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近況
latest #12
掰噗~
5 months ago
有這種事!?
https://images.plurk.com/lIJfUfe8s0vsK5tqTn6dn.jpg
之前參加朋友在教會辦的活動,結束時能從許多圖片選一張喜歡的,
我看到某張特別有感覺便選了,得到了溫柔的鼓勵:「展露真實的自己
我時刻提醒自己展現自己,

哪怕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哪怕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
哪怕我過去曾被攻擊過、
哪怕我恐懼,

我突然想要嘗試接觸新的人事物,
我告訴自己,哪怕我還不完美,我也值得被愛
立即下載
我重新帶著好奇心去看去聽大家的故事,也分享我的故事,對方被照亮後反饋我他們真誠的誇誇。

看見自己盲點區的優點,讓我感到開心,因為有種越來越完整的感覺。
而且我會更確信自己不糟糕,反而閃閃發光。

誇我!!!
我說的盲點區是心理學的周哈里窗,就是小學時會被要求畫四象限寫上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自己。

周哈里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本是看心理師拿來分析動漫主角,我覺得看到實作很有趣,於是拿來分析自己,偶爾讓GPT輔助我想起盲點的線索。

我覺得很酷的一點是盲點區不只包含他人知道但我不知道的面向,它也可以是他人稱讚但自己拒絕承認的面向。

至於他人和自己都不知道的未知區,就是我們不懂的、迷惘的部分,例如《聲之形》中的主角將也,在遭受霸凌後,他的未知象限便有「朋友是什麼?」,因為曾經的朋友在當下卻是傷害他的人
我自己的未知象限其實還寫著朋友是什麼?真的是朋友嗎?,因為我還在摸索,朋友、愛這些到底是什麼?我要怎麼辨認?
它有模糊的樣子但我不確定,所以它還留在那裡。

忘記在哪裡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方式,就是偶爾關心一下久未聯繫的朋友、了解他們的近況,然後各自又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上。
我覺得這很適合我,因為我真的不擅長持續追蹤大家的動態,那個資訊量超過我的每日配額了,以前嘗試過但累的是我自己。
但如果是久久聯繫一次,我可以負擔得起,我能為那段時間給予對方分享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自在的表達。如果開心,我會分享我自己的部分;如果低落,我會傾聽和祝福。

我喜歡那個狀態下的自己,就像一盞燈打在他人身上,讓他們知道自己並未被這個世界遺忘。
然後我好喜歡聊天,喜歡透過他人的言語和生命經驗,去理解這個世界的不同面向。

被說了我很擅長表達情緒、感受、想法等等細膩的事物。
也許正是如此的敞開特質,有些人會回報我他們的真實。儘管有一定的受傷機率,但我似乎因為以前的教訓,學會保護自己,在真的受傷前就將兇手推開並喝斥。
雖然還是有擔憂,但好像能相信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或是能度過療傷期。
不知道為什麼又想再重新提筆畫畫了

可能是相信自己值得?大概、可能。
很喜歡小雞你畫的圖 絕對值得的!
oranple: 謝謝橘蘋誇誇,好久沒有想畫畫的悸動了,我自己也很開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