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months ago
[雜] 大半夜又在思考不重要的東西
latest #30
+-×÷ 〰
5 months ago
感覺我好像太注意尖銳這件事,幾乎沒有辦法抱怨自己身邊的人,但又無法當著對方的面直接指出哪些是個問題,因為當我想這麼做的時候總會把忍不住要出口的話往回彎折整整三圈變成語意不清的、盡可能無害的哀嚎。我好像沒有與在乎的人交惡的勇氣,即便我向來不留下痛苦的關係。

我想在每個人的記憶都是混沌但好(???)的狀態,只有離開的時候才會想起我的重量,我好不希望別人想起我的時候,聯想到的是「麻煩」、「厭煩」
+-×÷ 〰
5 months ago
只是會進入有點我的地獄是我的微妙狀態。
+-×÷ 〰
5 months ago
以前總認為世界上除了我之外的人都很敏銳、聰明、善於體察,在這個環境下,我變成了一個不會說謊的生物。原因單純只是,我認為一說謊就會被發現,會從任何一點微小的角度中被窺見,會因為我不夠努力的演技、不夠自信的姿態而被懷疑。當被懷疑的時候,謊就死了。
立即下載
+-×÷ 〰
5 months ago
長大後(邁入兩歲後)發現世界不是這麼運作的。身邊多的是遠比我自認單純還要更單純的傢伙。在那些惡意與傷害中,有許許多多,來自於純粹不善理解話語背面含義的人(即所謂的委婉和委婉背面所傳達的目的和姿態),他們不是有意為之,單純只是,沒有發現。

我一直認為那是一件好事,因為容易發現的人當中,有許多是容易內耗、想太多的人。可以直率地活著,很好。
+-×÷ 〰
5 months ago
甚至於說可能因為這些人離我有些遠,反而會更好奇他們的生活和想法,有時也讚歎他們的實踐力。一部分的我覺得,作為什麼什麼的齒輪來說,他們是更容易出現在熄滅的鎂光燈下的。標示為真正有意義的那把尺上,他們是更容易被衡量的。所以有時候,我羨慕著他們,我感覺自己停下太多時間,為了留下什麼卻失去了自己,一座拿捏不好比例的沙堡在尚未建造完全之前便被時間沖過——一次次的——所謂的「完型」路過我後留下另一種、徹底的、有機的印記,每個印記都是影子,因而對位出了光的存在;而我卻只是一粒沙子,在淺灘上餘下一粒沙的影長,可我的眼睛……看著的世界如此模糊而廣袤,因而訴說了所有不必要的抽象。
+-×÷ 〰
5 months ago
我清楚記得與明白那句話,說著一種釋懷與可悲,帶有命定般臨死一樣詛咒的祝福之語,那是在書上看到的,不記得是哪本書了。「說蠢話的人,有覺悟為席間的氣氛犧牲。」有時候我看見蠢話,心卻害怕了起來,我不知為何在晴朗的綠地中害怕小心翼翼的腳跟投射出的身影,會讓對側露出的光撲滅成枝椏,但我們的單位呢?我們的大腦……在說許多話之前是生活在哪裡的,我們的殼……

文字或許終究只是影子罷了,但是,在更加實際與深刻的觸碰中,華而不實的資訊卻比4D電影院要來得多。我感覺我只能成為別人想看見的我,但別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的話又說得太含糊了,以至於沒有可能被看懂。其實是因為每個人都太努力去生活了吧。
+-×÷ 〰
5 months ago
很不合時宜地想起某人(不是這裡的大家)
詛咒你……過得好好的……
+-×÷ 〰
5 months ago
然後不管是什麼關係好像或多或少都會有「你沒在乎我」『我有在乎你,我是這樣在乎你的』「(原來我有被在乎)」然後最後還是掰掰的過程(蠻好笑)
我的地獄真的是我 崩潰
+-×÷ 〰
5 months ago
不過看到痛苦哀嚎還是蠻快樂的就算是演的也請多演一下,謝謝,雖然祝福離開我的人(或我離開的的人)都能過得好好的,但還是莫名有信心對於一些存在來說我有很多值得想念的地方吧,可能真的太怪了(自認) (註:不是跟大家說)
+-×÷ 〰
5 months ago


