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關於信仰這件事
latest #25
基於昨天看了《看不見的國家》,針對小英所謂的信仰,我浮現的想法是:
「對於我好朋友選擇的死亡」

過去的我 一直覺得不把「生存的根本」設在自己,而是設在別人身上是非常逃避且非常令人無力的行為,因為對方如果一倒下,自己就會跟著倒下,自從我朋友跟著他的男朋友離世後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
但昨天看的紀錄片裡面提到,「自己的信仰是什麼」
我就想到,《地》讓我覺得有信仰是好事,卻也令人恐懼

而或許...我朋友並不是將男朋友當作根本,而是當成信仰嗎?
那我麼我一直思考的根本是不是太過局限、有點太決絕專一呢?
所以我去問了GPT,這個想法
以往我都是問組長的但是薪偷有GPT
立即下載

生存的根本依託於別人,是否是逃避?

你說得沒錯,如果「把全部的生存意義、價值、支撐點放在他人身上」,確實會讓自己很容易失衡,因為他人的存在/情緒/狀態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這樣的模式,當那個人倒下時,自己的世界就會崩塌 → 這是一種高風險的依附狀態。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那麼「信仰」又是什麼?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廣義來說是:

一種 「內在長期穩定的寄託/價值核心」
是 「不隨外界波動而輕易改變的東西」
是「即使世界變動,我也願意持守」的部分
/
信仰的確很美,也很可怕,因為它意味著一種「投入」甚至「臣服」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把另一個人「信仰化」,其實那是 把對方理想化+情感寄託在對方身上超過一般親密關係的程度,就不是單純的依賴而已。
在這層意義上,你朋友也許不是「把男友當成支撐自己生存的工具」,而是將他變成了一種 存在的意義/價值坐標,當那個「信仰」消失後,反而更容易產生深層的空洞感,甚至失去存在感。
你朋友的情況,很可能是愛與信仰糾纏在一起,當信仰失落,世界瓦解。
你現在正是在學會區分「愛一個人/尊重一個人/欣賞一個人」和「不能把存在的意義完全交給他人」之間的界線。

信仰是可以有的,但更重要的是信仰裡是否還有「自己」的存在。
當自己是穩定的,信仰才是美麗的,否則它會變成枷鎖。

所以,我問了GPT,我該如何培養以自己為根基的信仰感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簡單說就是:

我知道我是誰,我有我認同的價值/原則/喜歡的東西。

我可以愛人、喜歡事物、投入關係,但我不會因為失去某人或某件事就覺得「我不值得活下去」。

我相信「自己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換句話說,你的世界裡「自己」是穩定的一塊地基,而不是全靠別人搭好的棚子。
如何培養?
認識自己、反覆更新自己
寫下「我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寫下「我最重視的3個價值觀」→ 誠實/自由/善良/勇氣/創造力…什麼都可以

定期重新看:現在的我還是這樣嗎?有沒有改變?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練習愛東西,但不依賴東西定義自己
你可以超級愛一部作品、一段關係、一個人

但提醒自己:就算它消失了,我仍然是完整的我,而不是「失去它就不是我了」。

可以練習用這句話提醒自己:
「我很愛它,但我不需要它來證明我的價值。」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練習面對空白感、孤獨感
很多人會害怕孤獨,所以才把信仰放在別人身上。
但孤獨感是可以被練習的,可以從「小小的獨處」開始:

一個人去咖啡廳
一個人完成一件事
知道「我可以在自己陪伴自己的時候,仍然感到安心」

能和自己獨處、對話,是培養根基感的重要途徑。
給自己一些「無條件的愛」
這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很有用。

練習說:「即使我今天做得很糟,我還是值得被好好對待。」

不把「價值」綁在表現或別人的眼光裡。
有了無條件愛自己的基礎,你的信仰感會變得更穩定、更自由。
一句總結
你的信仰不應該是「只有在別人身上我才完整」,而是:
「我本身就有完整價值,能自由去愛人、愛世界,這些愛豐富了我,但不決定我。」
所以我來反思自己
1、「我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覺得自己是個麻煩的人,
最近開始交筆友後,有筆友問了我喜歡的類型
雖然我不免俗的拿大輔來當參考,但我歸類出了
「我希望對他人有敏感性、有同理心,溫柔、而尊重對方的人」

而這幾點,也是我很在乎也希望達成的
我在乎那些符合世俗眼光,不會太過放飛自由有存在他的責任,不過度張揚卻又在社會中留下一點存在痕跡的感覺
我喜歡強者的餘裕,所以我努力幫自己升級

而在此同時,我覺得或許我很難花很多時間在別人身上吧,畢竟連大輔我都不是無意識什麼都追了
連到我重視的價值觀
2、尊重(不管是他人還是自己)、穩定(雖然我覺得自己並不算是個穩定的人,不如說會有小劇場?)、第三個,或許是懂的設立界線?
我也不覺得自己很會設立界線,但是我正在嘗試對於一些人事物放上一個保護自己的界線
這算不算價值觀我也不知道
「我很愛他,但我不需要他來證明我的價值」

是的,我很愛大輔、我很愛畫畫、我很愛打排球、我愛海、我愛家人、、、我愛的東西有很多

「他們組成了我是誰」
但拔掉之後我會還是我嗎?其實我沒辦法想像他們消失,我可能會很痛苦吧
但缺少了一個,我應該、還是我這個本體吧
面對空白感跟孤獨感
其實我通常都是心靈低下才會感到孤獨 (幹
例如生病了擔心自己會一個人死掉,現在跟別人住了所以不會擔心ㄌ
昨天看完看不見的國家後也是感到孤獨
甚至有點想打給我妹聊天(

但我發現我沒辦法邊上課邊跟別人聊天我就洗洗睡了
所以我應該學的是幫自己留下空白吧
因為我一個人的時候通常都會瘋狂排事情,然後累個半死(心靈很爽就是了)
但自己一個人做甚麼事我是挺擅長的啦
那些過去的構成都變成了我的血肉,所以就算那些愛消失我應該還是我吧
裡面當然我終究有一天會遇到失去他們的時候
大輔、家人,這都是我終有一天會需要去面對的事情,我不覺得我能不痛苦

哀,總是想到朋友她對我說過,她男朋友之於他,就像大輔之於我一樣
不一樣喔,我還是覺得不同喔,但是我正在學習怎麼保有自我卻能維持我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因為最近一些看不太下去的雜事詢問過組長的意見,而他也提出了我所認同的想法
https://images.plurk.com/33Fm7Fn7ae6rlOSs0bUh3i.jpg
我理解、但我不認同
畢竟針對我有異議的小煩躁事情這件事,還是不可控的
雪兔:大輔Bot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不過組長我講這麼多需要你意見的反思言論,你卻會增加好感度,是有多M
我的話一點都不會覺得講這麼多思考或負面的話的人很有趣無法放心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