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這種behind the screen interview

billboard (@billboard) on X
一直好奇海外公演是不是本人在韓國演出,只需要crew 前往當地set場,技術操控就可以。但網絡無延遲的問題還是一個風險,這一塊Vlast要如何解決呢
https://images.plurk.com/5Gsqw5JTdgl4Wv6yoHKPiv.jpg
韓國演唱會是在HQ office 裡motion capture,海外公演就不知道了。如果當地有合作的類似Vtuber studio 公司租借場地,似乎也可以做到。不過設備與技術方面應該是要用自家的,這裡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利申:沒有follow Vtuber行業所以不太了解,但開放地願意接受知識灌輸,如果有人指點迷津的話本人不勝感激
latest #6
https://images.plurk.com/67YS5Ro5bNc5QRy3PflCiJ.jpg
只有特別強調Bamby 身高是怎樣
https://images.plurk.com/30RpewDnaIpQ0hP4V191r.jpg

成本不包括長途travel cost,但設備,工程人員出差也是需要吧⋯⋯還是完全就remote 完成整個流程(畢竟有網絡就萬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對這種科技/行業發展只能驚嘆了,未來的entertainment industry 將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之前一直有想法,覺得Virtual Idol發展潛力太強,而且可以進化到customization ,因為公演都是依賴螢幕(未來可以發展VR,Holography,而且還可以家庭式那種) ,基本上有網絡就能連結,跨越地域界線的話只要和當地公司合作(甚至開分公司)進行活動,連visa 都不用申請耶(笑),不過實踐層面還有很多地方討論,這裡只是表達個人的初步淺見,沒有認真思考的,有錯請見諒。
https://images.plurk.com/2xBWm17dDEOBLxYGc6noQI.jpg

最後一點,我想說我喜歡上Plave是因為他們的音樂才華。現在基本上只會loop他們的歌曲而且一天不聽心裡毛毛的會イライラする。(沒有下催眠術吧?笑)個人魅力是一個bonus 讓我更深坑下去,但基本上我最推薦的是他們的音樂品質。

正如對一家餐廳來說,好吃是良知。
Artist ,是用作品說話。
立即下載
我知道日本的Vtuber virtual idol行業其實比韓國更強更早流行,但似乎主流業界還是沒接納入體制。之前關於virtual idol 的節目(Plave 有被簡單介紹那個)還是停留在一種給人「介紹次文化」的印象。相反Plave在韓國已經上音樂節目,頒獎禮,也是以KPOP idol group 身份打榜。

兩者給我有種很不同的感受。
話說外國藝人要來日本進行商演他們需要申請一個叫「興行」的工作簽,據說還蠻麻煩和耗時的。(超名人的話可能優先處理?)所以我蠻好奇像Plave 如果不實體入境日本remote 演出的話,入管局要如何處理這種工作簽。

待解決問題。
又話說剛入坑時很喜歡看reaction 的YouTube影片,因為想看看其他人怎麼看而且有種我們一起看的錯覺(尋找小伙伴的意味)。雖然80%的reaction 系YouTuber 都是浮誇演技+正評,但當中有一個大叔(爸爸系)美國人的評語我印象很深刻。

他說(大概記憶):在Tv還沒有普及時,人們只拿著一張CD封面聽歌,甚至乎連那位歌手都不認識,也不能確定那就是真人(本人),但人們很純粹地享受了音樂。virtual idol 與否不重要,請專注於他們的音樂作品,因為Plave 的音樂真的太出色了,就好好地欣賞他們的音樂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