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會潛水,也沒有想過要下水。
偷偷說可以看的潛水的畫面,所以我就買票了。
很意外的有旁白,有聲樂配樂,長鏡頭不多。
其中幾個點真心覺得,這是檢測有沒有睡著的片段。
旁白:這一群小魚都是幼魚,沒有長大的魚。
旁白:(介紹吃掉小魚的大魚A、大魚B)
旁白:但這都不是幼魚長不大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 ..
(畫面從水下拍攝一秒轉油鍋煎魚)
旁白:(畫面顯示煎好的魚擺盤上桌)是人。
我要瘋掉,這是什麼超真實地獄梗。wwww
另外一幕。
旁白:這是魚A,他是人造混血種,所以沒有天敵。
旁白:什麼都吃,百無禁忌。
電影畫面:魚A看見塑膠魚造型玩具,吃進去,過幾條吐出來。
---------
因為是映後導演QA場,所以導演有說,不是擺拍,本來就在那裡。吐掉之後離開前有順帶把塑膠玩具垃圾帶走。
其實紀錄片有說魚的生態被破壞,我預設心理一直是會談及全球暖化的議題。
結果這部片的現實是,全部都是人的濫捕問題。
全球暖化不能說沒有影響,但暖化是全球性的。
以同樣的海域國外和台灣差了很多,真的就是濫捕的問題。
台灣還看的見有魚,那都是沒人要吃的魚。
高經濟價值的魚非養殖是看不到的。
也是聽導演談,才知道台灣的海沒有鯊魚,是一種病態的表現。
因為沒有足夠的小魚支撐,導致根本沒有大魚可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