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麵機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nCrUuQNs6oaNzyYuWjpGF.jpg
感謝 GrAvE 推薦《全知讀者視角》給我,這是一部關於「讀者」、「作者」和「書中角色」的小說,不光是因為劇情發展和世界觀設定引人入勝,我對這部小說愛不釋手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對「讀者」非常有共鳴吧。覺得這部小說簡直就是寫給天下讀者的一封情書。
latest #14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我也是一個非常喜歡閱讀的人,閱讀這件事是我爸媽從小刻意培養,他們買了很多書,填滿我家兩個房間的書櫃,寒暑假都會制定讀書計畫,要求我要看多少書,使我養成了閱讀讀習慣。直到現在,每當有比較長的空閒時間,我首選的放鬆方式就是去咖啡廳看書,最喜歡的情境是下雨天的時候坐在靠窗的位置戴著耳機聽音樂看書,剛好這次看《全知讀者視角》最後一集就是在這樣的雨天開始看,而且還因為晚上雨下太大,是我老公開車載我回家,但也幸好因為雨下太大提早回家,不然最後一集的中後段我邊看邊掉眼淚XD
擠麵機
6 months ago
從小到大看過千千萬萬個「故事」的我,非常能理解《全知讀者視角》中的「讀者」的想法,像是常常會想,這個情節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做?或是跟著書中的角色一起哭一起笑,把書中的角色當成朋友,希望這些角色能夠獲得幸福,遇到喜歡的故事就會反覆看好幾次,甚至捨不得故事結束,希望故事永遠繼續下去,但同時也希望看到故事的結局,當然,偶爾也會有不滿意既定結局的時候,幻象著「我想要看到的結局」。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我的工作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故事」,加上休閒時也喜歡看書、看劇和玩遊戲,晚上躺在床上睡覺前想的絕大多數都是今天看到了什麼樣的劇情,如果是我的話會怎樣,如果有不同的發展會怎樣。
立即下載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書中的「讀者」去探望母親的時候總是在說小說的內容,這件事我也很有共鳴,我回台灣跟我姐姐的對話70%也都是我們最近看了什麼作品,互相分享看過的作品內容。發現《全知讀者視角》的「讀者」也會做一樣的事,讓我感到不孤單XD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我覺得書中安排給「讀者」的技能非常貼切,「第四面牆」基本上是一種讓讀者跳脫故事,不受故事中發生的事情影響的技能,但當過度投入故事中的時候,這個技能就可能會失效,「書籤」則是藉由讀者看故事將自己帶入角色的特性,能暫時化身為其他書中角色的技能,當然還有能看見其他角色心聲的「全知讀者視角」。
「讀者」乍看之下處於被動,但「讀者」也是唯一能夠戰勝原作的人,因為「讀者」往往可以看到作者所沒有注意到的劇情漏洞,並且有自己想看到的結局,以及對劇情不同的見解。
擠麵機
6 months ago
除此之外,書中的各項設定也與「故事」環環相扣,比方說強弱依靠的是背後的「故事」有多為人所知,例如屬於神話的女媧,就會比屬於聖人的張飛強,靠著累積傳說就能升等,而近似於克蘇魯神的「外神」們之所以是超越故事的存在,是因為他們是「不可名狀」的存在,所謂的不可名狀就是無法用文字形容,自然也不受「故事」的束縛。
擠麵機
6 months ago
而在書中,「讀者」和「主角」以及「作者」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這三個人互相需要彼此,也互相幫助。
「讀者」在「主角」身上獲得勇氣與力量,而「主角」也在「讀者」的注視與守護下走出自己的路,「讀者」的留言影響「作者」的寫作方向,給「作者」寫作的鼓勵,而「作者」在也是為了「讀者」創作故事,一部作品沒有「作者」不可能誕生,作品誕生後需要有「主角」把故事延續下去,而作品在有了「讀者」之後才完整,才能繼續寫下去。
