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
時隔五六年,終於來到烏托邦五部曲的最後一本,我個人習慣稱之為蘇聯五部曲,畢竟對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來說更為簡單直白。
不過,作者所稱的烏托邦五部曲,更貼切地展現了這系列的作品內核,共產主義下的蘇聯,一個即使消逝依舊被人們所驕傲的超級大國,一個在人們心中,充滿理想與信仰的烏托邦國度。
通過這本書,我們將一窺那個遙遠又模糊的世界,一個荒誕卻又真實、美好與殘忍並存的矛盾世界。
#讀嘛讀嘛 #亞歷塞維奇 #紀實文學
latest #20
不同於前面四本主要聚焦於特定事件上,二手時代的敘事更多貫穿了整個蘇聯時期,從二戰至蘇聯解體後,並包含了許多蘇聯解體後的種種問題。
從本書,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麼至今仍有人懷念蘇聯;為什麼獨裁永遠不會自這片土地上消失;為什麼即使經歷過迫害與打壓他們依舊緬懷著過去?
紅色帝國瓦解了,但紅色的人依舊存活,共產主義的幽靈,至今仍籠罩著這片土地。
革命的成功,從來不是故事的結尾,僅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革命成功也從不意味著幸福快樂,自由與資本的代價如果是失去曾經的信仰、尊嚴與地位,那麼,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自由?
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有些吃力的,我雖然讀過俄羅斯大致的歷史,但對於除了幾個領袖級別人物之外的人知之甚少,但書中一開始的對話中,總是充斥著各種文學家、詩人等等的人物,彷彿每個受訪者都閱讀過無數的文學作品,總是能信手拈來其中的字句。
立即下載
但轉念一想,或許這正是那個物資匱乏、充滿壓迫的苦難年代,人們能夠走過的重要理由,精神的富足,飽含信念與理想的靈魂,才能熬過那樣的時代。
隨著蘇聯解體,資本主義的進入,從人們的言談對話間可以知曉,那些曾被珍藏、曾被歌頌、曾被無數人視作珍寶與心靈信仰的文學,如今卻被逐漸遺忘。
我得直白說,這本書與前面幾本一樣,有著許多令人不適的回憶陳述,但比起前面幾本更接近大災禍下的慘烈,二手時代展現了更多人性的惡劣與恐怖。
沒有所謂的正義,受害者與加害者界線變得模糊不清,曾經的好朋友、好鄰居,隔日可能成為恐怖的屠夫,與你把酒言歡的好兄弟,或許也曾是恐怖統治下的執刑人。
整個故事存在了太多的面向,小至一些個人化的故事,大至重要事件的見證,很難是我三言兩語能說明或概括的。
所以我很推薦大家,如果你很困惑為什麼有人緬懷蘇聯、緬懷共產,為什麼有人在經過極權迫害後還對政權堅信不移,為什麼在革命成功後人們又擁抱了獨裁,為什麼獨裁政權可以屹立不搖,為什麼戰爭並沒有瓦解國家反而更加穩固。
你可以讀讀這本書,從他們的言語中,你或許能獲得一些解惑。
這本書可以讓人理解,那些經歷共產制度、經歷長時間獨裁統治的人們,與我們從本質上的思想可能就有所不同。
書中最後的段落,是講述現今的白俄羅斯,講述了抗爭者從抗爭、被抓到回到家中/故鄉的過程,所經歷的一切遭遇,他反映出了一個現實,一個白俄羅斯如今依舊是歐洲最後的獨裁國家的原因。
其中有一段話,我認為再真實不過。
『老百姓就是一群羚羊,權力是一頭母獅。母獅從羊群中選中了一個犧牲品,把它吃掉,其餘的羚羊看了母獅一眼,繼續低頭吃草。於是,母獅就按照順序一隻一隻地挑選羚羊供食。每當母獅推倒一隻犧牲羊時,剩下的羚羊都鬆了一口氣:『幸好不是我,我還可以活下去。』』
其實想說的很多,這本書的每個段落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理解與感觸,但想來,大家自己去閱讀這些人的口述故事,會遠比我精簡轉達更加直觀、清晰與透徹。
最後,依照慣例,摘錄一些我標記的段落作為收尾。
『他們無法擺脫偉大的歷史,無法和那段歷史告別,無法接受另外一種幸福,不能像今天的其他人這樣,完全潛入和消失於個體生活中,把渺小看成巨大。』
『舉世皆知我們是戰鬥民族,要麼打仗,要麼準備打仗,從來沒有其他的生活。』
『人不僅不會在意自己的奴性,反而甚至會鍾愛自己的奴性。我還記得我讀書時,放學後全班同學一起去開墾荒地,我們鄙視那些不去的同學。』
『我們覺得自由是非常簡單的;但一段時間過後,我們親自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因為沒有人教給我們什麼是自由,我們只被教育過怎麼為自由而犧牲。』
重看這段,我不得不再次想起跳舞的熊,那句自由使人疼痛,一直都是如此。
『超級市場代替了祖國。如果這就是所謂的自由,那我不需要這種自由。呸!他們把人民踩在了地上,我們成了奴隸,奴隸!正如列寧所說的,在共產主義下,廚師是國家的管理者,還有工人、擠奶女工、紡織工人。』
『怎麼這麼快啊,貧窮成了一種恥辱……』
『是追求自由,而是追求牛仔褲,追逐大超市,買的是鮮豔包裝。現在我們商店裡倒是什麼都有,琳琅滿目,但是香腸堆成山與幸福無關。這是榮譽問題。曾經的偉大人民,如今卻出了推銷員和強盜,出了店鋪夥計和經理。』
『社會主義不僅僅有勞改營、政治告密和鐵幕,也是正義和光明的世界,比如公平分享、同情弱者、善良待人,而不是自私自利。』
『那時候的信仰是真誠的,也是天真的。我們都相信:『時候到了,那台等著把我們載往民主的公車,已經停在街上了。』
『由對我們的人來說,就像猴子想戴眼鏡一樣,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那時最大的夢想,就是為國家獻出自己的性命。共青團的誓言是:『只要人民需要,我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是蘇維埃政權把機會給了成千上萬和他一樣的人,給了窮人、小人物。他熱愛蘇維埃政權。』
『總之,社會主義很適合我,那裡沒有超級富豪,但也沒有乞丐,沒有無家可歸的人和流浪兒,老人能靠退休金生活,不用在外面撿瓶子拾破爛,吃殘羹剩飯。不必看別人的眼色,不必伸出雙手乞求……改革殺死了多少人,還得計算一下呢。』
『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另外一些人。老爺的靴子踢到弱者的眼睛上,我們上升之後又狠狠地跌了下去。可以說,這又是一場革命,但是這一場革命的目標是世俗的:人人都為了房子和車子』
『我們啊,我們這些人,只想著創造公正的生活,消除貧富分化。我們為革命犧牲,為理想主義而殉難,死得廉潔無私。我的那些戰友早就不在了,只留下我孤獨一人,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每到深夜,我都會和死去的人對話……你們呢?你們不理解我們的感情,也不理解我們的詞彙:餘糧徵集制度、徵糧隊、富農、窮人協會、失敗者、還鄉團……對你們來說,這些都像梵文、象形文字吧!』
『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字眼中都滲透出鮮血,如海洋一般。』
『我深知無知者手中的自由有多可怕。動亂總是以流血結束。戰爭是一隻惡狼,牠也可能闖進你們的家裡……』
以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