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能發揮得這麼好以及吸引人的原因,主要應該還是因為題材本身就是一個經典且廣受喜愛的設定(雙生子、攝政王)。看到別人寫這樣的主題,我也是二話不說就投入進去。為此原本噗首還特地加了不上標不亂倫,否則感覺一不小心就會往那個方向去
在寫完開頭之後,也有點擔心自己會被前陣子才看得漫畫(帝王之器)影響,而寫出類似的劇情。畢竟在想起來自己曾經看過類似題材的漫畫之前,就已經下意識用了和漫畫類似的字眼。
最後的結局會是兩位皇子都能執政,除了刻意要 HE 之外,有一小部分也是為了和看過的漫畫做出區別。
覺得開頭還滿成功的。內容不會太長,一下就切中要點,然後還順利加入了雙生子兩個、龍椅一個對比的意象。
人稱的變化是個人小小的癖好,很喜歡人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會選擇不同的自稱這樣的設定。
最近幾次安價都能感覺到自己沒有什麼突破,大致上的做法和寫法都已經定型。不知道語氣和行文方法上是不是也出現了很明顯的個人味道,或是說明顯的缺點?這可能要我多年後自己重讀的時候才會發現了。
在作法已經定型的情況下,能著墨的地方就是故事本身了,劇情轉折或是異想天開的爆點等等,得寫出讓故事變得有趣或是耐人尋味的東西才能在安價河冷清的情況下吸引到旅人來參與。
好險,這一次的安價我成功找到了一些轉折點(感謝潛意識和靈感),不過應該全都在二皇子的行為和個性上哈哈。
比較困擾我的應該是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標點符號大概是我唯一會有意識在寫、使用的東西。
文言和白話的拿捏也有點不穩定。想寫得文言一點,但會用的詞彙就那些,用來用去都沒什麼變化;而且常常寫一寫人物的口吻就變得白話了,我還不知道怎麼改成文言口吻……
最後靈機一動去問了 gpt ,發現他幫我修改的文言口吻還真不錯,順暢、沒有刻意矯飾的痕跡。真是慚愧。
p.s. 最近看到有人說年輕一輩用來判斷是不是 AI 產的文字的方法是看文句中有沒有用到破折號……我超愛破折號耶!可惡,每篇安價都真真實實是我的文字、句子還有創意。
因為定位是短安價,所以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幫人物取名字,結果遇到要區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情況,一度還楞住了,心想:死了,要像上一篇一樣用 A 、 B 嗎?偏古風的味道所以應該要用甲、乙……?
過一陣子才想到,用大皇子和二皇子不就好了,他們是兄弟啊!
本來用第二人稱為主要視角會想避免「你」不在場的情況,因為理論上故事裡沒有「你」其他事物的存在就無法被認知。而且之前寫過幾次「你」不在場的情況,效果感覺都不是很好,還要特別注意場景的轉換,圓滑的過渡「你」不在場及「你」在場的段落。不過寫到最後還是無可避免,也就算了,哈哈哈。
這一次倒是讓我認真開始思考以第二人稱為主要視角的必要性,以及與第一人稱為主要視角的差別。本來以為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會讓讀者比較容易有代入感、臨場感,但現在感覺影響不大,要有臨場感還是要看敘事描述的功力。
而選擇第二人稱不選第一人稱的原因是第二人稱好像比較容易一些。具體哪裡容易說不上來。
不過之前另一篇以第二人稱為主要視角的安價,我自己寫一寫居然不小心變成用「我」代稱敘事,還特地用 ctrl+f 把所有的「我」都改成「你」。從那時候起就有點疑惑第二人稱和第一人稱在敘述上是不是應該有什麼區別,而我沒注意到才會搞混兩者。
這一次再度讓我開始注意到第二人稱的必要性的原因是旅人都會很自然的用皇叔來稱呼故事裡的主角,雖然應該是因為要留言讓其他人看懂,自然而然就會這樣做的緣故,還是讓我不禁開始思考,如果我一開始就用皇叔,也就是第三人稱來寫,故事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邊寫這段邊想像了一下改成第三人稱的皇叔該如何敘事……嗯……整篇故事的視角都要改才行)
(但之前把寫錯的我換成你好像就沒這個問題,直接改就好了)
順帶一提,到現在還是會很注重一句話中的代名詞使用,絕對會避免同時出現兩個「他」指稱不同的人情形。不過現在碰到這種情況,大多只能改換一下動詞順序避免第二個「他」出現,或是把句子切斷重新起頭,最爛就是直接一直用名稱稱呼人物完全不用代名詞。覺得以後應該要能更靈活的造句,直接用不同句型或是句子承接結構描述想描述的事才是最好的。
總覺得一句話會出現同個代名詞指稱不同人的情況,應該是某種中文不好的現象……可能是太口語的關係?
補記一下,自己還滿滿意的轉折點:
1. 大皇子受傷,慣用手改成左手,以此是衍生敘述雙生子開始出現差異
2. 二皇子在青樓變成意圖謀反,然後又變成其實是想幫助主角
3. 用比較不一樣的方式解讀旅人的骰子:已到那一天了嗎?
最有印象的骰子是少傅回答:「兩個人有一半是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