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雜談]

#媽佛 #日本恐怖
#怪談 #新書講座

請各位隨意擴散&分享
https://images.plurk.com/6NfKoZjomg0texgIiWiiqc.jpg https://images.plurk.com/1KmRVRmGLMHYDkTDe6KXlu.jpg

-新書講座個人心得&部份內容分享
-目前有宣傳《日本恐怖實話:怪談拆解》的創作平台
latest #18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新書講座個人心得&部份分享

《日本恐怖實話:怪談拆解》的新書講座於4/18(五)已經在高雄三餘書店的活動中正式畫下句點,這裡要再次與所有願意來參與活動以及支持的讀者們說聲感謝,畢竟活動多半是辦在小周末、也是一周工作結束之後精神介於緊張與放鬆的「境界」(?),大家居然願意撥冗時間來參加怪談會。

不過也有些讀者礙於地緣和個人排程的關係無法參與,為了感謝大家對於日本怪談的喜愛和支持,這裡就用文字化些許講座中提到的部份內容。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是收集怪談?亦或創作怪談?

這是《日本恐怖實話》第一集剛出版時多少會遇到來自讀者的問題,畢竟有些人物描寫較為生動,有時候反而會有種不真實感。當時在PTT上多少也會有這種質疑的推噓文,因此我個人覺得需要針對這點做回答。

首先我認為自己並沒有創作的天賦,實在想不出什麼可以讓所有人都覺得恐怖的故事橋段...當然,這是我實際練習創作後所得出的結論,也因此早在日本留學時期得知有怪談師這個職業身份並與其交流知道有所謂「取材」的要素後,便嘗試著往這個方向邁進。

初衷當然是因為自己想聽怪談而已。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所以如果要說我是「創作者」,自己更偏向被稱作「紀錄者」。其實從1970年代日本靈異風潮的影響至今,絕大多數怪談的主流依然還是鬼怪幽靈,因為這類型依然能夠將大眾對於「未知」的情緒放到最大,也更輕易的傳達「恐懼」的概念。

只不過對於一些對怪談、鬼故事、奇妙體驗並沒有這麼相信的朋友來說,這些恐懼更像是上個世代為了娛樂和宗教勸誘而出現的人工產物。

紀錄故事,則是需要相當的取材、考察、彙整。

整體來說收集一則故事快的話幾分鐘,慢的話則至少要以年做單位(諸如我的"晴者",或是目前手中剛收集完未公開的故事),而取材和考察,則是日本怪談師為了將怪談帶來的恐懼和樂趣打破同溫層傳遞出去的手段之一,於是2010年後日本開始盛行了「実話怪談(じつわかいだん)」,而"實話/実話"這兩字也被我拿到了自己的系列之中。
立即下載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考察手法實際演示

活動中我拿了今年年初剛入手的一個小故事來做考察手法的示範。

今年1月中左右,我帶著日本群馬縣前橋市的市長團隊到台南市政府拜會,在五天的行程中有位男性的觀光課幹事兼市長秘書的S桑在對話中得知我個人在日本也從事怪談師活動後,便分享了一大堆他自己的奇妙體驗,接下來我們就講其中一則。

這則故事是他當時20來歲、大學生時期剛腦衝買了一台摩托車的故事。對愛好摩托車的人來說有一台自己的重機是不容辯駁的夢想之一,所以他新車入手的瞬間便開始規劃要騎車環島日本。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機車環島日本?乍聽之下似乎是沒有問題,但在將近20年前智慧型手機還沒正式問世、網路情報尚未這麼發達的時代,機車環島對於大學生來說是有相當的難度,尤其如何去北海道、四國、九州和沖繩更是一大問題,於是在他折衷之下便將日本全國改成本州島環島。

他首先從北陸地區一路駛向本州島最西邊的山口縣下關市,接著沿著南邊日本海側公道往關東地區進發。

為了把經費做有效利用,原則上金錢的使用以必要性來說會是「油耗→食費→沐浴→旅宿」,尤其是旅宿這個部份S桑更是襯底打算0元走到底,也就是只要能不花錢睡覺的地方就行,於是他那一整段環島記憶是什麼地方都睡過,像是廢棄神社、公園、廢棄汽車旅館、露營區...etc.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事情發生在他騎車到了和歌山縣和歌山市後,放棄往南端日本海方向騎乘,主要是打算換個口味跑跑山線,遂沿著國道24號打算橫切和歌山縣北端和奈良縣南端進入三重縣。就在他進入到三重縣的小城市區不久,他判斷又要準備進山路,為了有充足的精神騎車便決定入山前郊區的露營區湖畔過夜。

