應變能力⋯⋯
tecscan
7 months ago
ytan27: 所以是我的要求不合理啊,而且我很急性子,他又更可憐了
我自己是高敏,有點忘了自己的玻璃心指數,但學齡前也是超完美主義,勞作做不好寧可不上學也要回家重做(阿嬤表示無奈)⋯⋯看到你的分享,真覺得自己以前真不肖(掩面)
tecscan: 有意識到並願意改都是好事!我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也是如此,但他醒悟比較晚,改變的時間也很長(15年左右?),導致我都三十好幾,彼此還是會有一些心結
你這麼早就察覺到並且願意調整,真的不容易我爸也是性子急的類型哈哈哈
tecscan
7 months ago
ytan27: 我轉換成且看且走的心態,這對急性子真的是挑戰,幸好還來得及。其實,要不是他大病一場,我的生活重心轉換心態也轉換,我恐怕會錯過這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