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定位與轉型的一些想法
亂入隨意 想到什麼打什麼
可能不會有太多好聽話
對批評接受度低的人建議就不要點進來了
latest #10
安醬⭐️赫宰坑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其實這整件事情討論起來真的太龐大了、每個人的基準點都不同,不會有什麼溝通的可能性,也不是粉絲能決定的老實說。所以我就純從我自己的基準點來談這些事情。
首先,我覺得今天要討論這些事情其實有個決定性的差異是SJ到底希望是
1.陪伴老粉的就好的半養老狀態
2.還是有企圖心的繼續吸新粉、在kpop戰場認真拼搏的狀態。
更進一步甚至是20週年之後,SJ會以什麼樣的頻率活動的問題,如果20週年某個程度會是最後一次的極認真回歸,那我覺得就專注在眼前的專輯,好好弄好,其他什麼都不管也無所謂。
安醬⭐️赫宰坑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但如果放眼以後仍有繼續拼搏的打算,那我覺得最關鍵的是SJ跟五中心都要嚴肅地意識到這是「轉型期挑戰」的問題。轉型期對幾乎每個偶像團體來說都是最困難的事情,以前沒有那麼多活動這麼長時間的團,比較少人在談,但如果未來越來越多,二次轉型、三次轉型也會慢慢越談越多。
順帶一提ITZY跌跌撞撞摸索這麼多年,終於在幻想朋友後找到轉型的切入點了,這點真的非常值得恭賀,也值得我們學習。ITZY中間也是出什麼都被說這說那,彷彿轉型無望,但我想就是有很明確的「我們要轉型」的目的性在,才能試到最後讓ITZY找到出口。
我想說的是如果連這樣的意識跟心態都沒有,那就是只能停在這裡了。
如果確定要轉型,轉型成什麼樣子也就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雖然五月天現在這樣那樣,但我還是覺得《後青春期的詩》是天才之作,足以對標。在這張專輯之後,以前的歌還是能唱,但附加了更多意義,觀眾也能找到新的切角去感受以前的歌。《後青春期的詩》是用坦然的姿態,告訴粉絲我老了,但有一些東西不會老。
反而是這樣的坦然,成功推進五月天的轉型。
對我來說SJ現在就是卡在一個,不願意談老,但難以抵擋大眾有這樣的印象的狀態。以我個人的想法是會覺得像五月天那樣接受它然後玩弄它是最好的,但也完全可以理解這一步跨過去就很難跨回來了,要做這個決定不容易。
但我確實也覺得這不是唯一出路,如果有其他想嘗試的世界觀,未嘗不可。當代的文化消費產業,比以往更重視故事跟世界觀,以及參與者在過程中感覺到的體驗與感受,對舞台品質的要求更是日益增高。除了魅力點外,你能不能在其中找到共鳴、找到投射,我私以為這是現在偶像能不能吸引之外一個人留下來的重要因素。
某個程度我覺得也是那個韓飯留言裡最核心最深處的東西。可不可以搞笑?可以,但不能讓觀眾覺得你只有搞笑。有些海外飯把重點放在「看他們其他影片會知道他們有多用心在音樂」、「搞笑本來就是他們的色彩」這些都搞錯重點了,這些跟要如何扭轉大眾印象的討論並不相關,純粹是拿A說甲。
當然這些想法「本身」都沒錯,如果SJ要半養老,確實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就好。
而我自己談這些事的基準點是我希望SJ能繼續拼搏,也因此我的觀點絕對是由此出發的。
回到搞笑這件事情,我覺得泳知跟安俞真就是非常好的示範。我們會因為他們在綜藝裡面很好笑,就對他們的舞台沒興趣嗎?
不會。
大眾印象是個複雜的有機體,它裡面可以有搞笑,當然也可以有其他東西。韓飯今天提出來的,就是希望哥哥們可以在這個有機體裡面加入其他東西,讓它搞笑的比例不要那麼高,才不會看起來只有搞笑。
說真的我是完全不知道錯在哪裡。
這件事情放在一年前我可能會很生氣,但現在我倒是蠻平常心的,可能是我已經頓悟,山不轉路轉,我在SJ看不到、投射不到的東西,我去看其他團自己想辦法補比較快。
「不喜歡不要追。」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所以還是回到最開頭的選擇題,如果流失跟不開發都無所謂,那其實這些討論真的都無所謂。但如果有所謂,SJ就是要想辦法去改變現在的狀態(更別提這兩次團綜的品質都堪憂)
安醬⭐️赫宰坑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想睡了、先睡一下明天再起來繼續打,但睡之前我真的是忍不住要說,公演舞台真的該換新歌了、好膩、BS既然都不開麥了,換其他首不開麥的主打也無妨吧。現在的公演set基本上2017就能演了⋯⋯當然我同意歌曲知名度有差,但都2025年了,我不覺得除了sorry sorry外 其他首歌對大眾來說的知名度會有多大差異,然而對粉絲來說,現在這組公演set已經看了三四五年了⋯⋯對團體舞台感到乏味,真的是我開始看夢夢的主要原因。(但演唱會當然還是非常好看,所以演唱會期間我非常快樂,追星滿足度極高,我說的是在ss9結束之後)
安醬⭐️赫宰坑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唉我再說一句就好、怕我起床後忘掉
反正我獨自糾結多年的心得是
SJ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但成員也確實來到了各有重心的人生階段,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付出等同的要重整的時間跟心力,能維持現在這樣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btw我有時候會想這或許是赫海圭離開的原因之一吧,大家的生涯規劃有一點點些微的差異)
所以我最後才決定放過我自己,也放過他們,就去看其他團吧。反正也不是說要退坑,只是像是真實中的一段健康關係一樣,你要意識到你不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取得所有,你要健康的,自己去找那些你想要有的東西。不要不放過自己。
不論他們決定做什麼,開心就好了,不要是犯罪都好
已經到了這群人不管做什麼都不意外的程度了
一覺醒來突然沒什麼寫的動力了,就是滿無奈的,好像每次都這樣,有人出來講比較嚴肅的話、希望可以這樣那樣,很容易就被群體指是毒唯。這樣的環境能帶來什麼好的刺激跟改變嗎?自古以來忠言逆耳。不過如果多數人覺得無所謂,我也覺得那就算了,只是看到還願意發出不同意見的欸噗被這樣對待,覺得有點難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