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鈴 ▸ 閃亮燈籠精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發現我之前的焦慮想像太跳躍了,我想像中的戰爭畫面是房子炸光然後敵軍正在撞爆我家的門
然而原來前面需要經過的一大堆過程需要一大堆數學,包括敵人有沒有足夠數量的彈藥、瞄不瞄得準、一次需要多少人發射這個彈藥、因為太貴了所以消耗彈藥的話可能會怎麼趕工或補充(然後有機率補不上⋯⋯?)、因為需要集結時間超級可能會被我軍盯上下手、因為算數學後不划算所以不會使用這種策略⋯⋯
他沒經過這些事情還真到不了我家門前呢(?
我今天很快翻完 #阿共打來怎麼辦2 的時候,有一種被數學拯救的感覺(?
latest #8
最療癒我的一句話:
「軍事內涵中很大一部分是管理」
看到這句真是感覺得救(????
世界上的管理問題太多了,不要說管戰爭,管專案就在整天著火了,沒什麼可以天衣無縫的(??????
看到裡面很認真計算「這顆這~~~~麼貴的飛彈可能兩發中一發,那然後就需要兩倍的數量,然後如果要這樣發會多久打到差不多,然後他會很難補給因為這很高科技,因為ABC零件要組起來就算他們三個的良率都是90%,但組成後就是有可能變成剩下80%,這樣準確率就會ry」
還學到了軍用東東一開封要保養就很貴貴,啊這麼貴貴ㄉ東西沒搞好還會過期,過期了就會爛⋯⋯我的天⋯⋯
立即下載
書中的良率說明教學:
他用ㄌ電池比喻,假如一個電池出廠是3天最大電量好了,民用的場合大概是最大電量劣化到剩1天的時候才會想換電池,但是軍用的話2.9天就該換了

WTF太難保養了吧有夠精細難怪很貴⋯⋯
總之這本是比想像中更加充滿數學,但也充滿邏輯故事(?)的書,我覺德很謎之衝滿了邏輯反轉,謠言澄清的過程彷彿在看爽文(????
作為參考現況或者創作做功課(????)都很推薦ㄋ
話說我沒買一直接買二,因為據說一是在烏俄戰爭之前寫的,二的作者序有說是按照烏俄的實際情況去看武器實際效果來分析推論
原來一和二有這樣的差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