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八月場的死線倒數兩個月是什麼妖術般的事實

(咳血
於是我就去開了箱,整理地(進度三分之二)還有做了堆肥。
其實之前接收了我哥的兩大桶堆肥不用做也沒關係...但因為要訂苦土石灰就順便買其他材料了。第一次使用豆粕比例大迷走,不知會不會失敗。
豆粕混進來後整桶變得好像麻糬的花生芝麻粉~
U!nice U擺攤
這次有買瓜網想說還是給小黃瓜搭個軟網子吧?雖然都已經六月了。想到幾年前買了很難用的瓜網好不容易搭起來,但把瓜種死了。今天去看土的狀況都很好,只是怕如果換位置日照不好。如果可以不要重堆土畦是最棒的...除了位置拿不定主意之外還要種什麼也好沒想法。買瓜苗的時候再來想。(是有點想全種A菜
最近花好多時間猶豫。但長久猶豫後的結果也沒比較好,可能因為選項也不多吧。有時還是很難理解自己到底在想什麼。
雖然很熱蚊子又多但手一碰到土就能感受到想要逃避在體力活裡的心情。

最近入手的簡體書。左邊兩本是二手書店折扣的時候撈到,上個月寫稿的空檔跳著看了一些,非常實用。
讀教學書可以看到許多好看的作品摘錄也超重要。

雖然時隔多年才重新看到第一集的開頭但天哪羅琳文筆真好。
可以從內心發出「真是太會寫了」這種心情也好快樂。

還有夜訪吸血鬼。
短短幾行就這麼好看。

然後是讀到這裡才知道秘密會議原作是小說,台灣好像沒有所以也手刀買了簡體。
是說上次託經營書店的朋友幫我訂了伊恩的遊記,順口聊了一點中國的出版市場。其實就是一個令人絕望的落差,真的不要比。最近也是翻出以前波赫士的訪談時翻到版權頁看幾刷,以我淺薄的認知覺得波赫士在台灣算是偏小眾,訪談這樣的類型有點難想像可以賣出這種數字。
講這個不是針對利益,只是就一直覺得知識的資源有差異。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個人的感受),台灣的翻譯品質實是瑰寶,需要大家溫柔多金的守護(好
最近寫podcast腳本的時候也會想說,想聊的除了一些絕版書也有簡體書,但就變成好像在鼓勵大家買簡體書。也不知道這樣好不好或會不會被貼標籤。(最後結論就變成還是先好好學英文(喔
嗯往好的想的話可以當作是我在敲碗再版或繁中本呢!!!(好正面喔
前天書房有會飛的G但沒抓到就把希望寄託在天花板上的喇牙然後把門縫封死。剛剛打開門看到喇牙在地板上,他有點小隻,真的吃得下肥G嗎。感覺是沒有吃吧。但G到底跑哪去了?!
想了幾天終於跟火山講完後覺得比較能接受的事。講出來的效果是不是很神奇,比在心裡想「我好像能接受」,講完後是真的有接受的感覺。
是因為這次擺攤注意到了以前沒有意識到的許多細節,所以負面的想法也隨之改變。其實現在我還是無法辨識大部分人類表情代表的意思,或者不要說真人好了,動畫或影視通常也不能。我覺得光是這點就大幅影響了看待世界的角度。
我是常常會想,不知道故事寫出來後看的人會不會覺得都是一些理所當然的事,可是這個人寫得好像是個滔天新發現一樣。閉門造車的擔憂是時常有。連帶的對於別人的反應或者對事物的認知也都沒有很明確的判斷,就是一直都很鬆動。
之前狀況不好的時候就很容易把所有現象都連結到負面的意義上。
這次是明顯感到變中性了。雖然還是有很緊張的時候,但想想自己這種解讀表情的缺陷,反而覺得可以不要放在心上。
而且畢竟,我現在寫的東西就是真的在各種嘗試。雖然不知道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要持續多久,但比起以前硬要把所有事情都硬兜在一起做成結束的樣子,現在這個一直流動的狀態還比較踏實。
壁虎發出的聲音好像循聲者。
對惹我看完影集第二季終於開始玩最後生還者1!
現在是以嚼口香糖的方式對抗3D暈,抱著大兔子玩偶的方式減緩腎上腺素的分泌(啥
然而火山卻在旁邊故意講一些激怒我的話還錄影下來。(怎有這種人
我覺得是之前還是會一直想人真的有辦法完全不在意作品有沒有人看嗎,但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好像變得不在意後,就覺得那是另一種狀態耶。也不是說耽溺在自己作品裡所以不在意。有點像是把「作品」和「被觀看」之間的路徑修改了一下,變成不是直接有關聯,還是有點點關聯只是比較遠,有人看變成比較是後來發生的事,但沒有連接在直接的意義上。
同時「被觀看」這個點變成很大的一個群落,因為有人看代表著另一部分自己不理解的分支出現。我不會知道看的人有什麼想法而且也無法完全的理解,所以被觀看會被放比較遠,歸類成無法控制的部分。
與其一直腦補沒人看的原因-->不如認知到那其實就是不可控要素