當晚,他睡夢中依稀聽到身邊傳來了不少小朋友的嬉笑聲和奔跑聲,不久這些小朋友似乎發現正在睡覺的S桑,於是便將S桑圍了起來此起彼落地說道:

「要不要來玩?」

「來玩嘛~」

「來玩鬼抓人」

不知為何,S桑認為"在夢中"陪著這些孩子們玩也無所謂,遂起身準備追著這些孩子們而去。只不過他起身後發現,在這短短的幾秒鐘這些孩子的身影便不知何時已出現在前方相當遠的距離,於是他追了一段路後發現這樣不行,只好回頭跨上摩托車向著那些孩子的聲音追去。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當他終於追到時,發現孩子們早已聚集在一尊地藏像前嘻笑追逐著,看到S桑騎車來時大家都停下動作看著他,這一幕總算讓夢中的他發現不太對勁,於是心裡一驚後眼睛猛然睜開,發現自己只是在做夢。

「呼...還好只是夢...」

這個念頭剛浮在腦中不到三秒,他馬上注意到自己不知何時是呈跨坐在機車上的姿勢,而出現在眼前的則是剛剛夢裡的那一尊地藏像。

除此之外,那尊地藏像旁邊圍繞著許多小地藏。

「雖然當下覺得恐懼的心情居多,但不知道為何卻有點難過。」

S桑這麼說道。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如果只聽故事其實可以歸類在個人的不可思議體驗,與"鬼怪"兩個字牽扯上不上邊、要不要相信他的故事都取決於聽眾如何想。

不過作為一個怪談師,當然可以的話還是秉持著以"真實"兩個字為初衷,將S桑提供的資訊彙整後與他一起用Google街景回憶,最後我們還真的找到了以下的資訊。

https://images.plurk.com/7zplpLvzoT7ploqB0XnUT8.jpg https://images.plurk.com/1HeBL9ndK6Yoe4xux8jJ7Q.jpg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這些情報被找到後,哪怕是只透過文字,各位對於上述故事的可信度增加了多少,我想或多或少看待這則故事的心境都有變化吧!?

這就是個人認為目前日本的怪談師在把故事傳達給聽眾們時所需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不是像過往一樣隨意丟個「信者恆信」的標籤讓大家自己選擇,至少在對目前日本「怪談業界」來說,這種做法有漸漸消失的趨勢。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而另外一則考察示範則是下噗內容中關於KONAMI所製作的《沉默之丘f》裡出現的日式恐怖要素,大家可以當作延伸閱讀,這裡就不再贅述。

@fireandwind25 - [綜合噗] #怪談 #日本恐怖 #媽佛 #台日怪談會 #我與恰米的東京...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目前有宣傳《日本恐怖實話:怪談拆解》的創作平台

這裡再次彙整目前有參與宣傳《日本恐怖實話:怪談拆解》的網路平台和創作者的作品,若是還不太清楚書籍內容、正在考慮是否入手書籍的朋友,可以當作一種試閱的方式參考。

【靈互動】ft.直樹殿 來自"日本最純"鬼故事 青木原最深邃的怨靈故事 ‪@靈異錯別字ctiwugei‬
【兩則故事】日本版的創意私房?! @Miyokotour【兩則故事】導遊的鬼故事| 日本恐怖實話:怪談拆解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這次新書講座和簽書之中,有許多人/單位詢問要怎麼樣才能找到我。

因為我沒有很認真地在經營IG或者脆,噗浪的朋友也知道我主要活動區域還是以這裡和PTT居多。

考慮到有些新讀者們不清楚我有什麼網路平台可供追縱,這裡同步放上來相關連結,煩請噗友們幫忙若附近有朋友想知道更多日本怪談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就把這個噗乎在對方臉上:

Instagram
ナオキ(武川コウキ/台湾怪談家) (@naokimukawa0322) • Threads, Say m...
ナオキ(武川コウキ/台湾怪談家) (@fireandwind25) on X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其實那天聽到“日本元素”、“恐怖遊戲”的時候還以為直樹大大要講零系列。
武川直樹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yyahitw: 零系列講下去大家都不用回家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