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SoTfvyDl5Sk5KWKzqMPxf.jpg
現在偶爾會去圖書館借書來看,記錄一下這半年為了情緒調節看的書單!
噗內想特別提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這本書
latest #6
潺☂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薩提爾講述了『情緒』的機制,以及作為人腦結構的系統如何演化,很喜歡這本書的部分是——人真的常常因情緒所困,長期壓抑或是不顧及他人抒發都有可能對於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那這本書在不否定情緒的前提下,提出如何去面對情緒的方法。

  透過擁抱以及轉化,幫助自己更好去覺察與梳理想法,能夠更有效地調和內心,在與他人相處時也能建立更健康關係!
潺☂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bAQ2F6IHTJY4AOX9I95QO.jpg https://images.plurk.com/2cVMzyWnL0wv4Oxlaab65o.jpg

  我蠻害怕面對情緒的,但看完書以後,理解到即便情緒確實會使行動引來危險和錯誤,但它的存在本身不是罪惡。書中提到的研究指出,情緒其實在「物競天擇」扮演的是一位幫人生存、適應與發展的角色。我們的腦會產生防衛機制,就像當我們遇到危機時,系統會產生恐懼,來警惕自己捍衛需求與權益。當情緒控制自己時,也可以問問自己最底層的需求究竟是什麼?
潺☂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Ag8PozR0IbGIRzp3D9E9k.jpg

  於是書中提出了冰山理論,上頭的冰山代表人的行為,而冰山底層壓抑的是沒有對人透露出的需求、被掩埋的委屈、抑或是想被尊重的渴望等等。

  但人本身都是獨立的個體、腦袋的想法也不同,這些自身的想法若是不說出口,也許對方不理解,這時候就要透過溝通達成一致性(前提是對方也願意溝通)。
立即下載
潺☂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dcQ5rLjI3hzi5wklD9kvn.jpg

  溝通是一種調和方式,雖是如此,無論對方能不能理解我們都無法強求,無法改變他人的前提下能做到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透過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這四個步驟,去接受情緒,並去理解自己是因為什麼想法、那些需求被忽略了而產生這些情緒,經過覆盤後去重新調整,並同時兼顧「自己、他人、情境」三種要素,最後為情緒畫下句點。
潺☂
4 months ago
  最後是很喜歡的一個觀點,我們常常會以二分法來分「正向」「負向」情緒,一個數值就像天秤一樣會有兩個端點,並非完全將重點放大於當下「好」或是「不好」、「極致享樂」或是「憤怒爆走」等等,而是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潛意識會有這樣的情緒,接納情緒,藉由健康的善用與調和讓端點平衡,來達到所謂的情緒穩定。
潺☂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大概是這樣,紀錄一下說說話,會開始看這些是因為半年前突然跟朋友大爆吵,很少這樣我自己也嚇到,意識到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心態,決定看一波關於情緒依附、自我覺察的書(?)
情緒一直是很難去控制的課題,自己也有超多進步空間,但如果能有意識到而慢慢改善就好了,所以在看完書同時也紀錄一些心得,邁向穩定情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