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我和棉條的一週年
latest #13
雞翼(負責幸福)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最初想說用棉條的原因,是因為太容易因為衛生棉長痘痘了,而且春夏濕濕熱熱的好難受,對於流量非常大的我不友好。所以想要轉用一下其他置入式產品。不選擇月亮杯之類的是因為麻煩,而且考慮出門方便還是選擇了棉條 對環保沒有貢獻的自私人類
還記得第一次用,蠻容易就滑進去了,但是不太能掌握更換的時機,所以還是曾經在轉用初期漏得一塌糊塗
對我來說最困難不是把棉條放進去,而是推進去。有些品牌的導管有夠堅實,推得不夠進去位置又會不舒服。
立即下載
可能我流量真的太大,我用一般的基本上必漏,除非是在經期快要結束的日子。但讓我苦惱的是,每個品牌的吸收力和形狀也會導致他們吸力有些不同,出現一些這樣的情況:

體感吸收量:C牌一般流量>A牌一般流量>B牌一般流量>B牌大流量>C大流量>A牌大流量

有些時候就不太適應(?)
不過搭配護墊使用就沒什麼問題,運動的話墊短短的衛生棉也是很安心 如果在經期首幾天運動會喜獲激流體驗一次
睡覺的話,因為棉條不能用超過八小時 但我睡眠時間一般不足八小時(ry
撇除以上情況,用棉條對我來說非常合適。再也沒有不適,出門在外都是清爽的,也終於不會感覺有血塊在自己腿間,彷彿有一部份內臟組織掉落了。
經期依然是討厭的,我可以不羞恥,但不能不厭倦。很感恩棉條讓月經的討厭值減低了,算是遇到了目前最適合的產品。棉條還是治不了經痛和經前綜合症
目前我個人的心得是:

置入:清理乾淨,半蹲馬步,放就是了,再作清理,護墊保底
更換,坐在馬桶,打開雙腿,拉就是了,再作清理,包好包妥

要坐在馬桶是因為慎防滴落/會有一些不聽話的血塊自己跑出來跟我say hello 先不用如此熱情喔喔喔
然後拉到時候棉繩會在食指繞一圈,或是用紙巾隔著碰棉繩
前者方便流量小、摩擦感較強的日子;後者是乾淨衛生/有時候棉條有沾到血的情況
fun fact是台灣買棉條好像是比香港略貴 物價爆炸高的城市終於有了優勝之處 可是台灣的品牌選擇很多,例如蘇菲和靠得住的棉條香港倒是沒看過,我們一般都是歐美品牌。有些時候快閃追星也會買一點回去,價錢雖貴一點,但就當作體驗不同品牌。

然而繞了一圈還是覺得歐美品牌比較符合我的月經情況,稍好的亞洲品牌是蘇菲
(不過現在買棉條還是要瞞著我媽,不然又要被念一輪真的煩,但凡我頭痛經痛手腳痛,她都能怪在棉條上,哎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