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暮創茶Repo(1140528)
latest #9
* 其實這次的文章算是失敗的,角色沒寫好,沒寫出該有的人物厚度,其實在寫的時候應該再多找一點回憶錄的,並且想辦法平衡好過去事件、事件的影響、今昔的對照
* 標題「遲暮」:第一層是陳國華本人的遲暮,第二層是陳國華代表的、曾與共軍第一線作戰過的第一代遷臺世代的遲暮,第三層是伴隨著第二層的、特定時代記憶與敘事的遲暮其實考慮到意象的話,遲暮也很形象
* 主角設定:陳國華,1927年生(民國16年),這個年份設定其實對應的是南京法統的誕生年。外省一代,家中是國府統治區下的士紳,抗戰時至大後方,抗戰尾聲時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入伍為青年軍,內戰中歷數場戰役,部隊潰散時是少數回到建制的人員之一,隨後隨軍撤臺,中校退役後轉入黨公職直至退休,並領有光華獎章等獎章。這個出身是特意設計的,他的背景跟遷往後方的重慶國府的基礎是更近的,而非戰時的親日派, 或是所謂的國共合作派。 順帶一提,「孩子們想往哪走,勿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攔牢的。」這句是我查過方言以後選用的方言與國語混合的句子。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設定我都寫了進去,比如關於獎章的設定我在寫的時候還沒能塞進去。
* 其他沒塞進去的設定:主角其實以前在家裡留了民國60年和民國68年的報紙乃至於解嚴後從市場上蒐羅的《自由中國》雜誌、主角的兒子與孫輩都按規定服了兵役。
立即下載
* 補充之前查到關於外省老兵的禁婚令:1952年(民國41年)政府為了減輕財政負擔與防範女特務以刺探軍情,制定了《戡亂時期陸海空軍軍人婚姻條例》(又稱《禁婚令》),限制超過 28 歲的軍官和技術士官才能結婚,普通士官以及士兵不准結婚。《禁婚令》的頒布,等同剝奪軍人的婚姻權,時任行政院長的陳誠認為條例雖然重要,但「當兵當到老,不准結婚,不妥當。」(但民國41年的時候主角已經是軍官了,倒是這條命令影響了大批基層的外省老兵)
* 關於川普:(陳國華:世界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特別寫出來其實是想要表達,即便是看過冷戰、看過後冷戰的主角,也難以理解當今的荒謬
* 關於病房:作為中層軍官後來又成為了黨工職的主角相對於最基層的老兵其實經濟狀況很好,以至於他能住在特殊的病房裡
* 關於子孫輩:主角對於子孫輩的未來除了希望保護他們免於遭受他們那一代所遭遇的以外,其實沒有太加以限制,或許算是一種開明?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他認為除了提供一些幫助以外,他做不了什麼。確實做不了什麼,就是如果老二真的通共賣國的話會被他大義滅親告發到調查局而已。
* 關於冠廷滑手機的描寫:除了有割裂時代差異的效果以外,這兩句,後者是在一個海軍退役(?)的FB好友上找到的,而前者其實出自……毛澤東之口,而這裡只有寫出這兩個貼文也是刻意設計過的
* 關於主角支持過的政黨:上面有新黨(其實也就民國84年前後)的原因是,不同於大家所熟知的抽象樣子,1990年代它曾經以都市中產階級利益、改革者面目出現過,甚至90年代還出現過如今沒人敢想像的DPP-NP大和解咖啡提議,當然它後來成什麼樣子大家也清楚
* 關於大罷免:(陳國華:國家/KMT怎麼成了這個樣子)跟上面川普的部分差不多吧,順便提一下裡面對於這部分的立場設定,四代的冠廷後來簽了連署書,三代的偉中其實更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業上,二代的大哥轉傳了文宣,只不過是藍方罷免的文宣,一代的主角只是對著局勢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後來便回去述職了
* 關於結尾的郝司令:指的是1970年代初任陸軍第一野戰軍團司令,民國109年逝世的郝柏村,主角與他相差大約8歲,退役前後兩人的地位也相距甚大,但在一些層面上,他們是同一代 ,不管大家對這一代的看法或觀感如何,隨著這些代表人物的離世,他們這一代基本上逐漸淡出,也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讓出了更多空間呢(笑
* 作者留言:再次感謝創作組長願意在最後一刻收稿,並為令大家感到不適道歉
「如果為文中展現的現實感到緊張不安的話,那就喝點沙士、奶茶或其他飲料,然後行動吧,無論是朝向何方,願我們在烏雲散去的陽光下重逢」
最後附上這首,裡面因為許多原因一些東西可能有特定偏向,嘛……大家自行論斷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