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三峽車禍的事情好可怕。我本以為是不是駕駛開車到一半失去意識,所以一腳踩在油門上沒鬆開?但網友說這駕駛本來用車習慣就不好,而且之前已經有肇事紀錄,是個有問題的用路人 ~_~
latest #17
這駕駛他先是路口擦撞車身,倒車又撞後車,撞車後直接肇逃,肇逃過程造成更大傷亡,但又持續肇逃直到自撞。但也有網友認為他是蓄意追撞機車騎士,這更可怕了。
這種的好像真的很難防範,他在哪裡都是路上殺人的貨。如果能在道路工程上做改良設計,應該能降低用車習慣不好的駕駛造成的代價。
不知道這學校周邊是否有設減速丘?在學校周邊廣設減速丘的建議應該可以重新考慮,過去抗議減速帶的聲音一直都有,那會逼駕駛降低車速,老實說會讓駕駛感受不好;有些機車騎士是不知道要減速而摔車,所以也反對。但減速丘應能降低這次這種意外的傷害程度。
立即下載
車子高速駛過減速丘會使車身彈起,車子的速度跟方向都會受到影響,彈起來的車子無法繼續直直往前衝,撞擊力道會降低很多。幸運的話,旁人看到彈起來的車子有機會閃開,最幸運的只有駕駛自己撞到,而駕駛在車內受到車身保護,不至於撞死自己。
不管駕駛是蓄意撞人,還是自己失去意識,降低其他用路人的風險應該是合理的做法。除了在學校周邊插滿速限30的標誌,直接在道路工程上加防護設計是有價值的,畢竟不在意他人的駕駛就是不在意那個速限標誌,失去意識的駕駛他也看不到,但車禍卻是實實在在的傷害,物理性逼駕駛減速或阻止加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其它諸如設置人行道、在人行道邊緣安裝實體護欄,都是很實在的方向,雖然跟這次的車禍影響不大,要全面推行也真的不太容易,但希望能持續推進。
車輛暴衝無法擋?新北三峽北大國小車禍要怎麼預防?最佳設計在這裡!【貓頭鷹交通書】事故調查EP.23。
這個影片在講的道路設計就挺好的,技術性使駕駛自然減速,或是阻止駕駛持續加速,都能大大降低傷亡程度。我之前在其他國家坐車的時候也有注意到,他們的車輛時速不快,道路不像台灣這麼直,會沒事出現轉彎處,明明方向就沒變,後來才知道是刻意設計。
Facebook
三立消失的國界,這是記者採訪日本交通設計的影片,推薦
Tsu☯︎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也有看到那篇5年前同一人的案底,有點細思極恐
loveumydear: 感覺這個駕駛問題很大,不知道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_~
如何避免讓不適任駕駛開車上路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同時,如何在馬路設計上降低危險駕駛造成的傷害,也是一個思考方向,甚至可能更重要。我們無法預先防範哪個問題駕駛會鬧事,但能降低駕駛發瘋造成的代價。
Facebook
這篇有段寫得不錯:
「交通安全不是靠懲罰壞人來撐起來的,而是靠設計出一個即使好人犯錯也不至於致命的環境。」

還有留言裡的一句「人會犯錯,但錯誤不該致命。」
如果環境能逼駕駛的車速無法超過35,傷亡程度必然能降低很多 /_\
是說,改善交通安全的方式,必然伴隨車輛減少、車速降低,以及必然增加的通勤時間。無論是是中央還是地方,不管是哪個黨派,改善交通安全不見得有選票,但塞車一定掉票。
caranrod: 向你請教,那條路是上下學時段不能進入,還是任何時段汽車不能進入?
phaps: 它有一個時間規定,大約就是在上下學和車流高峰期不能進入
別的時間可以
詳細我要去查一下,但那個人開車進去撞人的時間是不能從那個方向進入的
caranrod: 原來如此,謝謝回覆。真是太可怕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