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職游課程&好學校履歷工作坊

https://images.plurk.com/125piYZlrnH77vAtwMa0f9.png https://images.plurk.com/3pC6VmwTlY4Mw7m4yRcaWD.jpg
紀錄一下昨天去青年局參加這兩場活動的心得
一整天八小時下來直接刷新我三觀
latest #30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第一場職游的課提供了三套牌卡讓我們探索性向,第一套是「職游旅人卡」,一組大概5-6個人,大家可以先看這六張牌,思考哪一張比較符合自己的人格特質,哪些感覺一半一半,先記下它們的英文代號👇🏻

https://images.plurk.com/3v7snx3WGbWACqdSkRLT7y.jpg
接下來就可以從100張職業資訊卡中,選出自己適合的職業。

玩法:每個人先發五張手牌,然後大家輪流把手上最不想要的那張丟出來,並說明理由,如果有其他人想要那張牌,也可以拿走加入自己的手牌中。最後剩下的五張就是你最喜歡的工作(先不考慮能力或金錢等現實條件)。

https://images.plurk.com/4yXyPRBsns5ZSgSbBo0oeP.jpg https://images.plurk.com/2vgyibEWnjoLODNUvddEEL.jpg
也可以看右上角的英文代碼組成,代表這個職業適合的人格特質,很多人選出來後都發現「怎麼跟一開始想的不一樣」,或「原來我也有這方面的天賦」。

例如很多同學不喜歡當影響者,最後卻發現自己選出來的職業都有E,說明這些工作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影響他人的!
ps.這套牌也有神職人員的選項喔!身心靈工作者也可以選這個~
立即下載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的自我認知是AI,有很多工作都意外的有AI的組成,因為他是按照人格特質去分類,而不是特定學群,所以思考者(I)適合的工作不會只是跟哲學等等有關,而是所有需要運用到邏輯推理、分析歸納的工作都會有I的特質,例如平面設計師就會有I。

諮商工作也並不只是S(助人)或I(思考),還需要有A(創造)的創造力去發現如何運用創意靈感去跟個案做連結。
他們運用的理論基礎是 Holland Codes 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RIASEC),由心理學家 John L. Holland所設計。

想詳細了解這套牌的可以上職游的官網看!職游旅人卡 - 職游創新職涯發展與諮詢:職涯助人者的成長導航!個人覺得比較適合諮詢工作者買來給大家參加工作坊使用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第二套是「職能盤點卡」,也是先選出自己認為的五張優點,背面會寫出相對應的陰影面,我覺得還蠻準確的XD

正面
https://images.plurk.com/64zZ68IEWl78XDX9j6f7NW.jpg https://images.plurk.com/6FhqXCbUf2DvAaAdD0Jm0W.jpg
背面(陰影面)
https://images.plurk.com/5G5O1tvlJ0jaAmcHcGtG4q.jpg https://images.plurk.com/2iY09rrrxOw1D3F3ioOxVd.jpg
然後再選出自己不擅長的部分。

正面
https://images.plurk.com/2rPqKtretL86DdUixAJ5gO.jpg https://images.plurk.com/3MCRLfg9egNIJqaYZARGOk.jpg
背面
https://images.plurk.com/4SE3cXFDRdJQrPXtHlJu9o.jpg https://images.plurk.com/4FqexRXrmMxpWu6iG0KAvw.jpg

每種顏色代表不同含義:
鵝黃色|人際與領導
藍綠色|思考與心態
海水藍|行動與做事
接著就開始玩遊戲,每個人講述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其他人聽完後,可以從牌卡裡選出一張特質送給他,下面是我收到大家的評語XD,很多都跟我自己想的不一樣!

尤其是藍色卡,還有團隊意識的部分都讓我很驚訝,專注目標是我覺得自己最不擅長的,我也覺得自己不太在乎成就,甚至覺得自己像一匹孤狼,不太喜歡團隊合作,結果旁人的看法跟我完全相反

https://images.plurk.com/410YT2zL0bnZaT2oKmii3U.jpg
https://images.plurk.com/1PWFM58WIUCaUmMjRF2jAS.jpg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在第一個遊戲裡,也有同學是覺得自己不像助人者,但我們其他人都觀察到,在遊戲互動的過程中,他一直在默默地關注他人,還把卡片排成我們容易看的視角~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第三個遊戲是「價值導航卡」,每個人會先分到一筆籌碼,主持人要負責發牌,如果你覺得這張牌的內容是你想投資的,就可以跟其他人一起出價競標,看你認為它值得你付出多少時間金錢~

籌碼
https://images.plurk.com/1L8pajn4lz3IGbV8sfHKQl.jpg
正反面
https://images.plurk.com/3fcbd0r4ERToVY8e538vyj.jpg https://images.plurk.com/1mFqHaGcu06BEpPkl31MNp.jpg
只能說不愧是太陽四宮嗎...我選的都是偏安穩的牌,我手中最大的籌碼全部拿去換成左上的資產與金錢,因為我覺得換到這個基本上其他都安穩了(

