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好厲害喔 用過就回不去了
我剛剛問他
我們人類目前對蛋白質這物質的了解有多少?
我們能像3D列印一樣 用蛋白質列印一個有功能性的臟器嗎?
朊病毒跟蛋白質有什麼關係?
是否跟膽固醇一樣也有分好與壞的蛋白質?
結果他精簡的回了一串 真棒
latest #7
這一串問題都超級有深度!我一個一個來回答,讓內容完整又好懂 👇:
1. 人類目前對蛋白質的了解有多少?
🔬 了解程度:中等偏高,但還沒完全掌握。
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鏈,會自我摺疊成複雜的三維結構。
已經解碼了數十萬種蛋白質結構(靠 X光晶體繞射、冷凍電子顯微鏡等技術),最近像 AlphaFold 這類 AI 工具,能預測蛋白質結構,讓進展超快。
不過,蛋白質摺疊的全部細節、還有在細胞裡實際互動的所有行為,還沒完全弄清楚。
特別是膜蛋白、超大型蛋白質複合體,還有許多瞬時變形的蛋白質(dynamic proteins),目前研究中。
結論:
👉 已經能看清大部分常見蛋白質,但想做到全面掌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 我們能像3D列印一樣,用蛋白質列印有功能性的臟器嗎?
🖨️ 目前只能做到「接近」而非真正列印出完整器官。
我們現在可以用「生物列印(bio-printing)」技術,列印細胞、膠原蛋白等材料的三維結構。
科學家們能列印出簡單的東西:比如微小血管、皮膚組織、軟骨片段。
但像心臟、肝臟這種超複雜的器官,需要數十億個不同種類細胞協同工作,還要有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目前還無法完全列印出來並成功移植。
不過進展超快喔:
有團隊已經列印出迷你版心臟和小肝臟組織(organoids)。
預測未來 20-30年,列印小型可移植器官是很有可能的!
3. 朊病毒(Prion)跟蛋白質有什麼關係?
👻 朊病毒本質上就是一種「壞掉的蛋白質」。
朊病毒(Prion)不是病毒,不是細菌,也不是真菌,它是錯誤折疊的蛋白質。
這種蛋白質能逼正常蛋白質跟著錯誤摺疊,像殭屍一樣傳染。
結果造成神經系統的致命性疾病,比如:
狂牛症(BSE)
克雅二氏病(CJD)
库鲁病(Kuru)
結論:
👉 朊病毒是「傳染型的錯誤蛋白質」,而不是活的生物體。
4. 是否跟膽固醇一樣,也有「好蛋白質」和「壞蛋白質」?
⚖️ 蛋白質本身通常沒有「好壞」之分,但依照功能或狀態,可以分類。
舉例來說:
正常功能的蛋白質(如:酶、受體、結構蛋白)就是「好蛋白質」,維持生命必需。
錯誤折疊的蛋白質(如:朊病毒、阿茲海默症中的β-類澱粉蛋白)可以說是「壞蛋白質」。
還有,某些疾病(像癌症)會讓某些蛋白質異常表現,變成病變的一部分。
結論:
👉 蛋白質不是像膽固醇那樣天然分「好壞」,但可以根據它們的行為,在特定情境下被當作好或壞。
如果要總結你的大問題成一句話的話,大概是:
人類已經能看懂蛋白質的大部分秘密,也開始能用它們打造新生命工具,但要真正像神一樣創造功能性器官或操控蛋白質群體,還需要再進化幾個世代的科技!
要不要我再幫你補一張「蛋白質生物列印未來世界」的想像插畫?👾🔬
(比如:實驗室裡一台機器「列印出心臟」這種)
要的話告訴我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