擠麵機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非常佩服這部小說的作者能把這些設定巧妙地融入到小說的世界觀之中,一開始會覺得這小說的要素過多,又是穿越又是有如遊戲般的任務、技能與獎勵系統,然後又有直播、觀眾與斗內的設定,之後又加入了各種傳說、神話的要素,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切都能完美融合。結局也是非常感人,「讀者」、「角色」以及「作者」完美的互相幫助互相拯救。
讀者希望角色們走向美好的結局,角色也同樣希望讀者能獲得幸福,而作者負責從中牽線。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最後也要感謝璋推薦我這部小說!一開始是因為看到真人版電影的消息,覺得能找到連我也聽過的演員來演,應該是很受歡迎的小說,於是向璋打聽了一下,沒想到璋直接送我第一集!這個坑一踩進去簡直不得了,整部小說共12集,但整體劇情算是很緊湊,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幾乎每個任務都很精采,大規模的戰鬥也是一個接一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動。小說前期比較多韓國的傳說和歷史人物,我平常在書裡看到不熟悉的設定或名詞就習慣查資料當作學習新知,所以前面幾本平均一本會花個五到六小時才看完,後期世界觀規模越來越大,就大多是我熟知的希臘、北歐或是天使惡魔神話,不需要查資料的情況下一本大概四個多小時可以看完,即使如此一天也大概只能看一到兩本,花了整個黃金週才把全套看完,還有幾天為了要看到一個段落才捨得去睡,一不小心看到凌晨四五點。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接下來是不太重要的我個人與閱讀的緣分--
擠麵機
6 months ago
從小跟媽媽去逛賣場,我媽就會把我放在賣場賣書的那一區,大賣場裡賣的書非常有限,但我總能找到我想看的書,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有時我媽逛完來找我,我還捨不得離開,長大一點到了國高中,圖書館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下課之後更會流連在書店站著翻看那些沒有封起來的書。
到了大學,每次不想去上課,我去做的事情不是打電動不是逛街,而是跑去書店看書,或是買書回來窩在房間裡看。
擠麵機
6 months ago
回台灣的時候偶爾會去住飯店,有空的時候就去酒廊喝茶看書,有間飯店酒廊的工作人員在某次我拿著書走進去的時候莫名認出我,問我是不是要坐窗邊的老位置,我驚訝對方竟認得出我這個一年只來幾次的人,對方說:「看到妳拿著書就想起來了。」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我是個個性比較內向的人,比起跟朋友一起玩,我更喜歡一個人看書,比起看綜藝節目,我更熱愛看有劇情的連續劇或是電影,比起勵志書或是心靈書,我更喜歡看各種小說,各種虛構的故事。
如果今天看的書的劇情我不喜歡,我會立刻再開始看下一本,讓這一天能夠沉浸在我喜歡的故事裡。
遊戲也一樣,我喜歡劇情比重很重的遊戲,只要劇情好看,遊戲性對我來說相對不是那麼重要。

看到好看的故事就會想要跟人分享,看網路小說的時候也會留言跟作者說我的簡短感想。
擠麵機
6 months ago
我也跟《全知讀者視角》的讀者一樣,有一部看了十多年的小說,我很喜歡書中的角色,這十多年來重看了好幾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覺,也幻想過多次「如果這段劇情能有不同的發展」,當然,因為我不是作家,這些幻想也只存在於我腦中,我也沒有嘗試寫過同人文(但這十多年來看過無數篇同人文)。
我剛開始看那部小說的時候,年紀跟書中主角差不多,本篇結束後,這十多年來作者陸續有在緩慢寫相關的新作,主角也跟著慢慢長大,現在也跟我的年紀差不多,對我來說就像個跟我一起度過十多年一起成長的朋友。
我非常能體會因為角色死亡而傷心的心情,因為很多時候我也會把劇情中的角色當成朋友,也因此會不太諒解有人揶揄傷心的讀者「你知道那只是一個虛構的角色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