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想到這裡好像沒發過,上個月去了座·高圓寺,這次的主題是:

《寺山修司生誕90年記念◉小竹信節追悼》
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第78回本公演◉

第一次在日本看劇,也算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寺山修司 #奴婢訓
latest #12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7GQcY7pi8MLN9jO7qo1tx.jpg https://images.plurk.com/1S5mEFtoJ0dAmOQrp7ZT7k.jpg https://images.plurk.com/3wN1iNV0WyTax0kljc83ww.jpg https://images.plurk.com/3SXN3Q061OdEL1eUyxNE1e.jpg https://images.plurk.com/4cmnK8jdj6ayuFKCX48TXg.jpg https://images.plurk.com/12nnlRusO1nVB4duTctw22.jpg https://images.plurk.com/hlCiu2QvNyoMCUEmEyk9v.jpg https://images.plurk.com/29bORxu30OyHTZN5aJmpVU.jpg https://images.plurk.com/5oDVb4p7RSH4VC80KGhRXu.jpg https://images.plurk.com/5MzIr80ah8hBFIvVxcma6f.jpg https://images.plurk.com/3e4fTYUh8Hh9giXNxCK7KI.jpg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因為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的劇在開場前就是不能拍攝的狀態,所以從踏進劇場後就沒有照片,只有這些XD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第一次在日本觀劇,和朋友在純情商店街分開後,自己走到座·高圓寺,在外面就能看見今天演出的《奴婢訓》的牌子,走進去,不少人站在圓桌前等待,這天是千秋樂,現場瀰漫著一種讓我期待的氛圍。

先在物販區選購,到B1晃了一圈,拍了些演出海報的照片,13:30開放進場,一踏進座·高圓寺1,就被巨大的舞台佈景震撼。

以舞台而言並不算大,座位到K排,或許是因為是偏硬的椅子,以致於跟舞台之間的距離近到不可思議,坐在最後面也很享受,反而有種置身其中俯瞰全局的感覺。
立即下載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開場前,舞台上是幽暗的深藍色光,整個環境籠罩在一種微妙的昏暗之中,舞台上三兩個奴婢不停重複著同樣掃除的動作,等待各位「主人」的到來,也可以視為一種故事的延伸,亦即在劇場開始之前,奴婢們未能知曉主人的不知去向,也就機械性地執行著份內的工作。兩點左右滿員,音樂變換,劇正式開始。

開場不久就被戲劇張力震撼,以坐在椅子上宛如主宰者的全裸男人為引子,故事開始。

最先我還想努力聽一下,但是很快就放棄了,一來是因為講話速度很快,我的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是要專注演員感情上的演繹,經常看著看著就沒辦法兼顧台詞,於是放空,專心享受演技和佈景音樂,好在光靠肢體語言,大概也能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故事講述一棟大宅裡面主人不知道去哪了,於是各個奴婢都搖身一變,爭奪象徵主人地位的皮鞋。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在天井桟敷的留下的精髓中,加入了符合現代感的詮釋,誇張的妝容以及戲劇性的詮釋方式、光線氛圍等等,猶如置身在一場精神錯亂的夢境之中。

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是,中間有好幾次,全場都沒有光源,暗到伸手不見五指,但是舞台上大概二十位的演員,不管是他們聚集在一起,還是各分別在大型佈景角落的時候,會由說話的人輪流擦亮手上的火柴,藉由火柴四處亮起又熄滅的微光,製造出給演員單獨打光一樣的效果,視覺上非常神奇。

而中間也有一次全場漆黑,再開燈的時候已經換了佈景。當然一片漆黑的時候,右上方J.Aシーザー(寺原孝明)強烈到快爆炸的音樂和鼓聲,那個時候除了感受聲音的震撼之外,就沒有別的,老實說坐在那裡也有一種被虐的感覺(一方面是椅子太硬了)。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舞台上搭建的佈置很大,演員有時候直接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又或者站在一兩層樓高的地方,都讓我十分佩服他們的練習和敬業。

說是地下劇團,但各方面來說1200的票價物超所值(道具真的太精細了),如果是住在日本,真的會想追著這個團跑。
整體水準很高,演員的聲音情緒非常好,而且不少動作都快稱得上特技了,害我更想看《身毒丸》了,〈藁人形の呪い〉應該會非常歡樂吧。

很喜歡那種強烈的,帶著一點搖滾般的旋律,全員動起來,無論是狂舞還是奔跑,做各種極限律動的橋段,配上歌唱,感官震撼很強。
大型的裝置道具和演員近乎違反人體工學的動作,或全裸的cult感,都不斷讓觀眾徹底陷入這個光怪陸離的情節之中。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期間有些地方,演員會從舞台上走到席間的階梯上,把觀眾帶入了整個故事的範圍中,加深了臨場感,彷彿台下這一雙雙漠然注視著他們的雙眼,也是一位位在房子外窺視著屋內造反的片奴婢的劇的主人。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用GPT翻譯一下場刊最後面寺山修司的話:
《奴婢訓》是一部以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未曾發表的手稿《奴婢訓》為題材創作而成的作品。劇中登場的角色皆為僕人、侍女、農工、廚師、門房等「奴婢」。可以說,這部作品是由演員們詮釋的一部「家畜系統史」。
劇場的「閣」象徵著一棟沒有主人的宅邸,觀眾有時甚至會被賦予扮演「主人」的角色。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斯威夫特原本的作品,是以18世紀初的階級制度為背景,以諷刺與反諷的筆法批判當時社會,極富幽默感,這些作品也反映出與現代相通的本質。
斯威夫特的《奴婢訓》從〈關於奴婢的一般總則〉這一序章開始,接著進入〈細則篇〉,由第一章至第十六章,描寫各類奴婢的叛亂,如廚師、小女僕、女傭、擠奶女、洗衣婦等。而寺山修司(天井桟敷)則將這部作品作為現代問題來詮釋:「中心的缺席,將促使邊緣的缺席。」現代社會,正是透過「主人的不在」而被秩序化的。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天井桟敷版的《奴婢訓》將舞台設定在日本東北某個寒冷山村的農場,故事中,僕人們輪流扮演「主人」,並藉此展開一場質疑「主人意義」的遊戲。這也同時是一種對觀眾的提問,關於權力與支配、贈與、性與交換等種種問題。
「你看,僅僅是一位主人的缺席,便能引發瘋狂。這是虛無的引力。世界就像一顆擁有多重中心的橢圓形蛋。據說神從不現身,是因為祂的面孔太過醜陋。令人不幸的不是主人不在,而是人們需要主人才是不幸。」那位在牆上用外間的煤炭塗鴉的下男,至今仍在描繪著被支配的圓周。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大概是這樣很有意思的故事,無論是引發思考的點,還是演員、服裝、道具等總之很喜歡!可能比起華麗的大劇場的距離感,這種戰慄更令人著迷。

我也很喜歡東京グランギニョル,就是創作出《荔枝☆光俱樂部》的劇團,古屋兔丸那句「那部舞台劇太可怕了,我受到的衝擊之大足以使人偏離人生正軌」在我看完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的《奴婢訓》後,多少能理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奴婢訓》並不可怕,但我受到的感官衝擊前所未有。
連夜改名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wYk29C3bloKq400GI1Im1.jpg

劇團的X上有放出照片,這就是開場前的氛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