想探索真理也是要有能吃飯的身體和資源啊
牌的選項非常多,如果稍微猶豫、或是慢一點、或是太快花完籌碼,可能就拿不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還蠻現實的!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人際關係我幾乎沒選,其實本來也不會有,因為我看到「安穩的家」,腦中第一個冒出的是類似IKEA的模板房,有漂亮的沙發跟燈光,不會動盪的房子,有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專注的是物質跟個人精神層面的部分(
第二套職能盤點卡的部分,我有一個感想是,我們太容易只看到自己的陰影面或優點,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關注陰影的時候就會忘記「原來它也可以是優點」,反之亦然!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k4DTdoYpWrjrlrz69CTsN.jpg
這一場我學到最有價值的觀念其實是:

「你能做的比你想的還要多」

過去看似失敗的經驗也一定有它的價值在,你一定有某些閃光點跟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我們不知道、沒有意識到「原來那就是我能做的」、「原來那也算是能力」。去發現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會是我這個月想達成的目標。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第二場「問題解決履歷工作坊 aka 問題解決人才計劃」

這場我是臨時參加的,同桌同學告訴我的,真的還好有留下來!超級實用的課程,好學校創辦人之一還說他那天是去完聯合國演講,然後再馬上殺回台灣參加講座的XD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好學校的人才培育計劃,理念是希望翻轉台灣社會普遍喜歡看學歷的慣例,所以他們設計了一個企劃,與現有的幾家企業合作,嘗試讓新鮮人不在履歷上寫自己的學歷,只寫自己會什麼、有什麼能力,結果企業的滿意度很高,今年又增加了幾家企業的投入。
他們的主張是:「履歷」就是進入理想工作的敲門磚。

少了這張門票,後面的機會都不會有,所以他們很看重履歷的書寫。

https://images.plurk.com/3WpF85Fs463ox9lDTZyu7B.jpg https://images.plurk.com/2nE9znWPpqXFF3PHY8u76V.jpg
他們提出了五項指標來判斷履歷的精準度:

洞察力
執行力
溝通力
抗壓力
學習力
幾個重點:

https://images.plurk.com/ptfXEPSdQCm4nUT6ThY9l.jpg https://images.plurk.com/24xRCadMLFUIwVf2lvs75N.jpg https://images.plurk.com/6lDOkjMwpsTYE2GX4VECkF.jpg

履歷基本只需要一頁

因為大多數企業沒時間看那麼多履歷,最好一張內就完整呈現,也要看你應徵的企業性質和要求做變化,例如廣告業就可以適度美編、展現創意;如果是銀行這類嚴肅的工作,最好不要有任何美編,簡單乾淨即可;如果是應徵學校,要考慮教授的年紀,字體就不要小於12以下...等等。
不要放能力值圖表!

講者說這算是地雷之一,例如「我的耐心有9、活潑5」之類的,這樣並不會加分,反而可能增加人資的偏見,例如看到數值差的地方,本來你不講還沒事,一列出來反而暴露缺點。

而且每個人心中的數值標準不同,你認為的9,在他心中可能只有3,所以不如換成實際案例,明確講你是怎麼解決問題的更好。
不要放流水帳、hashtag...

例如:我畢業於xx學校,我從小...我上一份工作...

我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不要敘述文,不管你講什麼都不要用這種方式,要像做簡報那樣,大標題出來,然後用關鍵字的方式講你做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幫企業賺進多少錢、增加多少流量...等,把能力數值化。
要有案例

寫清楚你會什麼、你做了什麼,要實際舉例,不要只是寫:

工作:
【2022~2025|某某有限公司】
櫃檯、煮餐食、維護環境、文件收發...

因為這只是工作內容,看不到你在工作場所中遇到困難是怎麼解決的?又是如何創造產值的?
不要小看自己~覺得自己剛畢業會還在唸書沒經驗,任何小事都可以放大來談,例如在系學會開會,或小組會議,發現我們缺少了明確的指標,於是我提出解決方案,做出了指引方向的告示牌...增加幾個導覽人員,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

或是職場上遇到不開心的事,我怎麼處理人際之間的關係、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也可以拿出來講!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但他們也說有時候沒錄取真的就是運氣,例如有些企業會看性向測驗,現在流行MBTI,以前是會看星座,例如人資討厭某星座,理由是跟他前男女友一樣...之類光怪陸離的理由都會發生~

我們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就好
https://images.plurk.com/1zdlwS60ERexcay82Jd3cM.jpg

後半場很有趣,先用30分鐘實戰練習寫履歷,然後再用20分鐘跟你的夥伴一起練習面試,一個扮演人資、一個扮演被面試者,10分鐘後互換!

事實證明人在壓力下真的可以被逼出潛能,大家都好會問好會答,過了這關以後就覺得沒那麼可怕,因為終於有明確的方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講者還有提供三個履歷模板給大家參考,分成專業版、一般版、簡易版,還有檔案可以下載,以及一些福利資源可以運用,真的是大禮包!
補充:

利害關係人很重要

利害關係人指的是你的主管/同事/客戶...等等,在履歷中可以提到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是怎麼跟這些人溝通的。
上完課後會很想趕快實踐,但我有稍微調整自己的步調,學到新東西先穩住,不要急著想趕鴨子上架,消化一下,至少現在知道方向了,接下來就是選擇的問題,問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願光🌕Secretbox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要來好好思考我抽到的那幾張牌提出來的陰影面了XD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