拉回開頭。有時候我離題是為了委婉,不過度聚焦在我主要想表達的事上,降低尖銳感,變成更開放式的自我談話,但是這個思路似乎很難、非常難被發現,連我自己都很少意識到這件事,突然能夠理解為什麼現生容易被當成沒有主見的生物,講一講就離題(感)也難怪吧……
+-×÷ 〰
5 months ago
雖然我是沒有很討厭被當成沒主見的生物啦(ry
很容易聽到八卦呢嘻嘻
+-×÷ 〰
5 months ago
幹我的地獄真的是我
+-×÷ 〰
5 months ago
突然想起之前因為「同樣一件事」必須跟兩個不同的人說,雖然兩個我採取的做法都是相同的,但結果就很不同。

因為A是看著單純實則考慮很多的類型,B好像真的沒在想,太直。結果變成A(感覺)真的有聽懂我想表達什麼,但B依然故我的狀況。

我的極限好像是(面對內心並不真的在乎的人)會先詢問,然後再切問題點,當對方正面回應後我就會開始離題(……),本意是希望對方已經有將話聽進去,就不要過度深究(給台階下),開始聊一些對方容易應對和回答的東西……
+-×÷ 〰
5 months ago
但對於B來說,或許就顯得我沒有那麼在乎這件事吧。雖然當時其實用了比A更嚴厲一點的態度,但。
+-×÷ 〰
5 months ago
B可以去死嗎(幹幹幹幹突然暴怒)(毀人設

想到就氣
+-×÷ 〰
5 months ago
但A感覺也是很可怕的人老實說,自戀狂跡象的人都好可怕,現在遇到特別有魅力的人反而扣20%印象分然後列入觀察名單
+-×÷ 〰
5 months ago
+-×÷ 〰
5 months ago
世紀難題:那些有實踐力、又有同情心、又富敏銳度、又高情商的生物到底都是怎麼長出來的
真的好難想像一個溫柔又堅定的自己,感覺並不是我
+-×÷ 〰
5 months ago
想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吧……
+-×÷ 〰
5 months ago
因為很容易觀察到更好的例子,所以很容易把問題繞回自己身上,察覺問題跟解決問題的距離真的好遠
振作
+-×÷ 〰
5 months ago
感覺有些東西其實跟表達技巧有關係, 表達能力真的死去,「我爸媽沒有給我表達空間ㄚ!」有時候認知到自己身上好像很多責任(但都是自己擔起的)然後默默前行,變成有點難關照個人(因為覺得很尷尬)於是這樣那樣一切都克蘇魯但事到如今也不可能突然做出什麼「如果我把我身上的行李甩在這會破壞你花圃的美觀程度嗎」之類的發言
+-×÷ 〰
5 months ago
我的地獄真的是我
真的
+-×÷ 〰
5 months ago
當初設的定位就是地獄預言了吧根本嘔咪
+-×÷ 〰
5 months ago
好希望只要跟在別人屁屁後面撿DD就好
+-×÷ 〰
5 months ago
幹但別人跟我在屁屁後面還只會撿到屎

幹幹幹幹幹真的太好笑(笑醒
+-×÷ 〰
5 months ago
噗主的克蘇魯程度 :2000%
(哪天點開這噗的旅人:被嚇跑
+-×÷ 〰
5 months ago
但是不想太多就是生物本能吧,或許因為我的本質是一團模糊的東西,要避免試著說清,但不說清就會忽略,忽略在一些時刻會使我痛苦,但本來忽略就是慣性發生的(無論本質是什麼,因為他人對他人而言向來都是漏的)

重點應該是,我應該怎麼引導他人給出能夠讓我舒適相處著的姿態,而不是理解我。

咪……好像有接觸到真正關鍵的部分
+-×÷ 〰
5 months ago
好吧結論是我愛閱讀到這句的大家 (油
+-×÷ 〰
5 months ago
感覺換位思考也是我的難題,現階段都只是用習慣去迴避衝突而已
+-×÷ 〰
5 months ago
嘶……但是對我來說最舒適的距離可能反而是不夠親暱的親暱關係,好微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