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關於EN的留言時, 腦中一首出現這句和委員長的這首歌
畢竟V大概主要是提供陪伴,開心與娛樂的情緒價值
尤其當很在意訂閱人數或觀眾的期望時,害怕情緒波動或衝突會讓觀眾離開
或純粹認為「這是作為V該做」的
但當讓別人開心成為責任與義務, 進而壓抑自己時,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自我就會衝突
隠してるふりして掲げてる
自分一人のために抱えておいた
キラキラ全部はあげないから (あげないから)
ほらひとつひとつが嬉しいね
在委員長的歌詞裡這個被抱在懷中不被發現的秘密是キラキラ
需要被珍惜也是開心的, 為校服內的那個自我留下了空間
我有時想即使我認為委員長的內心柔軟而堅韌
但她緊張時生理投射出來的反應也非常明顯
人因為某一種心情無法動彈時,那個被隱藏的秘密是否就會跳出來?
當我認為委員長是一路往前的性格時
不同的V會不會也會因為各種觀眾的預定期望而覺得自己「必須要這樣」?
因為人總是會對某個人有固定的印象
「溫柔,樂觀,活力,自信,重視觀眾,有趣,毒舌」,而LIVER面對著數以千萬計的不同的期望
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無可避免會被這種期望影響著
ふっとした瞬間始まって
そのまま終わるだけさ
だけだなぁ
ふっとした瞬間始まって
そのまま終わるだけさ
怖くなっちゃって
MV裡的藍畫面讓委員長的形象閃爍著,慢慢倒下再脫出了虛擬世界
一切都是在瞬間開始,也會突然結束
虛擬世界這種突然的開始和結束,會讓人感到害怕
「誰かのために」ばっかで
固めた外向きの顔
何かが足りなくなんだよ
何故だか下らなくなって
誰都在「為了別人」而帶著面具 ,覺得缺失了什麼而變得空虛
如平靜的水面搖晃而成的碎片,種種雜亂的想法與原則拼湊而成的6角形
我覺得大概委員長並沒有否定這種情感和不安是不應該存在的
而是在碎片之間尋找如何繼續走下去的形狀
即使成為某個人讓你受到傷害, 即使已經被燒得一乾二淨
在那殘骸之中倒下水, 或許也會開了什麼花來也不一定
人就像空心的筒子, 但只要湊過去看一眼就如在萬花筒看到金木樨的萬千變化
MV裡的委員長穿著運動服在現實世界散步著,再穿著校服坐在電腦前
希望不論委員長,還是不同的V也可以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找到自我
這大概也是我所期望的V與觀眾的關係, 是可以在互相影響下
卻一直是餘裕而有距離的, 觀眾透過V去用不同的角度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而V也透過觀眾用不同的角度去享受「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