這樣說的話修改路徑感覺比清理掉溫和很多。這也是之前突然在想人真的有可能完全忘記一件事嗎,的時候,那陣子我作了一些關於遺忘的夢。但我覺得那是一種...有點像是因為認知的方式改變,所以視角也隨之改變的狀態。後來翻去年的接龍發現裡面有類似「真的有事物會澈底消失」之類的話自己也嚇了一跳。可是重新接線應該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是了。
這好像現實物質的斷捨離,強硬地丟掉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後遺症而且更難解決之類的。
~~~平靜的分隔線~~~
又到了會突然發現自己對任何事情都毫無慾望的週期。這次意識到的瞬間心裡發出了

很棒喔

的聲音
(比起以前更加的不容易進入亢奮狀態實在是件好事只是適應需要點時間)
但在對身體狀況的檢視下回想起春天的波動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夏天是另一種狀況可是想起來會覺得「哇塞那麼敏感也太恐怖了吧」的我換了一個季節就跟換人格一樣呢(
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做喜歡的事或討厭的事都沒有什麼情緒流動。
所以聽什麼節目也都沒太大的感覺(痛苦的感覺也會比較模糊,我有點喜歡這樣,但就是有點缺乏衝動(什麼衝動
這樣說可能不是很好,但比起立法院的新聞,網紅才是真正和民眾距離更近,更容易造成影響的存在。這一點真的很驚人。每天看,每天參與對方的生活,看到人家用什麼就去購買,做什麼食物就跟著做,這樣的生活細節遠比大事件來得切身有感。
這是最近跟一個剛認識的朋友聊天後慢慢有的感受。
不是因為對政治麻木而是因為當下那個最需要照顧的自己近在咫尺,無法拋下轉而去看遠一點的事。
上面最後兩句不是在說朋友麻木,是聊後我自己聯想到這個部分的。
其實當時只是覺得:我知道比起我寫的這些不著邊際的東西,普遍大家關注的是什麼,我一直都不是不知道。只是因為我和我的情緒距離比較遙遠,所以許多事情都得間接地陳述。
但我聽見別人的吐露時依舊會有一種感覺,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之重無法度量,然後當對方說不然你把它寫成小說吧...的時候,那個重量的溫度是我自己從來沒有的。
我心想對呀,那才是大家在乎的事。
(我都不是很知道我到底有沒有把自己的痛苦當一回事了)
然後過了幾天早上睜開眼時突然想到我爸媽生活的那個年代,不知怎麼就像是我也經歷到了一樣,好像我心裡有投影片。我想到那個時候不管有多難受我爸媽都扛到了現在,就覺得自己這樣不算什麼。
最近最好笑的應該還是在隧道裡覺得路況不太妙的時候跟火山說,我還不想死,我才剛開始喜歡自己。
說這種立旗的話真的超智障的。
因為最近我真的開始能在想起一些平常會很難過的事時,突然覺得其實我這樣子滿酷的。不是強裝開朗而是自然而然地覺得喔那樣其實滿好的。想一想畢竟我也都會覺得這些特質在別人身上滿好的。
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世界整個翻轉了過來,或是我五月過後大腦有被外星人換掉(別再胡說了)
偶爾也會覺得「咦難道我其實是超討厭這件事但之前都以為是喜歡嗎?」
這樣還滿塞口怕死的XD
(可能其實是超討厭的事是畫畫)(但可能是一半一半啦
說起來比如說超喜歡一個人,就也會有超討厭那個人的部分,這個不知道大家覺得有嗎?
我有時候覺得好像這樣才是正常的,代表有完整的了解那個人。
但說超好像就太極端了一點。
最近時不時會在心裡重複宣導人生幸福守則:不要腦補。
我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開始發現我不那麼喜歡他的地方,不知道是自己特別熱愛去發掘討厭的部分?還是因為注視他的時間多了,就會看到一些之前沒注意到的~
臉盲滿級的我終於也認得出在其他劇看過的一些演員XD
小說感想目前是覺得以那麼多角色的故事來說依視角分篇章是個很省力的作法,以及雖然好像差不多都只寫該寫的部分,還是有些作者想刻意展示的細節滿有趣的。跟以前讀過他寫的短篇的特色連結在了一起。
1即使是感覺不太合理的設定也能說服讀者接受(我覺得這是選擇奇幻作為背景的原因之一
2不在結構上花太多力氣(用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說故事
3敘述清晰果斷(同時也不花太多時間在可能會阻礙劇情流暢的表現上
還有

小惡魔賽高

(喂
memo一下最近翻出古早的村上訪談特輯覺得再讀有很多不同的感想
之後有空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