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2025 條漫比賽觀察紀錄
說明:練習以平台方的視角觀看作品,並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分析。這是之前聽其他人分享的概念,雖然無法擺脫創作者的角度閱讀作品,但也盡量避免太過主觀的觀察。
時長:一天(約8.5小時)
成功上傳5話的作品數:51部
實際閱讀的作品數:16部
先謝謝小夥伴整理資料~
個人主觀紀錄
latest #11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評選標準
- 畫風適切性
- 分鏡與劇情編排能力
- 故事完整性
- 內容市場性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因為只有給自己一天的時間觀察,最快切入的方法真的先看畫風,從主視覺跟每話縮圖快速判斷。
也因為時間壓力、太多作品要看,真的不會管這部作品前期有多少讚、訂閱等,甚至結尾小圖、作者的話、讀者留言也沒時間細讀,畢竟這些都不是評選標準。有考慮列入評分也是閱讀完全部作品之後的事。可能還會意外發現,呼聲高的不一定是入選作品。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若以畫風決定閱讀順序,那落在中間層級的作品就會有點吃虧。因為在短時間觀看大量作品的情況下,多少會閱讀疲勞影響判斷。實際可能會分天進行又是一回事,只是想表示基本功處理好還是比較吃香。
等前半部閱讀完後再回過頭閱讀後半部,是不是有劇情不錯的漏網之魚。但作為平台方且是比賽的情況下,也不一定有餘力做這件事。我的情況是一天內閱讀16部就有點吃力,更不用說一次看完全部。
立即下載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另一點,通常正式連載的作品會在標準字前放入上一話的內容。但在比賽中我覺得是雷點,如果是為了湊格數更雷。因為比賽是接續看,平台方我想也是比賽截稿後一次看,不會有隔週更新內容造成讀者失憶的問題。若照這情況,作者在比賽前一次上傳就好了嗎?我覺得不然,因為多久更新可能也是考量的點,前面也提到觀看、收藏…還是有機會納入評分參考。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接續前面有提到的分鏡格數,一開始閱讀時我沒特別注意,覺得參賽者會自己拿捏好。有趣的是,格數落差太大,真的會影響閱讀節奏。
然後有個小細節想紀錄,關於分鏡是否能讓平台方好判斷格數這點,我覺得會小加分。畢竟格數可能會牽扯到錢給多少,平台方好不好做事若能考慮進去,應該不會扣分吧?但會不會因此讓分鏡太過死板而扣分,又是另一個考驗了。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小小分享,去年比賽的分鏡數是每話最少60格,約3.5個月的製程。這次比賽因為從4月開始,最少只要50格。雖然格數合理,但是一路畫下來會發現,至少70格才能完整說好一話的劇情,更不用說韓漫都是80甚至90格起跳…真的需要一個團隊下去分工,降低週更的壓力。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先紀錄到這邊,接下來是等結果公布驗證。如果有新發現再做補充。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來驗證,公布八強後,有2部沒有在預測內。
其中一部是故事題材跟畫風覺得不錯,但當初閱讀時感覺分鏡要再調整,以及題材不確定是不是平台主流。
另一部是畫風關係在一開始被排除,賽後拜讀過後,覺得不論是劇情還是基本功,其實作者處理得蠻好!真的是可惜沒有閱讀到~雖然是主觀猜測,作者可能有將週連載的負荷納入考量而調整精緻度。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除此之外,我覺得大部分作品的分鏡跟劇情安排,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包括我自己。撇除這點,又回到畫風是否符合平台,以及技術有沒有辦法上線連載。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再來是這次比賽BG有2個獎項、LGBTQ+有1個獎項。實際入圍只有一個BG剩餘都BL的情況。在公布八強前的預測名單上,其實就可以感覺到品質的落差是一個問題外,參賽作品的題材量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正式公布入圍名單後沒有很意外,只是難免擔心最後公布名次時,大概會有獎項從缺的情況,以及會有作品拿不到佳作,只能先做個心理準備。
末 ✧ 秋末一點紅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如果拿不到佳作,也只是再次說明作品進步空間比別人大,認清現實回去繼續磨練。畢竟長遠看,這也只是一個檢視現況的過程,很好的機會驗證罷了。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