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這次的五代擴調整有很大的收穫
下次有機會再來挑戰看看全乾鉭的配置來逼出細節
說真的
電容器的漏電流大小影響了絕大多數主動元件的工作狀態
尤其是需要取樣、解碼的CODEC
穩壓、退耦就很吃重
這也是為何大多是零件選用都簡單抓兩倍以上的耐壓,這跟絕緣材質有關
其次才是所謂的ESR,對應頻率的等效阻抗
這一塊,鉭電可以說是電容器的佼佼者
沒有什麼電容器在固定容質前提下,能比它還要”全面”
不是只有特定區間阻抗特別低而已
是需要一路上到幾百K甚至1MHz的阻抗要能平緩、平順且符合需求的“阻值”
而等效阻抗與漏電流之間 是有一個乘積,阻抗低那漏電流就不會低,反之漏電流夠低則阻抗也沒辦繼續往下降 這取決於製程與材質 也是這次拿近代較新的鉭電,Low ESR但漏電流是普通鉭電的2倍、特化低漏電流的鉭電的4~6倍 跟古典乾鉭、軍規濕鉭來混搭 只要處理的妥當,僅靠Low ESR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