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在某個範圍內,作家確實是無私的,痛苦也好,幸福也好,懷疑也好,幻滅也好,有了什麼,一轉手,都可能讓它化成作品中看不見的血肉。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6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周而復始的反覆可以創造出一種類似不朽的錯覺。

據說以前離開家鄉的人老會在海邊眺望故鄉,看其實是什麼都看不到的,那不過是個象徵性的滿足。游泳池是比喻性的海。又或者水的法則與陸有些不同,令人自由,像潛意識中的子宮,我們曾在那度過最早無語言的時光。回到游泳池,永遠像是回到安全的保護區。游泳是精神性的滿足。

──張亦絢《愛的不久時》
立即下載
我喜歡亦絢,她文字比喻都很精準,大意是在說女同志在遙遠過度與男性發生關係,但她恪守底線不對男性說愛,不斷反思自己的國族地位及生命歷程,是什麼讓她這樣想、是什麼造就了現在的自己,其中還寫進了她的文字與思考,我很喜歡她的敘事,彷彿我也跟他一起抵達遙遠過度的那方
「不要叫我寫小說,不要說小說是我生命的改革,不要把我的文字誤認為我的人」反覆地寫著類似的思想,有種血淋淋到震撼感,畢竟文字再做詮釋後都是某種虛構,我好喜歡
她將本書與永別書相比,一個是直面愛一個是逃避愛,但我覺得這樣說似乎有些不妥,畢竟面對文字後他們都是誠實而坦率的溫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