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7I6GouHtxGx3p8K8f9Omf8.png

#百合 在看:《愛上無名的妳》

《愛上無名的妳》這個譯名保留了「無名」這個意象,以更直白的方式道出故事要旨,譯得比較保守,但也不壞。然而,原名「Call Me by No Name」裡的「Call Me」始終是不可忽略的——「無法呼喚」正是故事的最重要主題。

故事裡因沒有名字而無法呼喚的,是琴葉被母親性侵犯的過去。2025年播出的電視劇版本剛好迎來日本修法,琴葉更名的情節於是成為反抗的象徵,某程度上圓滿了「名字」這一譬喻(不過需要補充的是,我還沒有讀斜線堂有紀的原著小說,所以這裡的「圓滿」並無為原作與電視劇分高低之意)。
但我總是想起故事前半段裡,關於世次愛的那段過去。伸手救助車禍傷者的愛,隨後招來媒體猛烈報導,引述「意見」稱她為「聖人君子」及「聖女」。蜂擁而至的視線與言語,讓原本一個無須被命名、分類的舉動成了「虛假」——至少愛本人如此認為。

「什麼很虛假?」「一切。」
琴葉的無法呼喚,是基於她所承受的,在法律裡沒有名字得以言說。愛的無法呼喚,是基於她所承受的,在世俗裡有太多名字。如此聖名,怎可能不樂意接受?

但愛就是無法承受。因此她拒絕友人所伸出的手。
https://images.plurk.com/eurkoz0phsfOg8uESQ5S6.png

《愛上無名的妳》是一個關於「之後」的故事。劫難之後、末日之後,事情發生以後。人們總是注視事情發生當下的經過,但事情發生以後的人們,該如何自處?事情該如何被述說?

《愛上無名的妳》裡二人的互動,始於《一千零一夜》,以琴葉自稱山魯佐德為開端。山魯佐德的比喻象徵琴葉想要述說故事的慾望——脫去夜伽之名以後,琴葉就能述說自己的經歷了嗎?就法庭紀錄而言或許如此。

然而抽離、第三身的法庭紀錄,並非琴葉真正想要述說的故事。因此才有「猜名」的賭注,渴望這次能藉他人之言語,真正地讓自己的故事被述說。而世次愛做到了。
立即下載
「無名」的除了是過去,也在於關係。故事被述說以後,琴葉本以為過去再一次被確認,就等於愛戀與關係的傷害也只能再一次被廢棄,歸於「如同宿命」的虛無。但將廢棄物化成結婚指環、定情信物的世次愛,終於讓琴葉擺脫「無名」的咀咒,終於能夠為關係與愛冠上名份,得以重生。

垃圾、廢棄物,正正是「之後」的最貼切象徵。垃圾本是有用、有意義之物,直到某天被視為不需要、無用,才成了廢物。棲身垃圾堆的琴葉,被愛拾起,在對方的眼目裡萌生愛戀。愛最後反之以垃圾許下約定,讓不被需要的,再次被需要。
https://images.plurk.com/3OZZH46zCvBuRDXMXGjbBB.png

所以,為何愛想要許下的是婚約,而非戀人的關係?並非因為愛戀之後,就必須接續婚姻這種線性式思維;縱然也可能是因為性罪行在日本已經修法,但婚姻仍是法律議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婚約讓兩人的愛不再「無名」。

以婚盟起誓,愛你一生,不論世人目光,直到永遠。

就此,愛終於有了名字,而名字由二人自己創造、自己定義,自己賦予意義。

以無名呼喚你,因不需要他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