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牲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社會韌性」

社會的韌性是抵抗作戰的基礎。對於多數的非作戰人員來說,其戰時的工作就是維持後方。國家在戰時的負擔勢必大幅增加,當我們繼續上班、上課,在維持日常生活的同時,也維持了社會各項機能的運作,也才更有餘力支撐前線作戰人員的各種需求。/

今天直接分享一段書摘。然後再次提醒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除了知識之外,健康的身心也是最好的防災預備~這就是「個人層級」的韌性!
(來源:《台灣人的民防必修課》,三、戰時情境之(二)居家避難。)

#每天一個民防知識 #大罷免大成功
狸牲
4 months ago
我很認同社會韌性的理念!我以前學過災害風險管理的內容。例如在有淹水風險的地區,地方政府和居民會思考如何減少損失、提高因應能力。像是平時維護排水系統、鋪設透水地面,這些就是典型的風險管理措施。

其實面對戰爭,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思維。戰爭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準備應急物資、確保資訊暢通、吸收民防知識、串連互助網絡,讓自己和社區更有韌性。

這就是「風險管理」,在災害發生之前就已經預想好應對的措施。
立即下載