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中的時候,曾經有一次上課老師問我們:如果今天讓你投胎轉世,你是想要成為人生短暫但輝煌的蕭邦?還是在海裡度過漫長歲月的蚌殼?
作為音樂天才的蕭邦;
與無法自由活動的蚌殼;
感覺大多數人的答案都很明確,對吧?
那時候,多數同學都選擇成為蕭邦,雖然活的不久,但至少活的有意義,青史留名。
更何況,至少蕭邦是人類嘿。
但,我是那少數選擇成為蚌殼的人。
老師很驚訝的問我為什麼?蚌殼無法自由活動,在海裡還有許多天敵,雖然能活的久,但那有什麼意義?
而我回答老師:「蚌殼可以產珍珠啊!」
珍珠很漂亮,又珍貴,在漫長歲月之後產出的珍珠,難道不是一種生命的意義嗎?
而且作為蚌殼,我只需要擔心天敵與食物,不需要在意其他東西,做人可累了,需要擔心太多東西了!
而且蚌殼這樣活著,也沒什麼不好啊!你怎麼知道蚌殼活著不快樂呢?
「蕭邦可以做出著名的樂曲;蚌殼可以吐珍珠,如果是我,我比較喜歡吐珍珠。」
我這樣說完我的感想,老師一時啞口無言,而跟我一起選蚌殼的同學也跟我交換了眼神,表示他也是這樣想的:吐珍珠哪裡不好了?做蚌殼多棒啊!
是啊,做海螺,做蚌殼,有什麼不好?
安安靜靜的活著,安安靜靜的逝去。
不需要多輝煌的一生,只希望能留下點什麼:
可能是美麗的殼,也可以是漂亮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