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好好讀書】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 - 胡慕情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在所有可見的案情敘事中,劇本幾乎可以濃縮成這樣一句話:
被害者劉宇航之所以被殺,「是因為酒女林于如漂亮,愛到較慘死,典型男人版遇人不淑。」世人不問劉宇航為何去酒店。彷彿她們的相遇沒有前路,彷彿劉宇航從來不會起伏。
latest #10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首次知道這個案件是在X調查(會員影片)。
南投黑寡婦林于如 | X調查會員
聽完後只覺得,加害者已認罪,且案件來龍去脈(似乎)已經非常清楚,人證物證好像也不少,於是便當作一則臺灣發生的兇殺案看過。
這本書也只是順手買下,原本對內容不抱太大期待,直到今年性別馬拉松才打開書,沒想到卻將我對此案的觀點徹底顛覆。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我認為在閱讀這本書前,先看過影片——不論是X調查還是台灣啟示錄——會有全新的體驗。
先對案件有初步的理解,接著深入林于如的故事,最後再回頭看當初入門的影片。
在這麼做之後,我發現兩次的體會截然不同。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胡慕情採訪林于如過程中經歷的波折。第二部分則是林于如本人撰寫後再經過些微潤飾的自傳。第三部分是作者閱讀自傳後所做的田野調查與感受。
原本不是很能理解,作者為什麼開頭要用如此大篇幅講述她與林于如接觸的過程?直到我讀完林于如的自傳,就懂了。
就像普利摩·李維說過的,記憶不可靠。
林于如的自傳存在著許多處邏輯的錯誤、合理性的相悖,以及讀來稍嫌誇大其詞的劇情。但我們能說這份自傳沒有真實性嗎?顯然又不能這麼說。
立即下載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第一部分有點像預防針。不論作者本意為何,至少我在閱讀過程中,對林于如本人稍微有了反感,她與作者間的書信對話,也令人無法完全相信她的說詞。
這劑預防針讓人對第二部分有了心理準備,讀的過程腦袋會不斷思考,也必須說儘管漏洞百出,卻還是有它所具備的價值。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將自傳設定為原點,並不等同以傳主的眼光為準則,而是將其視為探問的起點。
不過,儘管不做闡釋或評論,林于如提供的自傳內容過於蕪雜,於閱讀會失去節奏,因此必須編輯。編輯時,必須考量事件與她生命抉擇的關聯、保留哪些有意義的細節以呈現脈絡,甚至她的語氣及思考節奏。這項工作極其不易,但希望透過類似編年體的順序重新分類,能與審判、媒體報導甚至是我的田野觀察相互串接,盡可能呈現「它們既不是一部作品,也不是一個文本,而是一場古怪的角力,一種對抗,一種權力關係,一場關於話語的戰爭,以及一場通過話語的戰爭。」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第三部分作者舉了2018年另一個案件,殺人者是一名高齡76歲的老婦人,她手持榔頭連敲丈夫頭部十三下。
當時,所有人包括律師都以為這僅是一起跟長照壓力過大有關的案件,但在我開始進行調查後發現不然:她的最大壓力源,其實是有精神疾病的長孫。
她殺了丈夫,但她同時慢性自殺中──自首後,陳奶奶被關入看守所,此後幾乎不吃不喝、喪失自理能力,原本體重五十多公斤,一路暴瘦。她以自責感,以社會框架她,實則是長期逼仄的女性標籤,凌遲自己。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這個案件無疑是林于如案的對照組。
這是一起帶有雙重歧視的悲劇:性別的、精神疾患的。而所有人都同情。法官在開庭時斥責陳奶奶的子女長期忽略母親擔負的責任,而檢察官並不上訴,對律師任何爭取緩刑的意見都不表反對。這一切,皆因陳奶奶有著「母親」的完美形象。因為她符合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所有期待:
一個女人,不僅要溫良恭儉讓、護夫愛子,她同時必須熬過所有苦難,才能崩潰。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這一段讀了後感觸很深,林于如案放眼望去,種種標籤貼在身上,「驚世媳婦」、「黑寡婦」⋯⋯彷彿這件事最驚世駭俗的是她未盡到媳婦與妻子的本分。
而媒體上的受害者是羽球選手,家庭事業有成(儘管書中與田野調查的結果並非如此),簡直是完美的受害者。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這本書推薦給對刑事案件或對臺灣司法體系有興趣的人,不論是抱著懷疑或是質疑的心態將它打開都好,其中許多關於測謊、智能障礙鑒定的解釋也都值得一讀!
蕭貪地瓜
4 months ago
-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